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的名言。雷锋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雷锋精神却永驻人间!今天,让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吧!
1.会认“曾、 蒙” 等 13 个生字, 会写“锋、 昨” 等 9 个生字, 会写“叔叔、
足迹” 等词语。 (重点)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重点)
3.朗读课文, 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重点)
4.读句子, 想画面, 能根据课文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难点)
雷锋和雷锋精神 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容,在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主要内容包括: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钉子精神。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曾
céng
C
12画
上下
表示从前经历过。
曾经 未曾
蒙
méng
M
艹
13画
上下
形容雨点细小。
蒙蒙细雨
泞
nìng
N
氵
8画
左右
烂泥。
泥泞
顺
shùn
S
页
9画
左右
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
顺利 顺路
迈
mài
M
辶
6画
半包围
①老。②抬起腿跨。
迈开 年迈
踏
tà
T
15画
左右
用脚踩。
踩踏 踏步
荆
jīng
J
刂
9画
左右
一种灌木。
荆棘 荆条
棘
jí
J
一
12画
左右
指有刺的草木。
棘手 荆棘
瓣
bàn
B
辛
19画
左中右
花瓣,组成花冠的各片。
花瓣 蒜瓣
莹
yíng
Y
艹
10画
上下
光洁,透明。
晶莹 莹白
觅
mì
M
爫
8画
上下
找,寻求。
寻觅 觅食
需
xū
X
14画
上下
①需要。②需用的东西。
需要 需求
献
xiàn
X
犬
13画
左右
①恭敬庄严地送给。②表现出来给人看。
贡献 奉献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曾经(céng cén) 泥泞(nìng níng) 洒下(sǎ shǎ)
辨形: “冒”字上宽下窄,第三、四笔两横与左右两边不接触。“洒”字右部是“西”,与“酉”区分开。“暖”右边不是“爱” 。
多音字辨别
曾
蒙
运用:①我的曾(zēng)祖父曾(céng) 经参加过渡江战役。
②天蒙(mēng)蒙亮的时候,外面下起了蒙(méng) 蒙细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足迹——踪迹 寻找——寻觅
路过——经过 温暖——暖和
反义词
献出——索取 年迈——年轻
温暖——寒冷 泥泞——平坦
√
√
√
céng(曾经)
zēng(曾祖父)
mēng(蒙骗)
méng(启蒙)
近义词辨析
寻找 寻觅
辨析:二者都有“找” 的意思。区别在于:“寻找” 泛指把丢失的找回来,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事物;“寻觅” 多指仔细地搜寻,如寻觅食物、 寻觅事物的线索等。
运用:①他把铅笔弄丢了, 正在教室里四处寻找。
②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丛里寻觅食物。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 蒙蒙的夜色 蒙蒙的云雾 蒙蒙的白烟 蒙蒙的薄雾
晶莹的露珠 晶莹的泪花 晶莹的珍珠 晶莹的眼泪 晶莹的宝石
弯弯的小路 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眉毛 弯弯的香蕉 弯弯的小船
锋利 昨天 冒充 留心 弯曲 背负 洒水 温暖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学习拟人化的写作方法
在写话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修辞手法
反复、 拟人
阅读方法
提问式阅读法
1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①。 【句解】 “长长的”说明小溪很长,暗示雷锋叔叔走的路很长。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反复) ?
【节解】写“我们” 沿着小溪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①足迹:脚印。
造句:猎人在雪地上发现
了兔子的足迹。
?思考:两个“你在哪里”
连用,有什么作用?
“你在哪里”是作者
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表
达了作者寻找雷锋叔叔足
迹的迫切心情。两个“你
在哪里”连用是反复的手
法,它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
真挚。
2 小溪说:
昨天,他曾(céng)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②的孩子,
冒着蒙(méng)蒙的细雨。 【句解】“抱着”“冒着”这两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艰难行走的身影。
瞧,那泥泞(nìng) ③路上的脚窝, (拟人)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
【节解】 写雷锋叔叔曾帮助过迷路的孩子。
第一部分(第 1 ~ 2 节): 沿小溪, 找雷锋。 写“我们”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
②迷路:迷失道路。
造句:我们在山林中容易
迷路。
③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
走。
造句:每次下雨,这条道
路都会变得泥泞不堪。
?品析:“泥泞”突出了道路的难走,这一小节是对上一节“你在哪里”的回答,通过雨天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表现了雷锋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句解】 弯弯的小路是寻找雷锋足迹的又一个地方。“弯弯的”写出了小路弯曲的样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反复)
【节解】写“我们” 顺着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4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mài) ④的大娘,
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g)棘(jí)⑤。(拟人)【句解】 “踏着路上的荆棘”说明了路很难走,更加突出了雷锋助人为乐的可贵品质。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g) ⑥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节解】 写雷锋叔叔曾帮助过年迈的大娘。
第二部分(第 3 ~ 4 节): 顺着路, 找雷锋。 写“我们” 顺着小路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
④年迈:年纪老。
造句:我家隔壁住着一位
年迈的老大爷。
⑤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文中指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
造句:即使人生的旅途布
满了荆棘,我们也要勇敢
地走下去。
⑥晶莹:光亮而透明。
造句:太阳一出来,荷叶
上晶莹的露珠就不见了。
? 思考:诗歌借“晶莹的露珠”赞美了什么?
借晶莹的露珠来赞美
雷锋不辞劳苦、助人为乐
的可贵品质。
5 乘着温暖⑦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mì) ⑧。 ?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中心句) 【句解】 两个“哪里”一头一尾,点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 5 节): 献爱心, 是雷锋。“我们” 发现,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在哪里。
⑦温暖:暖和。
造句:他深深地感到集体的
温暖。
⑧寻觅:寻找。
造句:他们四处寻觅,终
于找到了那株奇异的植物。
?思考:“温暖的春风”
象征着什么?
既指大自然温暖的春
风,又象征着雷锋精神带
给我们的感动和影响。
? 品析:这句话表面是指
雷锋叔叔的爱心;其深层
含意是作者希望处处都有
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
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 拓展:雷锋还可能在哪
里?他可能在帮助谁?
雷锋可能在校园里,把
摔倒的小女孩扶起来;可能
在公园里,把晕倒的大妈送
到医院;可能在马路上,把
迷路的小朋友送回家……
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雷锋叔叔作为一代精神楷模,时
时刻刻都在奉献自己,关心、帮助有
需要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新
一代的小学生们学习。我们要向雷锋
叔叔看齐,让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一
个人的自觉行为,让“雷锋叔叔”的身影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写作特点:这首诗运用叠词来描写事物。如“蒙蒙的细雨”等,这些叠词的使用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使课文语言生动,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仿写思路:叠词就是以相同的字词组成的词语,在描写事物时要选用符合事物特征的叠词来突出事物的特点,不要生搬硬套。
我的练笔:试着写一件你助人为乐的事,记得多用叠词。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朗读指导: 全诗结构相似,音韵流畅,比较适合朗读。第一、三小节以问句结尾,第二、四小节为答句。根据情感需要,问句要读出探询的语气,
答句要读得肯定有力。读小溪和小路说的话,要借助语速的快慢、语气的
轻重来提升朗读的效果。朗读问答句时,要读出区别,在读中感知有问有
答的特点。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教师指导: 同学们可以通过句意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如: 通过“冒着蒙蒙的细雨” 及“泥泞路上的脚窝” 可以猜出“泥泞” 指因路上有泥而不好走;通过“背着年迈的大娘” 我们可以猜出“年迈” 指年纪老;从“晶莹的露珠” 我们可以猜测出“晶莹” 指光亮而透明;从“我们四处寻觅” 中, 我们可以猜出“寻觅” 是寻找的意思。
参考答案: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年迈:年纪老。 晶莹:光
亮而透明。 寻觅:寻找。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教师指导:“读句子,想画面” 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样可以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读句子时,可以通过想象周围的环境,想象人物的表现,在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
参考答案:◇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遇见一个迷路的孩子, 他把孩子抱起来,抱得紧紧的,他用外套裹着孩子,小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他抱着孩子,顶着细雨,一步一滑地向前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看到一位年迈的大娘拄着拐杖, 寸步难行。他背起大娘,在蜿蜒的小路上一路前行,他的背一直弓着,不曾有片刻停歇,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他不曾诉说苦和累,崎岖的山路上洒下了他晶莹的汗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