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gāo)
糕点的种类可真多,有糯米糕、枣糕、五仁糕、糖糕……可你吃过千人
糕吗?千人糕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做的?它为什么叫千人糕?赶快读
课文,寻找答案吧!
1.会认“糕、特” 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 等 9
个生字。 (重点)
2.试着默读课文, 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重点)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 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难点)
米 糕 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特色传统小吃之一。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其加工制作方便,耐贮藏,食用方法多样,所以很受大众欢迎。
(“买、菜、劳”见“我会写的字” )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糕
gāo
G
米
16画
左右
用米粉或面粉等掺和其他材料做成的食品。
发糕 蛋糕
特
tè
T
10画
左右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特别 特殊
嘛
mɑ
M
口
14画
左右
表示道理显而易见。
是嘛 喇嘛
粉
fěn
F
米
10画
左右
细末儿。
粉色 花粉
糖
táng
T
米
16画
左右
从甘蔗、甜菜等提制出来的甜的东西。
糖果 喜糖
蔗
zhè
Z
艹
14画
上下
甘蔗,草本植物,茎圆柱形,有节,
含甜汁很多,可以吃,也用来制糖。
甘蔗 蔗糖
汁
zhī
Z
氵
5画
左右
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果汁 汁液
熬
áo
A
灬
14画
上下
久煮,慢炖。
熬夜 煎熬
算
suàn
S
14画
上下
核计,计数。
算账 算命
销
xiāo
X
钅
12画
左右
①卖出(货物)。②开支,花费。
畅销 销售
的
dí
D
白
8画
左右
真实;实在。
的当 的确
确
què
Q
石
12画
左右
①副词,确实。②符合事实的,真实。
确实 正确
应
yīng
Y
广
7画
半包围
①该,应。②答应,应承。
应该 应许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蔗糖(zhè zè) 算术(suàn shuàn) 报销(xāo xiāo)
辨形: “买”的第一笔是横钩。“甘”的笔顺是:横、竖、竖、横、横。“能”中“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月”的第一笔是竖。
多音字辨别
的
别
运用:①妈妈挑选的苹果的(dí)确是市面上最好的(de) 。
②浩浩读的英语听起来特别(bié) 别(biè) 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特别——格外 仔细——认真
的确——确实 应该——应当
急忙——连忙 回答——答复
反义词
也许——一定 仔细——粗心
特别——普通 知道——未知
平平常常——超乎寻常
√
√
√
dí(的确)
de(好的)
bié(特别)
biè(别扭)
近义词辨析
特别 特殊
辨析:二者都有“与众不同,不一般” 的意思。区别在于:“特别” 有“非同寻常,十分不一样” 的意思;“特殊” 突出独特性,不同于一般的。
运用:今天他特别高兴,因为他被评上了“优秀班长”,好像突然之间享有了特殊的权力。
特殊词语
“很~很~”词语: 很多很多 AABB式词语: 平平常常
词语拓展
“很~很~”词语:很少很少 很高很高 很甜很甜 很清很清
AABB式词语:普普通通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飘飘洒洒
词语搭配
吃米糕 吃甘蔗 吃甜菜 吃米饭 吃苹果 吃青菜
好奇地问 好奇地说 好奇地想 好奇地看 好奇地瞅
能力 桌子 味道 买主 工具 甘心 甜美 青菜 劳动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对话的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征
修辞手法
反问
阅读方法
两个人以对话的方式阅读
1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①地问。 【句解】
“好奇”说明了孩子对千人糕很感兴趣。
3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句
解】 “很多很多”说明成糕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 ?
【段解】 写爸爸回答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4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
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心理描写)【句解】“特别”
在这里是格外的意思,说明孩子认为“千人糕”比普通的糕
大得多。?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好奇名字。通过父子对话
引出“千人糕”。
①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造句:孩子们好奇,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
? 思考:课文用爸爸和孩
子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写,
有什么好处?
爸爸的回答让孩子更
加“好奇”, 爸爸和孩子
的一问一答,让我们也带
着问题和困惑去读,起到
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 思考:当听爸爸说千人糕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
孩子是怎么理解千人糕的?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
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
许比桌子还大吧?
5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
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句解】 这里的“特
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这是孩子对千人糕的另一种理
解。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②
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语言描写) ?
【段解】 写“千人糕” 的样子和味道跟平常吃的米
糕是一样的。
6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
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句解】爸爸的问语引出下文对“千
人糕”的解释。
【段解】 写爸爸提出问题, 引出下文。
7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fěn)做的,还
加了糖(táng)。”
【段解】“千人糕” 是把大米磨成粉, 再加糖做成的。
②米糕:用黏性大的米或
米粉蒸成的糕。
造句:我很喜欢吃奶奶做
的米糕。
? 品析:“笑了”表现了孩子不以为然的心理。孩子尝过千人糕后,觉得千人糕无论样子还是味道都很普通。他对千人糕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好奇,变
成了不以为然。
8 爸爸说:“是
啊,大米是用农民
种的稻子加工出来
的。农民种稻子需
要种子、农具③、肥
料、水……”【句解】这句话从种稻子需要的物资写出了
稻子的来之不易。爸爸讲述时并未把话说完,留给孩子
和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
【段解】 写稻子的种植需要农民辛勤的劳动。
③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
的工具。
造句:农民的家里有很多
农具。
?句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省略号省略了农民种
稻子所需要的其他原料。
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
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9 爸爸接着说:
“ 糖 呢, 是 用 甘 蔗
(zhè)汁(zhī)、
甜菜(cài)汁熬(áo)
出 来 的。 甘 蔗、 甜
菜 也 要 有 人 种。 熬
糖 的 时 候, 要 有 工
具,还得有火…… ?
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④,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句解】 做好的米糕,还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到我们的饭桌上来。
【段解】写熬糖、 米糕做好后都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第二部分(第 5 ~ 9 自然段): 来之不易。 通过父子对话写出“千人糕” 的制作过程。
④销售:是指以出售、租赁或其他任何方式向别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 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熬糖需要哪些工具,除了工具还需要什么,以及怎么熬糖等。
阅读方法解密
认识语言描写
概念:语言描写是通
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
种描写方法。
作用:表露人物感情,
揭示人物内心。
10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
的糕, 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
【段解】 写千人糕的制作并不容易。
11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
糕的(dí)确(què)⑤应(yīng)该叫‘千人糕’啊!”(语
言描写)【句解】“的确应该”说明孩子觉得“千人糕”
的名字名副其实,赞同爸爸的话。 ?
第三部分(第 10、11 自然段): 名字由来。 写孩子
明白了“千人糕” 得名的原因。
⑤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表示十分肯定。
? 思考:下面是米糕“摆
在我们面前”的整个过程,
请你排排序。
A. 包装 B. 销售 C. 送货
D. 磨米成粉 E. 加糖
F. 做成米糕
(D)→(E)→(F)→(A)
→(C) →(B)
? 拓展:除了“千人糕”,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需要
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我们穿的衣服也需要
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有种植棉花的农民,织布
的工人,裁缝师傅,包装、
运输的工人,销售人员等。
本篇课文写了爸爸让孩子明白了
普普通通的米糕被称作“千人糕”的原因的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东
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只有共
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
会更美好。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千人糕”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它有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意在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记住所有的果实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个人是颗“螺丝钉”,作用非常有限,不能只顾个人利益,否则,“集体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写作特点:本文通过爸爸和孩子关于“千人糕”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食物来之不易,要勤俭节约的道理。通过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仿写思路: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符合人物的身份,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的练笔:写一写爸爸妈妈教育你的一件小事,注意运用语言描写。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参考答案: 米糕由大米磨成粉加糖制成。 大米需要农民先播种、 施肥、浇水,
种出稻子,稻子再加工成大米; 糖需要农民种植甘蔗和甜菜,榨出甜汁,再用
火熬成糖, 米糕做好后, 还要有人包装、 送货、 销售。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
一说。
参考答案: 衣服需要农民播种棉籽、 浇水、 施肥、 除虫、 摘棉花, 然后才
能纺纱、 织布, 最后裁缝制作衣服。 化肥、 织布机、 缝纫机也需要很多人
来完成制造。 所以一件衣服也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读一读,记一记。
蛋(dàn) 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甘蔗 蔗糖 蔗农 劳动 勤(qín)劳 疲(pí) 劳
教师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本文生字的一字组多词, 同学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
读识记并积累词语, 并学会用这种方法给本课的其他生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