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1: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会量线段、会量出图形里几条线段的长度。
3、会画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从而初步认识线段。
2、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认识线段,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线段的特征、会量图形里几条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直尺、毛线、板书卡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引出线段的概念。
(1)观察桌上的毛线
(投影出示)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根毛线,它现在是什么样的?
生:它是弯曲的。
(2)那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这根弯曲的毛线变直吗?生:我用手捏住绳子的两端,拉紧绳子。
(3)你是怎样拉紧的?大家一起做给老师看看,用一只手行吗?
(4)教师说明:
捏住的两端和两手之间的这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出示板书:线段)
我们手捏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5)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两手之间的这一段线画下来,捏住毛线的两个地方,数学上就叫“端点”,老师用两个短竖线表示。
(6)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
生:是直的,还有两个端点。
出示板书:直的,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身边的线段
(1)、老师在我的直尺上也找到了这样的图形,看这条边,感觉怎么样?(生摸:直的),端点在哪儿?(生指出2个端点)
(2)其实我们身边很多地方多能找到这样的图形。(PPT演示)
课本:摸一摸你们的数学书,你能找出一条线段吗?
同桌2人互相说说,指一指端点在哪儿?
媒体出示课本的长边和宽边,描出线段
三角尺:指名摸摸线段,指一指端点在哪儿?
(3)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直直,还有两个端点。
3、线段的特征概括
(1)乐乐画了好多线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媒体出示:出示线段(有横的、竖、斜、长、短)
(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直的
两个端点
(3)师: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图形就叫做线段。(板书:线段)
(4)揭示课题:线段
4、练一练: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认识线段了吗?你能一下子都把它认出来吗?下面我们一起做一组判断题。(手势表示)
小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是直的,2是要有两个端点才是线段。
二、量线段
1、学习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1)出示量小木块图
小木块的长度是多少?(3cm)
指名说一说量的方法和结果
(2)老师在小木块上找到了一条线段,谁会说说量这条线段长度的方法?
指名说:把线段的一个端点对齐0刻度,另一个端点对着刻度3就是3cm
齐说方法
(3)出示:4CM5MM的线段
同桌互相说说方法
指名说
(4)、练一练
练习纸第1题:量出2条线段的长度
交流反馈
小结:线段的长度有长有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知道它们具体长度,想不想自己动手画出一条线段呢?
三、画线段:
1、画任意长度的一条线段
师板演:先确定一个端点,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另一个端点。
生在练习纸上练习画一条线段。
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刚才我们借助工具画出了任意长度的线段,如果要画一条规定长度的线段,怎么画呢?
媒体演示“3CM”:从“0”刻度开始,确定起点,点上一个端点,然后在3CM处在画上另一个端点。
3、练一练
生在练习纸上画一条长5CM的线段。
指名说说画法
四、拓展应用,巩固认识。
(1)小丁丁请你来判断:哪条长?(练习纸第2题)
媒体出示:
要知道你们的判断对不对?怎么办?(用尺量)
量一量,交流反馈
师:我们有时会受到视觉的欺骗,产生错觉,因此我们还得用尺量一量,这是最准确的判断方法。
(2)出示图形:
这个图形里一共藏了几条线段?数一数
指名边指边数
量一量:它们的长度
交流反馈
五、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线段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线段可以量,也可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