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这位老兄就是“雷雨”。你仔细观察过雷雨前后和下雨时的情景吗?让我们去课文中了解一下吧!
1.会认“压、 蝉” 等 5 个生字, 会写“雷、 乌” 等 9 个生字, 会写
“雷雨、 乌云”等词语。 (重点)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
“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重点)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难点)
雷 雨 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 常
见于夏季。 陆地上的雷雨常出现在午后, 海洋
上的雷雨常出现在夜间。 雷雨天气除了出现阵
性强降雨和雷电现象外,还常常伴有大风、冰雹。
夏季是庄稼最需要雨的时候, 所以雷雨对作物
的栽培是有利的; 但是, 雷雨也可能会造成人
畜伤亡, 破坏公共设施, 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压、户、垂、扑”见“我会写的字” )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蝉
chán
C
虫
14画
左右
昆虫,又叫知了,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
金蝉 蝉鸣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迎面(yíng yín) 垂(chuí cuí) 扑(pū pú)
辨形: “垂”字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不要漏写任意一横。
多音字辨别
压
运用:出门后, 爸爸压(yà) 根儿就不记得妈妈让他买压(yā) 力锅这件事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忽然——突然 渐渐——逐渐
黑沉沉——黑压压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反义词
逃——追 满——空
清新——混浊 打开——关闭
黑沉沉——亮堂堂
√
√
√
yā(压力)
yà(压根儿)
近义词辨析
渐渐 逐渐
辨析:“渐渐” 和“逐渐” 都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增减。“渐渐” 既可用于口语, 又可用于书面语。“逐渐” 多用于书面语。 此外,“渐渐”常与“地” 构成短语。
运用:①渐渐地, 路上的行人少了。
②太阳落山后,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 黑沉沉
越~越~式词语: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词语拓展
ABB式词语: 白花花 绿油油 金灿灿 红艳艳 灰蒙蒙
越~越~式词语: 越跑越快 越飞越高 越走越远 越来越好
词语搭配
一动不动的叶子 嫩绿的叶子 火红的叶子 金黄的叶子
层层叠叠的叶子 浓密的叶子 稀疏的叶子 干枯的叶子
雷雨 乌云 乌黑 压力 垂下 窗户 清新 迎接 扑上去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
抓特征、 巧布局的观察方法
阅读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①地压(yā)下来。 【句解】
“乌云”说明天色昏暗,“黑沉沉”说明雷雨前的云很厚、很
黑、很低,给人一种沉闷、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压”字写
出了乌云的来势凶猛,形象生动。 ?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
动②,蝉(chán)一声也不出。 (铺垫)【句解】“叶子
一动不动”是指没有一丝风,树叶都静止不动了。“蝉 一
声也不叫”是因为空气湿度过大,蝉难以发出声音,从侧
面表现了此时天气闷热。这一系列描写突出表现了下雨
前安静和沉闷的气氛,为下文的忽然狂风大作做了铺垫。
【段解】 写雷雨到来之前又静又闷。
①黑沉沉:状态词。形容
黑暗。
造句:天空黑沉沉的,快
要下雨了。
②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造句:他像一个巨人一样
挺立在这儿,一动不动。
?思考:把“压”字换成“盖”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压”字写出
了乌云的低和来势凶猛,
形象生动。换成“盖”字
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2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
垂(chuí)下来,逃走了。 (侧面描写)【句解】“忽然”
说明风来得很急;“树枝乱摆”写出风很大、很猛。“垂”
字用得好,说明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赶快逃走了。
朗读时要注意,“忽然”应急读,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
“大风”“乱摆”重读,读出风的猛烈;连读“垂下来”
“逃走了”,体现蜘蛛的小心与慌张。
【段解】 写忽然刮起大风 , 树枝乱摆, 蜘蛛逃走了。
3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句解】“闪电”
“雷声”都是大雨到来的征兆,两个“越来越”说明闪电、
雷声在不断加剧,渲染了雷雨欲来时的紧张之势。 ?
【段解】 写雷雨前电闪雷鸣的景象。
第一部分(第 1 ~ 3 自然段): 雷雨前。 写雷雨前
的景象。
? 思考: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
现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
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
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
后听见雷声,因而先写闪
电,后写雷声。
4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句解】 “哗,哗,
哗”写出了大雨倾盆的声音,表现出当时雨下得又大又急,
声音响。
【段解】 写雨下起来了。
5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
不清了。 【句解】“看不清了”说明外面的雨下得很大,
一片朦胧的景象,也说明雨下得又大又猛又急。
【段解】 写下雨时外面的情景。
6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句解】
两个“渐渐地”写出了雷声和雨声慢慢变小的过程。 ?
第二部分(第 4 ~ 6 自然段): 雷雨中。 写雷雨中
的景象。
? 思考:读第 4 ~ 6 自然段,想一想雨势是怎样变化的。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
越大→雨渐渐变小。
7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hù),清新③的空气迎面扑(pū)来④。【句解】 此时的景象和雨前的景象完全
不同,乌云散去,天亮起来了,空气也变得清新了。
【段解】 写天亮起来了, 空气非常清新。
8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句
解】 “挂”字用得好,让我们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
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句解】“坐”字写出了雨后蜘蛛重返家园的悠闲和愉快。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句解】 “满”字进一步证实了刚才的雨下得很大。 ???
第三部分(第 7、8 自然段): 雷雨后。 写雷雨后的景象。
③清新:清爽而新鲜。
造句:到了山里,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④迎面扑来:正对着脸扑来。
造句:清晨,刚打开窗户,
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 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 思考: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 拓展:你喜欢什么季节的雨?请写一写吧!
我喜欢春天的雨。一场春雨过后,水珠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 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
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香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的顺序,用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
了一幅夏日雷雨图,抒发了作者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新,雨后的
树木是如此翠绿,雨后的彩虹是如此
美丽。是呀!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的
雄鹰,必是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才锤炼出一对凌空飞翔的翅膀。我们
的生活也是这样,只有经历风雨才能
见彩虹。
写作特点: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可以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
仿写思路:按时间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来介绍事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时间,比如本文中作者就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雷雨前,乌云黑压压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雷雨中,树、房子都看不清了。雷雨后,太阳出来了,一切充满了生机。
我的练笔:请仿照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一段描写雨的话。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 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述雷雨前后的景色变化,
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语言转化的能力。
参考答案: 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翻滚着, 树叶一动不动, 蝉静静地趴
在树干上。 忽然一阵大风把树枝吹得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雷雨中: 雨哗哗下起来, 看不清树、 房子。 渐渐地, 雷声小了, 雨声
也小了。
雷雨后: 天亮起来了。 空气变得清新。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叫起来了。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教师指导: 三个加点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
文或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法。
参考答案:“压” 写出了乌云来势凶猛。“垂” 使人想到风很大, 蜘
蛛特别害怕, 特别慌张。“挂” 让人感受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挂
在空中, 十分美丽。
·
·
·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bào)雨
参考答案: 我见过暴雨。 傍晚, 电闪雷鸣, 暴雨哗哗, 像天河决口,
我真担心屋顶被砸漏了。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窗缝里钻进雨水了, 顺着窗台往下流。 闪电一亮一亮的, 像巨蟒在云层上飞跃, 接着一个暴雷猛地在窗外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