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祖(zǔ)先的摇篮
苍茫的原始森林,孕育了生命的奇迹,我们的祖先曾在那里繁衍生息。
那时候没有居所,没有电灯,没有固定的水源与食物……那么,我们人类的
祖先是怎样在森林里生活的呢?一起去课文中看一下吧!
1.会认“祖、 掏” 等 7 个生字, 会写“祖、 啊” 等 9 个生字, 会写
“祖先、 原始”等词语。 (重点)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好第二、 三小节中的问句。 (重点)
3. 能认读含有“摘、 采” 等动词的词语, 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重点)
4. 能展开想象, 仿照第二、 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难点)
生平简介: 吴珹(1936—2007), 儿童文学作家。 上海崇明人。
1960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成就: 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 获中国1979—1988年
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一等奖,儿童表演唱《足球赛》获
全国第五届群星奖金奖。
主要作品: 长诗《登天颂》,儿童诗集《萤火虫》,童
话集《欢乐的牧场》《有趣的蚂蚁社会》 等。
蔷 薇 落叶灌木, 枝上带有小刺,小叶呈长圆形, 花也叫蔷薇, 色彩多样,可供观赏。 果、 花、 根、 叶都可以做药材。
蝈 蝈 一种昆虫, 绿色或褐色, 腹部大, 雄虫能振动翅膀发出清脆的声音。
(“祖、掏、忆”见“我会写的字” )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逗
dòu
D
辶
10画
半包围
①引,惹弄。②停留。
逗笑 逗留
蔷
qiáng
Q
艹
14画
上下
落叶灌木,多刺,夏初开花。
蔷薇 东蔷
薇
wēi
W
艹
16画
上下
草本植物,又叫巢菜、野豌豆,花紫红色,是优良饲料,可入药。
白薇 紫薇
逮
dǎi
DY
辶
11画
半包围
捉,多用于口语。
逮蝈蝈 逮住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浓绿(nóng lóng) 摘下(zāi zhāi) 逮到(bǎi dǎi)
辨形: “祖”字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摘”字右边不要写成“商”。“赛”字下面是“贝”,不要写成“土”。
多音字辨别
曾
逮
运用:①我的曾(zēng) 祖父曾(céng) 经是一名军人。
②警察终于逮(dǎi) 住了那个罪犯, 然后把他逮(dài) 捕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原始——古老 美好——美妙
深绿——浓绿 遮住——挡住
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苍苍茫茫——空阔辽远
反义词
浓——淡 原始——现代
遥远——邻近
√
√
√
céng(曾经)
zēng(曾祖父)
dǎi(逮住)
dài(逮捕)
近义词辨析
意思 意义
辨析:二者作名词时, 都有语言文字等的意思。 区别在于:“意思” 还可表示某种趋势或苗头、 情趣、 趣味等; 而“意义” 还有“价值, 作用”的意思。
运用:①这棵松树长得像座宝塔, 真有意思。
②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 苍苍茫茫 以“一”开头的词语: 一望无边
词语拓展
AABB式词语: 郁郁葱葱 浩浩荡荡 纷纷扬扬 安安静静
以“一”开头的词语: 一心一意 一无所有 一马当先
词语搭配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的无边宇宙 苍苍茫茫的山间峡谷
摘野果 摘葡萄 摘柿子 摘苹果 摘南瓜
浓绿的树荫 浓绿的枝叶 浓绿的森林 浓绿的山野
采野蔷薇 采小蘑菇 采大草莓 采鲜蔬菜
祖先 好啊 浓绿 一望无边 蓝天 摘抄 掏出 比赛 回忆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诗歌的写作方法
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阅读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1 爷爷说:
那原始①森林
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 (比喻)(总起句)
【句解】 这句诗把原始森林比作摇篮,生动地说明原始森林是人类的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感叹句)
【句解】 这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的惊奇和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多大”引出下文。?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③,
遮住了蓝天。
第一部分(第 1 节): 引出摇篮。 原始森林是祖先
的摇篮。
①原始:古老的、未开发的、未开化的。
造句:你能想象出原始森
林的样子吗?
②祖先:民族或家族较早
的上代。
造句:我们的祖先靠他们
的聪明才智在那么艰苦的
条件下生存下去。
③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
边,形容辽阔。
造句:碧绿的草原一望无边。
? 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
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
成长的地方,这个比喻饱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的美好愿望。
? 思考:为什么说我们祖
先的摇篮真有意思?
摇篮本来是婴儿睡觉用
的,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
一个大森林,真有意思。
2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tāo)鹊蛋? ?
【句解】 写作者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大树下生活的具体情形。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拟人)
【句解】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祖先在草地上的生活情
景。 ?
【节解】 想象那时候的成年人是怎样获取食物的。
? 思考:这里的“掏”字用得好吗?
用得好。“掏”字不仅
用得准确,而且很有趣味,
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
偷偷在树上掏鹊蛋的情景。
? 思考:你怎么看待祖先掏鹊蛋的行为 ? 我们今天
应该怎么做?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存
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通过采
野果、掏鸟蛋等方式维持生
存。我们现在不需要通过这
种方式获取生活资源,所以
我们不能掏鹊蛋,而要保护
大自然、保护动物。
3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dòu)小松鼠,
采野蔷(qiáng)薇(wēi)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dǎi)绿蝈(guō)蝈吗?
【句解】 这些关于孩子游戏的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
生动有趣。“我”的两个疑问,是对祖先生活的幻想,充满童
趣。 ?
【节解】 想象孩子们在原始森林里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第 2、3 节): 想象猜测。 想象、 猜测祖
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情景。
? 思考:第 3 节中的“逗”“采”“捉”“逮”四个动词表现了什么?
这四个动词表现了孩子们调皮、天真、活泼的天性,也反映出他们在原始森林中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
4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yì)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④……
【句解】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语意未尽,树叶的“沙沙”
声将思绪带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
啊!
苍苍茫茫⑤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句解】 照应开头。原始森林为
祖先提供了食物和睡觉的地方,祖先在这里生活得很快
乐,就像婴儿在摇篮里一样。 ?
第三部分(第 4 节): 发出感慨。 再次强调古老的
原始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
④遥远:辽远;长远。
造句:那座山看起来离我们是那么遥远。
⑤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造句: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这句话的?
“那回忆”是指第 2、3 节中对祖先生活情景的想象。祖先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那么的美好,可是这对我们来说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 品析:“苍苍茫茫”与第一小节中的“一望无边”相呼应,它饱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原始森林永远青翠苍茫的美好祝愿。
本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启发我们要保护好祖先的摇篮,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孕育了生
命。我们的祖先曾在那里繁衍生息,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而今,人类
文明飞速发展。原始森林,这个生命
的摇篮的面积却在以惊人的速度递
减。希望我们在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能更多地关注生命的起点——原始森林,尽我们的全部力量保护它,使它郁郁葱葱,永放光彩。
写作特点:本文通过充满童趣的想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了解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和他们的具体生活。
仿写思路:想象,就是设想出不在眼前的新事物的具体形象。在写“眼前所见”的同时,如果能够写出“脑中所想”——融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就会丰富多彩,主题就会鲜明深刻。
我的练笔:展开想象写一写未来的学校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 2 小节和第 3 小节中的问句。
朗读指导: 第 2、3 小节连续发问,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读出疑问的
语气, 但同时这些想象充满童趣, 所以也要读出欢快、 无忧无虑的感觉,
语速略快, 动词均重读。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 2 小节或第3 小节
说一说。
参考答案: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片树林里 / 追野猪,/
打野兔? /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 拉弓射箭,/ 牧马放羊?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 玩捉迷藏,/ 比赛爬树吗? / 也曾在这
里 / 唱歌跳舞,/ 画画踢球吗?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guō)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教师指导: 这些短语都是动宾结构(动词 + 名词), 加点的词都是表示动
作的词, 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前两组都是文中的词语,最后一组
是拓展的词语。 像这样的短语我还知道: 看电视、 写作业、 打篮球、
踢足球、 弹钢琴、 伸懒腰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