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3 12: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的过程与统一的意义;
2.知道隋朝对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能力目标:会识图看图了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了解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隋朝的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过程】: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江苏扬州为牵头申报城市的大运河共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大运河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小组合作探究:1.简单说一说隋朝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的过程
2.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统一全国。
(1)经济: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称为“开皇之治”。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二:
大运河的开凿
小组合作探究:1.讨论大运河开凿的目的以及基本情况。
2.大运河各段的名称、联通的流域以及产生的影响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
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四段河流: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大运河联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几大流域。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通大运河的条件: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三:
科举制的创立
小组合作探究:1.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选举提拔制度
2.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和创立的影响
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而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刚刚统一的隋朝,也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课本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过程:
总结:1.大运河的开凿,花费太多的财力和人力;
2.隋炀帝的残暴奢侈的性格;
3.对外战争频繁,国力空虚;
4.农民起义军的崛起,打击了隋朝的统治。
611年,河南山东一带灾难频发,农民起义,随后各地纷纷相应,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中,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做最失败的地方是野心太大,为了快速建立大业,劳民伤财。国家在修建好大运河之后就得休养生息,可是之后开疆拓土,战争不停,老百姓的军役很重。百姓才会出现起役和反抗。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确立了科举制选拔人才,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