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你见过五角星样的杨桃吗?课文中的“我”就画了个这样的杨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会认“室、 靠” 等 14 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倒”, 会写“图、 课” 等10 个生字, 会写“图画、 老师” 等词语。 (重点)
2.朗读课文, 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重点)
3.能说出看到“我” 画的杨桃, 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理解老师话的深刻含义, 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 (难点)
杨 桃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奇(jī)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圆至椭 (tuǒ) 圆形,顶有短尖头。花小,钟形,紫红色。 浆果椭圆形, 有五棱, 间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绿色, 熟时黄色。 一年内开花数次,自夏至秋相继不绝, 秋冬果熟。
(“室、哈、页、抢、嘻”见“我会写的字” )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靠
kào
K
非
15画
上下
①倚着,挨近。②依靠,依赖。
依靠 靠山
而
ér
E
而
6画
独体
连词,连接同类的词或句子。
而且 然而
班
bān
B
王
10画
左中右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班长 班级
倒
dào
D
亻
10画
左右
①副词,反而,却,相反。②上下或前后颠倒。
倒水 倒立
审
shěn
S
宀
8画
上下
①详细,周密。②审问,讯问案件。
审视 审问
视
shì
S
礻
8画
左右
①看。②看待。
电视 视觉
肃
sù
S
8画
独体
①严正,认真。②恭敬。
严肃 肃静
晌
shǎng
S
日
10画
左右
①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一会儿。
②晌午,正午。
半晌 晌午
悦
yuè
Y
忄
10画
左右
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
取悦 悦耳
诲
huì
H
讠
9画
左右
教导,劝说。
教诲
诲人不倦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座位(zuò zhuò) 审视(shēn shěn)半晌(xiǎng shǎng)
辨形: “页”字最后一笔是点。“交”字最后一笔是捺。“摆”字右上部的“ ”中间是两竖。
多音字辨别
倒
角
运用:①小丽倒(dào) 水时不小心把杯子碰倒(dǎo) 了。
②我戴着一顶三角(jiǎo) 形的帽子, 在剧中扮演一个小丑的角(jué) 色。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教诲——教导 审视——审察
准确——精确 严肃——严厉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偏差 严肃——亲切
难忘——忘记 轮流——固定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
√
√
dǎo(跌倒)
dào(倒水)
jiǎo(角度)
jué(角色)
近义词辨析
严肃 严厉
辨析:“严肃” 和“严厉” 都有人的神情使人感到敬畏的意思。“严肃”
多用于神情, 气氛等。“严厉” 强调厉害, 多用于态度、 措辞等。
运用:①爸爸总是一脸严肃, 让人望而生畏。
②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含“笑”的词语: 哈哈大笑
词语拓展
AABB式词语: 干干净净 坑坑洼洼 马马虎虎 明明白白
含“笑”的词语: 哄堂大笑 笑逐颜开 谈笑风生 哭笑不得
词语搭配
嘻嘻的笑声 哈哈的笑声 呵呵的笑声 嘿嘿的笑声
图书 课本 摆放 座位
教室 交流 哈欠 页码 抢夺 嘻笑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采用对比的手法, 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铺垫的写作手法, 表现出文章的主旨
阅读方法
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1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
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句解】 开头点明文题
——画杨桃,并自然引出下文。我的座位在教
室(shì)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
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句解】 “不像……而像……”强调因为“我”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杨桃的样子与平时看到的也不同,为下文作铺垫。 ? 我认认真真①地看,老老实(shí)实②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③”。 (动作描写)【句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体现出“我”画画时严肃、踏实、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画杨桃。 写“我” 在一次图画课上, 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
①认认真真:严肃对待,不马虎。
造句:我们要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②老老实实:很规矩地做事情。
造句: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③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
造句:我们应该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 思考: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这样?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
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从这个角度去看,杨桃就像五角星。
?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画杨桃非常认真,实事求是?
从“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可以看出“我”画杨桃非常认真,实事求是。
2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
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④起来。
3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4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语言描写)(铺
垫) 【句解】 用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写出了这几个
同学对“我”的画的质疑和嘲笑。 ?
【段解】 第 2 ~ 4 自然段写同学们嘲笑“我” 画的
这幅画。
④哈哈大笑:开怀地大笑起来,形容非常开心。这里是嘲笑的意思。
造句:看着她的打扮,小
红哈哈大笑。
? 思考:同学们看了“我”
画的杨桃后,有什么反应?
这说明了什么?
他们看到“我”画的杨
桃后哈哈大笑,说“我”画
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
这说明他们一是没考虑到 “我”看杨桃的角度,二是
自以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5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⑤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动作描写)【句解】“看、到、坐、审视、举”是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他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与同学们的嘲笑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老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
6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7 “不像 !”
8 “它像什么?”
9 “像五角星 !”
【段解】第5~9自然段写老师并没有直接评论“我”的画,而是坐到“我” 的座位上审视讲桌上的杨桃,并询问同学们。
⑤审视:仔细看。这里指
老师坐在“我”的位置上
仔细看杨桃的样子。
造句:阅读可以让你从新
的角度审视老问题。
? 思考:看到“我”画的
杨桃,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师没有笑,而是坐
到“我”的位置上去观察,并顺势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10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⑥了。(神态描写)【句
解】 老师的神情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可其他同学却说“不像”,他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事物。 半晌(shǎng),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句解】 “半晌”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11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g)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 (铺垫)【句解】“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调,嘲笑“我”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嘻嘻”写出了这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扬扬的样子,为后文写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作铺垫。
⑥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造句:张老师对教学工作一向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12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⑦坐到我的座位上。【句解】 老师并没有批评这几个同学,而是让他们亲眼
看到事实,自觉接受教育。 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13 “不……像。”
14 “那么,像什么呢?”
15 “像……五……五角星”。 【句解】 这句话中的
省略号与第 13 自然段的省略号都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三
处省略号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坐下的同学”知道自己的
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16 “好,下一个。” 【句解】 老师继续让其他同学
来看杨桃,让他们认清事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便
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段解】 第 10 ~ 16 自然段写老师让学生在亲自观察中感受事物, 接受教育, 认识错误。 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明白了“我” 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是对的。
⑦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造句:老师让我们轮流照顾生病的同学。
? 思考:老师的神情为什
么变得严肃了?后来为什
么变得“和颜悦色”了?
因为他发现“我”明
明画得很准确,同学们却
说“不像”,老师意识到
同学们不懂得从别人的角
度去想问题,还盲目地嘲
笑别人。后来变得“和颜
悦色”是因为老师看到同
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表现出了不好意思的神
情而感到欣慰。
17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⑧地说:“大家发现了吗? 【句解】 老师的神情又一次发生变化——和颜悦色,因为他发现同学们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感到很欣慰。 ??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⑨看的。”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句解】 老师教育大家: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嘲笑别人,而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部分(第 2 ~ 17 自然段): 老师的教诲。 写老
师以“我” 的画为例, 耐心细致地教育大家要实事求是。
18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
第三部分(第 18 自然段): 难忘教诲。 写老师的教
诲使“我” 终生难忘。
⑧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造句:周总理一向平易近
人,和蔼可亲。
⑨角度:看事情的出发点。
造句:每件事都要从多个
角度来看待。
? 思考: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反而反复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去发现、思考,在亲身观察中感受事物、接受教育、认识错误。这
种方式耐心、诚恳,让人容易理解、接受,同时又让人印象深刻。
? 思考:想一想,老师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老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作画要实事求是;二是看到别人把
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弄清画画人为什么画成这个样子再发表看法。
? 思考:反复读老师说的话,你认为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对
待他人的嘲笑呢?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也适用于做任何事情。
如果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是正确的,要懂得坚持,同时可以实事求是地向他人解释;如果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也要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并及时改正错误。
本文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
杨桃时发生的事告诉我们看事物的角
度不同,事物所呈现的样子也就不一
样。从而也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画杨桃,因位置不同而形状不同;
做事情,因想法不同而结果不同;看
问题,因角度不同而结论不同。生活
中我们无论是做事情还是看问题,都
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想象。要坚
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存在。
写作特点:本课采用对比的方法,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文中将同学们前后的态度对比 : 开始时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就“哈哈大笑”嘲笑“我” , 后来明白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 , 对比非常鲜明。同时文章还写了老师和同学的对比、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等。
仿写思路:对比的方法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从而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运用对比的方法时要注意:1. 对比要鲜明,要表现人物的特点。2. 可结合神态、语言、动作等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描写。
我的练笔:请你运用对比的方法,仿照课文写写你和好朋友吵架前后的状况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朗读指导: 本课对话较多, 要读出恰当的语气。 同学的话“杨桃是这
个样子的吗?” 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不……像”“像……五……五角星”
这两句, 要读出吞吞吐吐、 断断续续的语气, 表现出同学们难为情, 反映
出他们认识的变化。 老师说的话, 问句要用询问的语气, 体现出老师循循
善诱的特点; 最后教育同学们的一番话, 要用亲切、 诚恳的语气, 表现出
老师耐心的态度和谈心式的教育方法。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
教师指导: 仔细阅读课文第 2 至第 5 自然段, 提取主要信息, 并用自己的话说
出来, 就能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 老师看了“我” 的画, 到“我” 的座位上坐下来, 审视了一下讲桌
上的杨桃, 当发现在“我” 的座位上看到的杨桃就是五角星时,他让发笑的同学轮
流坐到“我” 的座位上仔细看杨桃像什么, 让他们明白“我” 没画错。 最后老师
告诉大家: 看的角度不同, 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所以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
五角星的时候, 不要忙着发笑, 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同学们的做法是: 哈哈大笑起来, 认为“我” 画的杨桃不像。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一读,记一记。
靠近 依靠 可靠
注视 仰(yǎng) 视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duó)
喜悦 愉(yú) 悦 赏心悦目
教师指导: 这四组词语都是由本课的生字组成的, 每个生字组成了三
个词。 读的时候要注意“视” 是翘舌音,“抢” 是后鼻音。 在了解词义的
基础上记住这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