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mài)泥塘
听说青蛙要卖泥塘啦!咦,这不就是个小水坊吗?既没草,水也少,塘里都是烂泥巴,这样的泥塘谁会要呢?可是后来又不卖了,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1.会认“卖、 烂” 等 14 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喝”, 会写“蛙、 卖” 等
8 个生字,会写“青蛙、 草籽” 等词语。
2. 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重点)
3.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重点)
4. 能结合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 说一说小鸟、 蝴蝶、 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难点)
青 蛙 两栖(qī) 动物, 头部扁而宽, 口阔, 眼大, 皮肤光滑, 颜色因环境而不同, 通常为绿色, 有灰色斑纹, 前肢短, 后肢长, 趾间有蹼(pǔ)。 青蛙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 善跳跃、 游泳, 多在夜间活动, 雄蛙叫声响亮。青蛙吃田间的害虫, 对农业有益。
(“卖”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烂
làn
L
火
9画
左右
①东西腐坏。②因过熟而变得松软。
破烂 腐烂
牌
pái
P
片
12画
左右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
门牌 车牌
喝
hè
H
口
12画
左右
大声喊叫。
喝彩 吆喝
坑
kēng
K
土
7画
左右
①洼下去的地方。②把人活埋。
挖坑 水坑
挺
tǐng
T
扌
9画
左右
①笔直,突出。②伸出,凸出。
挺住 挺立
舒
shū
S
人
12画
左右
①展开,伸展。②从容,缓慢。
舒服 舒展
集
jí
J
隹
12画
上下
①聚,会合,总合。②定期交易的市场。
集合 赶集
(“卖”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播
bō
B
扌
15画
左右
①撒种。②传扬,传布。
播放 播撒
撒
sǎ
S
扌
15画
左右
散布,洒落。
播撒 撒种
茵
yīn
Y
艹
9画
上下
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
绿茵茵 茵褥
灌
guàn
G
氵
20画
左右
①注入液体。②浇,灌溉。
灌溉 浇灌
缺
quē
Q
缶
10画
左右
①短少,不够。②残破。
缺水 残缺
泳
yǒng
Y
氵
8画
左右
在水里游动。
游泳 蛙泳
愣
lèng
L
忄
12画
左右
①发呆,失神。②做事不考虑后果。
愣住 发愣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水坑(kēn kēng) 挺(tǐn tǐng) 缺(quē qüē)
辨形: “蛙”字右边是两个“土”, 不是四横一竖。“卖”字第三笔是“乛”,不是“一”。
多音字辨别
喝
运用:突然传出的喝(hè)彩声, 把 正在喝(hē)水的我吓了一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吆喝——叫卖 舒服——舒适
周围——四周 采集——搜集
反义词
舒服——难受 周围——中心
尽情——拘束
√
√
√
hē(喝水)
hè(喝彩)
近义词辨析
舒服 舒适
辨析:“舒服” 和“舒适” 都表示“身心愉快”。“舒服” 侧重于人在身心方面的主观感受, 使用范围较广。“舒适” 侧重于客观环境使人感到舒服, 多用于书面语。
运用:①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 我感觉很舒服。
②在这样优雅的环境里工作, 他感到非常舒适。
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 绿茵茵 AAB式词语: 打打滚
词语拓展
ABB式词语: 亮晶晶 静悄悄 白茫茫 绿油油 软绵绵
AAB式词语: 踢踢球 跑跑步 做做操 读读书 洗洗手
词语搭配
绿茵茵的小草 嫩绿的小草 翠绿的小草 柔弱的小草
坚强的小草 枯黄的小草 顽强的小草 可爱的小草
青蛙 叫卖 搬家 倒影 草籽 山泉 破碎 应该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对青蛙的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修辞手法
反问 排比
阅读方法
边读边体会青蛙卖泥塘前后的心理变化
1 青蛙住在烂(làn)泥塘①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
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句解】交代了青
蛙要卖泥塘的原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表现出青蛙
内心对现状的不满。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想卖泥塘。 写青蛙觉得
烂泥塘不怎么样, 想把泥塘卖掉, 搬到城里去。
2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pái)子,上面写
着“卖泥塘”三个字。 【句解】 “竖起、写着”说明青蛙
卖泥塘的决心很大。
【段解】 写青蛙竖起牌子卖泥塘。
①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
造句:哥哥在泥塘里捉鱼呢。
3 “卖泥塘喽(lou),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
吆(yāo)喝(hè) ②起来。 【句解】 “大声吆喝”写出了
青蛙想快点儿卖掉泥塘的急切心情。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
看泥塘,说:“这个水坑(kēng)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
挺(tǐng)舒(shū)服③。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
了。” 【句解】 老牛对可以在泥塘里打滚感到满意,但因为
周围没有草而对泥塘不满意。 ??
4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段解】 第 3~4 自然段写老牛对泥塘评价了一番,提了
一点建议就走了。
②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
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造句:市场上的吆喝声此
起彼伏,热闹极了。
③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
到轻松和愉快。
造句:暖暖的春风吹来,
让人觉得很舒服。
? 思考: 青蛙为什么要把
泥塘卖掉?
因为烂泥塘不怎么样,
青蛙想要搬到城里居住。
而搬到城里需要一些钱,
所以青蛙要卖掉泥塘。
? 思考:老牛是怎样评价泥塘的?他为什么没有买泥塘?
老牛觉得在泥塘里打
滚很舒服,但是对泥塘周
围没有草不满意,所以他
没有买泥塘。
5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句解】 通过对青蛙的心理进行描写,反映了青蛙迫切
想把泥塘卖出去的心理。 于是他就去采集(jí) ④草籽,
播(bō)撒(sǎ) ⑤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句解】“采集、
播撒”通过对青蛙的动作进行描写,写出了青蛙为泥塘
做的第一件事——种了草。 ?
【段解】 写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了小草。
④采集:收集;搜罗。
造句:我们去树林采集了很多树的叶子。
⑤播撒:指把作物种子抛到田地里。
造句:爸爸正在田地里播撒玉米种子。
? 思考:青蛙听了老牛的话是怎么做的?泥塘周围有了怎样的变化?
青蛙听了老牛的话,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6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yīn)茵的小草。
【句解】 “绿茵茵”写出了泥塘周围的变化,泥塘的周围因青蛙的劳动变得绿茵茵的。 青蛙又站在牌子旁边, 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 , 卖泥塘!” 【句解】 “又”说明青蛙并没有因为老牛没买泥塘而气馁,继续卖泥塘。 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句解】 通过对野鸭的语言进行描写,写出了野鸭不满意的地方——塘里的水太少了。
7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段解】 第 6~7 自然段写青蛙第二次卖泥塘, 碰到
了野鸭, 但野鸭因为泥塘里的水少也没有买泥塘。
8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
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句解】 写青蛙听取了野鸭的建议往泥塘里引水,他想出了用竹子引水的办法,说明了青蛙的勤劳能干。 ?
【段解】 青蛙听了野鸭的话, 用竹子往泥塘里引入了水。
9 等泥塘灌(guàn)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旁,
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句解】 青蛙听了野鸭的建议,把水引到泥塘后继续卖泥塘,泥塘依然没有卖出去。
【段解】写青蛙引来了泉水, 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 思考:野鸭为什么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野鸭的话又是怎么做的?
野鸭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所以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野鸭的话,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10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排比) 【句解】 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对青蛙的泥塘提出的改造建议。大家集思广益,青蛙的泥塘一定会越来越美。这里的省略号说明给青蛙提建议的小动物还有很多。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句解】 “栽、种、修、盖”是青蛙听取小动物的建议后付出的行动,写出了青蛙进一步努力改建泥塘的过程。 ??
? 思考:青蛙为卖泥塘还做了哪些事?
青蛙还栽了树,种了花 , 修了路 , 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 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这是一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付诸行动,努力改造生活环境的青蛙。
11 “卖泥塘喽,卖泥塘!” 【句解】青蛙依然认为泥塘不怎么样,继续卖泥塘。 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⑥游泳(yǒng),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句解】 这几句是青蛙最后一次吆喝卖泥塘。“四个有”说明泥塘环境美;“你可以……你可以……”说明在这儿住身心愉快,很舒服;“还有道路通到城里”是说这儿出行方便。通过青蛙的吆喝,可以看出泥塘已经变得十分美好了。 青蛙说到这里,突然⑦愣(lèng)住⑧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 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反问) 【句解】 “愣住了”,说明青蛙突然醒悟,发现这么好的地方,不应该卖掉。这是一个反问句,答案含在问题中。 ?
第二部分(第 2~11 自然段): 卖泥塘。 写青蛙卖泥
塘的过程。
⑥尽情:尽量抒发情感,
不受约束。
造句:我们在蓝天下尽情
地奔跑欢笑,开心极了。
⑦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
促;忽然。
造句:刚才还晴朗的天空,
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⑧愣住:通常表示较强烈
的状态,因为惊讶而暂时
未能做出反应,表示停滞
的状态。
造句:小刚回答问题时,
心里一慌,忽然愣住了。
? 思考:青蛙的泥塘为什
么会变得这么美好?
因为青蛙能够虚心接受
小动物们的建议,并能通过
辛勤的劳动努力去改造它,
让泥塘逐渐完美起来。
12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
第三部分(第 12 自然段): 不卖泥塘。 写青蛙的泥塘改建得特别美好, 青蛙不舍得再卖泥塘了。
? 思考: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因为泥塘“有树,有花,
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泥塘变得很美丽,看到这美丽的
环境,青蛙决定自己住,所以青蛙不卖泥塘了。
? 思考: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本文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里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但在卖的过程中,他听取了其他小动物的建议,不断改善泥塘的环境,最终把泥塘建设得非常适合居住而不愿再卖泥塘的故事。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青
蛙卖泥塘,在卖泥塘的过程中,他听
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对泥塘环境
进行了改造,将烂泥塘变成了一个美
丽、舒适的住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美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
创造。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漫步于鸟
语花香的林间小道,看蝴蝶在身边飞
舞,在暖暖的阳光下伸个懒腰,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憧憬着这样美好的家园呢?那么,就让我们爱护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写作特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事物更具体,更加形象。
仿写思路: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课文用清晰的语言写出了小动物们对烂泥塘提出的建议,大家集思广益,让青蛙的泥塘越来越好。
我的练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师指导: 这篇童话故事, 角色众多, 要根据角色特点, 读出对话的语气。
如, 老牛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慢条斯理的, 野鸭说话简洁, 读的时候可稍快一
点儿, 二者的语言要通过“不过”“就是” 等词语,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青蛙的吆喝一次比一次有信心, 所以声音逐渐响亮。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分好角色; 揣摩不同角色的动作、 心理,
把相关的语句用自己的话重新连在一起再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师指导: 回答这个问题时, 可以结合对课文的感悟来完成。
参考答案: 青蛙听从老牛的建议, 在泥塘周围种上了小草; 听从野鸭的建议, 引入了泉水; 听从小鸟、 蝴蝶、 小兔、 小猴、 小狐狸的建议, 在
泥塘周围栽树、 种花、 修路、 盖房子等。 因为通过青蛙辛勤的劳动, 泥塘
环境得到了改善, 变得非常美, 所以他不卖泥塘了。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选做: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
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教师指导: 完成第一问时, 可以从第 11 自然段中寻找答案。 在推荐一
样东西之前, 一定要先抓住物品的特点, 如外形、 功能……再进行介绍。
参考答案: 青蛙最后吆喝:“多好的地方! 有树, 有花, 有草, 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
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我会向同学推荐我的书包: 我的书包外形像一扇门, 颜色是深蓝色,
右边的袋子是天蓝色的, 外表有一个可爱的加菲猫图案。 我的书包有两层,
第一层用来装笔盒, 里面有一些小袋子, 我用来装试卷和钢笔。 第二层用
来装语文书, 数学书……第二层也有一些袋子, 是用来装本子的。 书包背
面有一个伸拉杆和四个轮子, 让我们可以拉着书包走, 节省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