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找春天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找春天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3 10: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看,春天在会发现的小朋友的眼睛里!迎着和煦的春风,唱着动听的歌儿,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喽!
1.会认“脱、 袄” 等 14 个生字,会写“冲、寻” 等 9 个生字;会写“春天、
寻找” 等词语。(重点)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气和重音。 (重点)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难点)
生平简介:经绍珍,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协会员,曾用笔名韶光、少真、邵贞、纬珠等。
文学成就:在百余家报刊发表童话、小说、儿歌、故事等近4000篇,其所
创儿歌在全国儿歌大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童话及故事获得二等奖、佳作奖、 好作品奖。
主要作品:绘本《两支冰棒》;儿歌集《基础事物认知》等。
春 天 一年的第一季。北半球为公历3、4、5月,南半球是9、10、11 月。在我国,人们一直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而在气候学上,则以连续5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时段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万物复苏,是大多数人喜爱的季节。
(“寻、姑”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tuō
T

11画
左右
①取下,除去。 ②脱离。
③(皮肤、毛发等)脱落。
解脱 脱下

ǎo
A

9画
左右
有衬里的上衣。
棉袄 夹袄

xiū
X
10画
半包围
难为情,害羞。
羞愧 羞耻

zhē
Z

14画
半包围
掩盖,掩蔽。
遮挡 遮盖

yǎn
Y

11画
左右
①遮蔽,遮盖。②关,合。
掩埋 掩护

tàn
T

11画
左右
(头或上体)伸出。
探究 侦探

nèn
N

14画
左右
①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②淡,浅。
嫩绿 鲜嫩


F
11画
上下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
符号 字符

jiě
J

13画
左右
[解冻]冰冻的江河、土地等融化。
解放 解冻

chù
C

13画
左右
①碰,遇着。②抵,顶。
触动 接触


D

7画
左右
[杜鹃]鸟名,又叫布谷、杜宇或子规是益鸟。
杜绝 杜鹃

juān
J

12画
左右
鸟名,即杜鹃。
杜鹃 鹃啼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嫩芽(nèn lèn) 解冻(jiě jiè) 接触(chù cù)
辨形: “寻”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开口向左。“桃”右部笔画紧凑,点、提和短撇、点要写得小。
多音字辨别


运用:①奇奇做事很有冲(chòng)劲儿,但
是性格太冲(chōng)动。
② 为了投奔(bèn)亲戚,他奔(bēn)忙了好几天,才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奔——跑   仔细——认真
寻找——寻觅 害羞——羞涩
解冻——融化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反义词
脱——穿   仔细——马虎
探出——缩进 嫩——老
害羞——大方
遮遮掩掩——大大方方


chōng(冲击)
chòng(冲劲儿)
bēn(奔跑)
bèn(投奔)

近义词辨析
仔细  细心
辨析:二者都有“用心,细密” 的意思。区别在于:除了这种含义外,“仔细” 还有“小心,当心” 的意思,而“细心” 没有该含义。
运用:妈妈给奇奇围上围巾,又细心叮嘱道:“路上结冰了,你走路时要仔细点儿。”
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词语拓展
AABB式词语: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 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马马虎虎 叮叮当当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词语搭配
奔向田野 奔向操场 奔向未来 奔向明天
解冻的小溪 解冻的江河 解冻的土地 解冻的肉
冲动 寻找 姑娘 吐字 
荡秋千 柳枝 桃花 杏花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拟人的写作方法
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修辞手法
拟人、 排比、 反复
阅读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1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反复) 【句解】开头连
用两个“春天来了”,强烈表达了作者看到春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之情。朗读时,语调要上扬,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读得急切,音量也要略提高,表现出孩子们发现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与激动。 ?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春天到。总起全文,写春天来了。
? 品析:开头点明了春天已经到来了,感叹句式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2 我们几个孩子脱(tuō)掉棉袄(ǎo),冲出①家门,奔向田野,去寻(xún)找②春天。【句解】“脱掉”“冲
出”“奔向”,这几个连续的动
作写出了“我们”看到春天到
来时很兴奋,已经按捺不
住急切、激动的心情去野
外寻找春天了。??
【段解】 写春天来了, 孩子们去田野里找春天。
①冲出:快速地向前闯。
造句: 经过激烈的战斗,战士们终于冲出了敌营。
②寻找:找。
造句: 姐姐在寻找她丢失
的发卡。
?句中的“冲出”换成“走
出”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冲出”
指的是“快速地向前闯”,
说明孩子们走出家门的速
度很快,表达了他们想看
到春天的急切心情。而“走
出”表达不出这种急切的
情感。
?思考:第 2 自然段中作者
在写孩子们找春天时用了 “脱掉”“冲出”“奔向”这三个动词,写出了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急切心情。
3 春天像个害羞(xiū)③的小姑(gū)娘,遮(zhē)
遮掩(yǎn)掩④,躲躲藏藏。(比喻) 【句解】 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句解】 “仔细”表现了“我们”寻找春天时的认真。“找哇,找哇”说明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了很长时间。
【段解】 写春天害羞的特点。
4 小草从地下探(tàn)出⑤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比喻、拟人) 【句解】 “探”字把小草写活了,让我
们仿佛看到了小草悄悄钻出地面的模样,展示了春天到来时的勃勃生机。朗读时,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美好、亲切的感受。
【段解】 小草像春天的眉毛。
③害羞:感到不好意思;难
为情。
造句: 家里来客人时,妹
妹总是害羞地躲在屋里不
出来。
④遮遮掩掩:因害羞或为
躲避他人而闪避躲藏的样
子。
造句: 丽丽做事总是爱遮
遮掩掩的。
⑤探出:伸出,突出。
造句:春天来了,小草从
地里探出了头。
?思考:第 3 自然段中“遮
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语既写出了
春天刚来时万物的变化是
细微的,不仔细观察是发
现不了的,又让读者对“寻
春之旅”充满了遐想。
5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比喻)
【句解】 “一朵两朵”说明野花开得很少,它们星星点点地装扮着大地,让春天变得亮丽起来。把“早开的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贴切生动。
【段解】野花像春天的眼睛。
6 树木吐出点点嫩(nèn)芽⑥,那是春天的音符(fú) ⑦吧? (比喻)【句解】“吐”字写出了树木长芽时的动态,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树木慢慢长出新芽的过程。将“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表现了春天的美好。
【段解】 树木吐出的嫩芽像春天的音符。
7 解(jiě)冻⑧的小溪叮(dīng)叮咚咚,那是春天
的琴声吧? (比喻) 【句解】 “叮叮咚咚”写出了小溪流淌的声音,把“溪水叮叮咚咚的声音”比作“春天的琴声”,让春天变得更有生机与美感。 ?
【段解】 小溪流动的声音像春天的琴声。
  第二部分(第 2 ~ 7 自然段): 找春天。 写“我们”
去田野寻找春天的经过, 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⑥嫩芽:指初生的芽。
造句:春天来了,柳树抽
出了嫩芽。
⑦音符:乐谱中表示音长
或音高的符号。
造句:历史是一首歌,时
间是一个音符。
⑧解冻:冰冻的江河、土
地等融化 ; 使冷冻的食物
融化。
造句:暖和的天气使大地
提早解冻。
?思考:读课文第 4~7 自
然段,春天这个害羞的小
姑娘藏在哪里呢?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
娘藏在“小草”“野”“嫩
芽”“小溪 ”里。
8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chù)到了她。(排比)
【句解】“看”“听”“闻” “触”说明孩子们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动用了“眼睛”“耳朵”“子”“手”等多种感官来发现春天,感受到春天的无处不在。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dù)鹃(juān)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拟人) 【句解】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泼可爱。作者用省略号结尾,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告诉人们春天其实就在身边,快快去寻找吧,与题目“找春天”呼应。?
  第三部分(第 8 自然段):感受春天。 写“我们”
找到春天时的欣喜心情。
? 拓展:由文中的春花、
春草、春树、春水和春鸟,
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示例:(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春花)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
色遥看近却无。(春草)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春树、
春鸟)
(4)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春水)
本文描绘了“我们”寻找春天的经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小朋友寻找春天的喜悦心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悄
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校园里、操场
边、田野上……只要你细心观察,就
会发现她的足迹,更会发现大自然是
多么美妙!
写作特点:本文第 4 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刚刚出土的草
芽比作眉毛,一个“探”字,写出了小草悄悄钻出地面的样子,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仿写思路: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
辞手法。写比喻句要先找到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似乎、如同、犹如、是、成了……
我的练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写月亮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朗读指导:读第 1、2自然段时,要读出孩子们激动、兴奋的心情。第3自然段要
读出朦胧的画面感及耐心、期待之情。第4至7自然段是4个疑问句,4句话的重音分
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琴声”上,句尾语气上扬,突显孩子们找到春
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
参考答案: 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害羞的:躲躲藏藏,遮遮掩掩;是美丽的:小
草如眉,野花如眼,树木吐芽,小溪叮咚;是有活力的:在枝头荡秋千,在风筝上
飘摇,在鸟儿嘴里叫,在花儿枝头笑。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朗读指导: 第一句要用惊喜、 疑问的语气读出“我们” 发现小草时激动、高兴的心情。 第二句要读出愉悦、 激动的感情。
◎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 4 ~ 7 自然段或第 8 自然段说一说。
教师指导: 课文第 4 ~ 7 自然段所举春的事物与后面的事物有相似之处,如“小草——眉毛”“野花——眼睛”“嫩芽——音符”“小溪——琴声”;第8自然段采用了排比、 拟人的手法。
参考答案:(1)迎春花灿烂地开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雨丝织出一帘雨幕,那是春天的秀发吧?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那是春天的发夹吧?鸟儿站在枝头叽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春天来了!我们望到了她,我们嗅到了她,我们摸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她在树梢上跳舞,在春雨中漫步;她在溪流中唱歌,在大地上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