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3 15:04: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

A.
黄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最主要原因是(  )
A.
最早创造了文字
B.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
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A.
东西方文化的毁灭
B.
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
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
A.
A
B.
B
C.
C
D.
D
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A.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罗马共和国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古希腊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这反映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
A.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
B.
“神人同形同性”
C.
希腊人特别敬畏神
D.
希腊艺术家钟爱女神
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文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A.
欧洲文明的起源
B.
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C.
法律的历史渊源
D.
古代多彩建筑艺术
“—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城邦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鼎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河的馈赠】
(1)分别指出图中A、B、C、D所反映的古国及其文明代表。除此外,举例说明C国文化对欧洲、亚洲文明的影响。
(2)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发源地有何特征?
【海洋的恩赐】
(3)读图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哪一国家?图中人物是谁?该人物当政期间在政治上有何特征?举例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简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
黄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文明古国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文明古国从东到西的顺序应该是: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因而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埃及属于非洲。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
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最主要原因是(  )
最早创造了文字
B.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
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答案】C
【解析】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迈入文明门槛的标志,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较早建立奴隶制国家,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结合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是用战争冲突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马可?波罗来华是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
东西方文化的毁灭
B.
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
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可知,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即题目示意图中的B处。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罗马共和国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结合题目中“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可以判断是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灭亡后,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到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故选C。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2世纪时中国处于汉朝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古希腊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这反映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
B.
“神人同形同性”
C.
希腊人特别敬畏神
D.
希腊艺术家钟爱女神
【答案】B
【解析】略
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文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欧洲文明的起源
B.
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C.
法律的历史渊源
D.
古代多彩建筑艺术
【答案】B
【解析】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代表的是古代非洲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雅典帕特农神庙属于古代欧洲文明。故埃及和两河流域分别是大河流域文明,而雅典属于古代的海洋文明。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
“—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答案】A
【解析】A.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方式,而亚历山大东征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暴力冲突方式。所以,人类的交往有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故A符合题意;BCD.这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主题,故排除BC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城邦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鼎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河的馈赠】
(1)分别指出图中A、B、C、D所反映的古国及其文明代表。除此外,举例说明C国文化对欧洲、亚洲文明的影响。
(2)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发源地有何特征?
【答案】(1)A是古埃及的金字塔;B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C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D是中国的甲骨文。古印度人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西传);印度的佛教通过中国传到亚洲各地,促进佛教文化传播。
(2)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大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大河孕育了亚非古国。
【海洋的恩赐】
(3)读图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哪一国家?图中人物是谁?该人物当政期间在政治上有何特征?举例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简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3)雅典;伯利克里;伯利克里在位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如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4)亚非古国以大河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明,盛行君主制;欧洲文明以海洋为中心,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兴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文明的差异性。
【解析】本题以“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城邦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鼎盛”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考查识图和依据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综合考查了古代亚非文明的史实,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