5 守株待兔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课件(2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23: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守株待兔
在我国的寓言宝库中有许多经典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守株待兔”就是其中之一。文中的宋人为什么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认识“ 宋、耕” 等4个生字, 会写“ 待、触、颈” 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 守株待兔、宋人” 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能够结合文中的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明白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也不要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 不知变通。(难点)
生平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韩国宗室。战
国时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法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不善言谈,
而善于著述,才学超人,思维敏捷。
文学成就:风格严峻,干脆犀(xī)利,寓言故事丰富,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寓言 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如《刻舟求剑》《南辕北辙》《杯弓蛇影》《叶公好龙》等。
(“宋、耕、释”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J

16画
上下
希望。
希冀 冀求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耕地(gēng gèng) 刎颈之交(jǐng jìng) 解释(shī shì)
辨形:写字:“株”左部最后一笔是点;“耕”左部是三横;“颈”左部最后一笔是提;“其”第四笔和第五笔的短横不与第三笔竖相接。
多音字辨别
运用:①她坐在公园独自等待(dài)妈妈前来,因为妈妈走之前说待(dāi)会儿就过来接她。②得(děi)亏你反应快,他才能得(dé)救。
词语拓展
关于寓言的成语:狐假虎威 惊弓之鸟 买椟还珠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掩耳盗铃
dāi(待会儿)
dài(等待)

děi(得亏)
dé(得到)




看守 植株 等待 宋朝 耕地 接触 头颈 解释 其他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运用讽刺说明道理
阅读手法
借助注释,读通、读懂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欣赏文章
托物寓理
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因:于是。
④释:放下。
⑤冀:希望。
⑥复:再次。
?品析:交代了故事中的
人物及其职业。
?思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兔走触株”埋下了伏笔,起到铺垫的作用。
宋人(sòng)有耕(gēng) 者。?田中有株①。?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因③释(shì)④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⑤复⑥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笑。?
古文翻译: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cháo)笑。
?品析:这句话说明野兔撞
死是件很偶然、很意外的事
情,是不会经常发生的。
?品析:“释其耒”说明种
田人不再劳动了,为了一次
偶然的事情就希望再次得到
兔子,种田人的懒惰和愚蠢
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品析:这句话写出了故
事的结果,种田人再也没
有得到兔子,反而还被国
人耻笑,真是得不偿失。

赏析:短文选自《韩非子·五蠹》,寓言短小、精练,
先是写了事情的起因——宋人偶然得兔,接着写他想毫不费力就得到兔子,释耒守株,行为十分可笑而愚蠢。最后写结果——身为宋国笑。全文最后一句话是点睛之笔,表面写是全宋国人对这个宋人的嘲笑,实际上讽刺了宋人的这种行为。这个故事主要是讽刺那些不想努力劳动,却想有收获的人。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 ,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 , 才能有所收获。
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
到撞死在树桩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
在树桩旁,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
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事,告诉人
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
碰运气过日子, 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在生活中, 我们不能做这种心存
侥幸、妄想不劳而获的人。 一切成绩
的取得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 我们要
勤学善问, 不能坐享其成。
注释研读法:比如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欢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要在充分疏通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来记忆。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参考答案: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那个农夫却
把这当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并放下农具想不劳而获,结果他一无所获,
因此被宋国人笑话。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原文见教材第17页)
教师指导:答题时,先认真读短文,看一看那个人的目的地是哪儿,他走的路程是怎样的,他的行动与目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故事中的坐车人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做事没有正确的方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