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包身工
(25分钟,19分)
阅读拓展(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标准,始终以旅客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预计到2025年,70万平方米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年度旅客运输量将达7
200万人次。人流量巨大的交通建筑需要一定的空间高度,才能让旅客感到舒适。大兴机场航站楼核心区18万平方米的屋面只用8根C型柱支撑主体结构。8根C型柱合围形成了一个直径达180米、最大高差约30米的无柱圆形空间,这样的设计为旅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C型柱连接屋面的部分带有采光功能,保证了航站楼自然采光的均匀合理。站在航站楼中心,通道没有任何遮挡,旅客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想去的登机口,目测步行距离。
传统的线性构型航站楼从入口到登机口的步行距离很长。大兴机场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这种放射状的构型让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这个数据在世界其他同规模的大型机场中称得上翘楚。为了便于旅客明晰自己的方位并快速找到登机口,五条指廊还分别采用不同的座椅颜色和标识牌,并通过对登机口进行不同的编号来实现区分。
在首都机场T1航站楼,国内出发旅客与到达旅客走在同一个楼层上,比较方便;但没有隔离廊分离且通道较窄,导致客流相对集中。基于客流增大、航站楼规模扩大的情况,T2、T3航站楼采用分流模式,让双向的旅客各走各的通道,这样就保证了安全与秩序。然而,分隔的空间需要更大的面积;“到达通道”的商业和配套设施较少,对于回程旅客来说不够友好。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国内旅客进出港的规划设计,汲取了首都机场三个航站楼的优点,又有效改进了它们的不足。其采用进出港混流设计,不仅节省了面积,有效利用了空间,而且保证了到达旅客享受商业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考虑到混流模式下将会出现的客流集中问题,大兴机场首先增加了通行宽度,进而设置了双向自动步道,特别是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用了流线规划,增加了引导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大兴机场还委托中央美院启动了公共艺术设计工作。航站楼五个指廊的尽端,是五个庭院式的候机厅——中国园、瓷园、田园、丝园、茶园,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在节省建筑面积的同时带来了室外候机的新感受,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候机环境和绿色的活动空间。机场与国家博物馆合作,在航站楼内展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在国内行李提取厅,还有一座“天空美术馆”,展示国内外大师的作品。
金秋的北京,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大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金凤凰展翅欲飞。
(选自冯霜晴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世界级的航空枢纽,需要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建筑面积虽然超过了140万平方米,但它并不仅仅是以大取胜,其工程的先进性、复杂性更是令人惊叹,处处彰显出中国建设的力量。
通常大的建筑都会分解成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房间,整体进行规划,分步进行设计。但航站楼则不同,旅客在同一空间中根据不同流程自由流动,可以形象地说,航站楼就是一间70万平方米的屋子,成千上万的人在其中活动。
为此,负责施工图设计的部门联合国内各建筑专业的几十位顶级设计师,集合造型设计、结构受力、机电设备、弱电信息、旅客流程等各方面专家的才智,“同画一张图”,统筹管理,联合推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废寝忘食,日夜鏖战,把设计方案变成了一张张可以落地实施的施工图。
作为航站楼的“骨架”,钢结构是航站楼建筑的重中之重。航站楼的钢网架结构由支撑系统和屋盖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用钢总重量超过5
200吨。C型柱连接整个机场的屋面系统和地面,对整个建筑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从航站楼正下方穿过的轨道交通系统,一方面实现了轨道交通与航站楼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从结构力学到抗震、消防的功能要求,都对机场的基础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C型钢柱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抗连续性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要求都非常特殊,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都没有提及。”结构总工程师束伟农说。对此,设计团队经过专项研究,最终确立了由核心区、指廊两大部分组成航站楼钢结构的方案。其中,核心区屋顶由6个较为完整稳定的受力体系连成有机整体,由63
450根杆件和12
300个球节点拼装而成,最大跨度41.6米,网架最大高差约5米,与地面最大高差约30米,安装合拢线达2__600米。五个指廊屋面钢网架共由8
472个球节点和55
267根杆件拼装而成。?
建设者自主研发,采用吊装、滑移、提升等多种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该技术系统由钢绞线、提升油缸集群、液压泵站、传感检测、计算机控制和远程监视系统等组成,平稳地把钢网架提升到指定位置,提升精度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
(选自杨语溪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
材料三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北京大兴囯际机场,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
大兴机场投入使用后,1亿多人口、20余万平方千米的京津冀地区便拥有了4座年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再加上张家口、唐山、邯郸、秦皇岛和承德这5个小机场,京津冀机场群已然成型。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首次明确了北京要打造“一市两场”双国际枢纽战略,明确在短时间内,“双枢纽”各有侧重:首都机场重在“提质”,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提高国际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兴机场重在“上量”,确保实现“2025年7
20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同时对天津、石家庄机场,明确了其主要发展方向。天津机场将重点发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等特定航空市场,适度发展中远程囯际航线,增强航空货物流保障和中转的能力,增开货运航班;石家庄机场将重点增强对周边的聚集辐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低成本航空、货运包机、航空快件等特定航空市场。
随着机场间综合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京津冀机场群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乘客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中心,未来将实现半小时到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一小时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重要城市。2019年9月26日,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正式开通。作为连接千年古都北京和未来的“千年之城”雄安之间的高速铁路,京雄城际着力打造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它是全球首条穿越国际机场航站楼的高速铁路,也是京津冀区域内第一条可全线使用电子客票的线路。乘客购买铁路电子客票后,可在手机上生成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进站乘车。大兴机场站为地下高铁站,它与地铁、城际铁路相连接,装修与机场整体风格相融合,站内各种标识与航站楼无缝衔接,路线导引清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机场站还特别设置了“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与机场“凤凰展翅”的整体造型相协调,寓意京雄城际沿线地区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未来,城际铁路公交化,高铁换乘会像坐公交一样方便。京津冀机场群综合交通运输建设不但可以提高人员、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与集散效率,辐射周边发展,也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提供基础支撑。
(选自陆二佳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8根C型柱支撑航站楼屋顶,使内部空间变得开阔,从而缩短了旅客的步行距离。
B.放射状的构型和五条指廊不同的座椅颜色及标识牌,有利于旅客快速到达登机口。
C.材料二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建筑面积虽然超过了140万平方米,它只是以大取胜,彰显出中国建设的力量。
D.在人流最复杂的中心区采取流线规划,增加引导设计,旨在提升服务设施使用率。
【解析】选B。A项,原文中缩短距离的是大兴机场采用集中式多指廊构型,而不是8根C型柱。C项,原文中是“不仅仅是……”D项,原文中是“这些措施保证了旅客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安全舒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具有中国元素的候机厅和博物馆、美术馆,共同营造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B.材料二中,“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使读者对总投影面积的感受更加直观。
C.“同画一张图”——表现了各领域设计人员同舟共济、统筹管理,联合推进。
D.材料二中,第五段画线句中的数字——说明C型钢柱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抗连续性倒塌能力和抗震能力要求都非常特殊。
【解析】选A。A项,原文是“在节省建筑面积的同时带来了室外候机的新感受,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候机环境和绿色的活动空间”。文章没说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机场群”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规模庞大:包括四座年吞吐量千万以上的机场和多个小型机场。
B.分工明确:四个大型机场的发展方向和承担的航线与功能各有侧重。
C.交通便利:保证了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一小时均可到达。
D.功能强大:运输效率高,辐射周边,支撑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发展。
【解析】选C。“各城市之间一小时均可到达”错,原文是“一小时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重要城市”。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观实用并重,设计、建设中颇多创新之处,施工工艺精湛。
5.学校准备举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现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参观打卡地点。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填写下面的征集表。(6分)
要求:推荐两个需要重点参观的地点,并拟写推荐语。推荐语要主题突出、语言简洁、有说服力。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科技之旅”主题游学活动打卡地点征集表
打卡地点
推荐语
①
②
答案:打卡地点①:航站楼核心区的一根C型柱前
推荐语:C型钢柱应是本次人文·科技之旅的重点参观项目。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航站楼核心区的任意一根C型柱前打卡留念,驻足参观。远观,我们可以感受C型柱支撑屋顶,为航站楼带来的开阔感,在宏大与舒适中体会人文机场的内涵。近看,我们可以观察C型柱连接屋面部分特殊的采光设计,观察它与屋顶和地面间的支撑结构。C型柱设计、施工中的科技含量,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打卡地点②:京雄城际铁路大兴机场高铁站
推荐语:本次游学活动,我建议从北京西站乘坐京雄城际高铁前往大兴机场。游学首站打卡大兴机场高铁站。刷二维码乘车,同学们可以感受到高铁的智能服务。“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前拍摄集体照,大家可以留下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纪念。由高铁站前往航站楼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体验旅客的真实感受。大兴高铁站内清晰的路线导引,与机场航站楼无缝衔接的标识,和机场相同的装修风格,都会让你感到方便、快捷与舒适。【评分标准:每条推荐语3分,其中主题突出2分(人文、科技体现其一即可),语言简洁、有说服力1分】
【加固训练】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饲养
伺候
窥伺
后嗣
祠堂
B.瞌睡
溘然
磕头
嗑瓜子
唠嗑
C.墙壁
璧玉
复辟
开辟
避难
D.褴褛
丝丝缕缕
屡教不改
伴侣
履历
【解析】选D。A项,sì,cì,sì,sì,cí;B项,kē,kè,kē,kè,kē;C项,除“开辟”的“辟”读pì外,其余均读bì;D项,均读l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
( )
①张教授回忆说,电影学家夏衍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蔚为大观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令人慨叹不已。
②2019年10月5日,在国际乒联瑞典公开赛混双比赛的过程中,中国的许昕、刘诗雯可谓天作之合,以3∶1的比分,将早田希娜和张本智和淘汰出局。
③赵军的家里一塌糊涂,茶几、餐桌上横七竖八,而他的办公室里却窗明几净、空气清新。
④为什么出现“暖宝男”?就因为家长溺爱孩子,总怕孩子有个三差二错,事事包办,舍不得放手。
⑤国庆长假结束后,学生们回到学校,当钟田老师提问:假期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学生们不假思索地说:“观看建国七十周年阅兵式!”
⑥他在会上的发言,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尤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所做的分析,让公司同事一目了然。
A.③⑤④
B.①②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解析】选B。①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用在此处用错了对象。②天作之合:上天成全的婚姻。这里误解为合作无间、配合默契。用在此处用错了对象。③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④三差二错:比喻偶然的错误。⑤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⑥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对分析不能是“一目了然”,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我校自从开展“让文明走进心田”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文雅的举止代替了追逐打闹,文明的语言取代了谩骂和喊叫。
B.事实上,有一种理论说,成年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安全感不足,而安全感不足的主要根源就是童年期的原生家庭中教育出了偏差造成的。
C.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突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着力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D.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是用于公共交通的一项创新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打造文明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选D。A项,结构混乱,“我校自从……,学生们……”中途易辙,把“自从”调到句首;B项,结构混乱,“根源就是”与“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或将“的主要根源就是”改为“主要是由”;C项,介词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应在“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突出”后加“的态势”。
4.下面是一则邀请函的回复函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进行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言风格相近。(4分)
近日,你校云帆文学社邀请我校晨曦文学社全体成员参加贵校主办的“报告文学创作论坛”,十分幸运!云帆文学社在引领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一定拨冗前往,给你们添麻烦了。特此复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你校”改为“贵校”;“十分幸运”改为“深感荣幸”;“一些经验”改为“丰富的经验”;“拨冗”改为“准时”;“给你们添麻烦了”改为“叨扰贵校,深感不安”。
5.(2020·曲靖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5分)
只会上网而不去读书的人是没文化的。
①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到的,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不怕上网,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自己能独立思考。?
【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的问号和“文化就是”,可知应该填写“什么叫文化”;第②空根据后面的问号和“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到的”,可知应该填写“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第③空根据前文“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可知应该填写“他自己真正读过一些书”。
答案: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些书
6.本文的句式灵活多变,极具感彩,增强了表达效果,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如“粥菜?是不可能有的”和“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想想,若改为“不可能有粥菜”和“几个蓬头、赤脚,扣着纽扣,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效果有何不同?思考后请按不同要求变换下面的句子,但不改变原意。(4分)
这件事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1)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使语气增强加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使语气减弱变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使语气增强加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仍是陈述句,添加修饰词语,使语气减弱变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件事不可能没有成功的希望。
(2)这件事并非(或“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
(3)这件事难道没有成功的希望吗?
(4)这件事也许(或“可能”“或许”“大概”)没有成功的希望。
7.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4分)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建设目标:计划到202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到2020年将建设100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共56张PPT)
7 包身工
课前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
1.阅读《包身工》,了解其写作背景,初步把握其体裁特点。
2.划分层次,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部分词语的精妙之处。
3.分析《包身工》中综合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4.课文《包身工》穿插记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
对表现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助读博览】
一、作家风采
著名电影艺术家——夏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
杭州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杰出的新闻记
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
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著名的电影剧作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把鲁迅的小说《祝福》、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
等改编为电影剧本。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二、背景透视
反映社会黑暗,探究深层原因
《包身工》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写成了这篇真实的文章。
三、文化常识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
新闻性:指报告文学含有新闻报道的特点,不仅具备及时性,而且具备新闻报道意义上的真实性。
文学性:指报告文学又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四、历史链接
包身工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要点识记】
一、字音识记
蠕(rú)动 拎(līn)着 弄(lònɡ)堂
游说(shuì)
赚(zhuàn)钱
抹(mā)布
嘈(cáo)杂
执拗(niù)
簿(bù)子
籼(xiān)米
莴苣(wō
jù)
揩(kāi)油
搽(chá)粉
蹒跚(pán
shān)
皮辊(ɡǔn)
﹒
﹒
﹒
﹒
﹒
﹒
﹒
﹒
﹒
﹒
﹒
﹒
﹒
﹒
﹒
﹒
﹒
二、词语积累
1.容纳·接纳
【辨析】①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
②接纳: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
2.权利·权力
【辨析】①权利:一般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利和义务是相对而存在的。
②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3.背井离乡: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4.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
5.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6.三差二错:比喻偶然的错误。
7.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课前自测】
1.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吆(yāo)喝 游说(shuì)
浸(qìn)透
佳肴(yáo,做熟的鱼、肉等)
B.见机(看情况办事)
皮辊(ɡǔn)
饲(sì,喂养)养
呻吟(shēn
yín)
C.水门汀(dīnɡ,平地)
木栅(zhà)
流氓(mánɡ)
骷髅(kuō
lǒu)
D.揩(kāi,擦、抹)油
虐(nüè)待
懒惰(duò,与“懒”同义)
生杀予(yú,给)夺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B。A项,“浸”应读jìn;C项,“汀”应读tīnɡ,“骷髅”应读kū
lóu;D项,“予”应读y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横七竖八 蠕动 儒子牛 蜂涌而至
B.生死由天
嘈杂
执拗
不假思索
C.血肉之驱
见机
反射
背井离乡
D.步履蹒跚
呻吟
欧打
草煎人命
【解析】选B。A项,儒—孺,涌—拥;C项,驱—躯;D项,欧—殴,煎—菅。
3.选词填空或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1)2019年下半年,泰山旅游景区_____了400万中外游客,尤其令人惊喜的是泰
山旅游景区的大小宾馆一天能_____2.4万顾客。
(容纳·接纳)
(2)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不会利用手中的_____,谋取私
利。
(权利·权力)
接纳
容纳
权力
(3)清朝末年,穷苦人遇到荒年便背井离乡,到外地去讨饭;现在的年轻人
背井离乡,是为了多挣钱,提高生活档次。
(
)
(4)福苑饭庄炸的这盘黄花鱼,味鲜、量大,横七竖八。
(
)
(5)老师也不是圣人,难免会有三差二错,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指
责、辱骂老师,甚至到学校去大闹。
(
)
(6)庆功会上,记者问他有何打算,他不假思索地说:“征战下届奥运会。”
(
)
√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是贬义词,用在此处属于褒贬不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本研读梳理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打破枷锁,迎来黎明。
B.本文着重写的是包身工,全篇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和事件,所以作为整个包身工形象不够鲜明,故事也不够完整。
C.本文以问题为中心,以一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生活图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等写法。
D.这篇作品写的人物共两类:一类是包身工,一类是压迫和剥削包身工的带工老板、老板娘、东洋婆、打杂的、拿莫温、小荡管等。
【解析】选B。B项,“作为整个包身工形象不够鲜明,故事也不够完整”有误,应该是全篇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和事件,但包身工形象却十分鲜明。
2.课文中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场景:工房里,拥挤恶臭;“猪猡”们蓬头赤脚
“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包身工的来源——灾区农民;使用的手段——欺骗;包身工的身份——赚钱机器
四点半之后,吃饭情况:伙食——质量劣,数量少。两粥一饭,不够一人一碗
“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表面原因:带工老板的欺骗;深层原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根源:国家制度的腐朽
五点钟,劳动情况:环境条件——三大威胁;遭遇——三大罚规
包身工增加的结果:日本东洋厂飞跃地庞大,成年工人迅速减少
3.本文引用了不少精确的数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精确的数字显示了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征。如:
①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表明住宿的拥挤程度)
②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表明剥削的惊人程度)
③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用两组数字前后对比,证明了在中国的日本东洋厂“飞跃地庞大”,完全是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造成的)
4.请找出课文中包身工与带工老板的对比描写,并分析其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①包身工与带工老板的对比:
包身工住着“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着“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着“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
带工老板穿着“拷绸”之类的衣服,收入不仅可以放债、起屋、买田,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一类的买卖。
②作用:刻画出包身工奴隶般的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罪行。
5.第49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连续用了六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有的是……”进行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6.“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有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①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
②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进行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温情也没有施与,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课堂素养探究
【综合探究】
1.不是说《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吗?怎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课文,还有没有了?请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①没有中断,还写了十二小时劳动后,抄身的情景。这样,从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觉,一天的劳动生活十分完整。
②不过前后两部分写法大不一样。前者写得详,后者写得略:写抄身,没有明写时间,又不是正面写抄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没有写出来。显然,作者把前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是写劳动。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至于写“黑夜”,没有写什么生活图景,却写“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和结尾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的。
2.为什么描写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还要议论“包身工”制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互相补充。描写、记叙部分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说明、议论部分好像是特写镜头的解说词。特写使人获得形象认识,解说使人获得本质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晰,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写“黑夜”归到结尾,有力地揭示了中心思想。
3.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包身工》这篇文章?请结合历史和现实,予以探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①我们必须记住:为赶走帝国主义,推翻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我们的前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曾付出了血汗、眼泪和生命。
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多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激发起加速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③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技法借鉴】
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
“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
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如夏衍的《包身工》,文章虽
写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里两千个左右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却从头至尾细
致刻画了女工“芦柴棒”“小福子”的形象。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
“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被榨完残留
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为止的悲惨命运。
“小福子”遭到“拿莫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女工“芦柴棒”“小福子”,是作者着力描写的“点”;两千个左右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是作者反映的“面”。“面”的辅写,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广度;“点”的勾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深度。文章运用点面结合法,具体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恶。
【运用点拨】
点面结合“三种形式”
1.视角笔触横向化:就是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不能只集中看一点。
2.一面带多点:就是既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这也是我们进行场面描写时所常用的手法。
3.多面带一点:就是以某种活动为面,以“我”所见所感为点,将整个动态的场面贯串起来。这种写法用来描写比赛的场面是再好不过了。
【素养生成】
相信你参加过许多活动,也见过不少的场景,请利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其中的一次活动或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当我们转身,或者换一个视角,眼前都会有不同的景色展现:静穆而活泼的教学大楼、郁郁葱葱的杉树林、缤纷多彩且错落有致的花坛、令人赏心悦目的塑胶跑道操场……而我最喜欢她的一角——那个四周被教学楼包围,被我们师生亲切称呼为“四合院”的地方。在四合院的中间,是一棵挺拔的松树,像一座绿色的宝塔。它那么高,差不多和教学楼的四楼一样高!树皮摸上去坎坷不平,满是岁月沧桑的痕迹。它的脚下铺着一层墨绿的毛茸茸的“地毯”,小草们都簇拥着、仰视着它,仿佛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松树的左边是最令人心动的滴水池。滴水池依着教学东楼而建。依着的那块墙壁是一块特殊装饰材料制成的石壁。灰的颜色,凹一块凸一块的,斜上角几株鲜艳的花,让它一下子生动了。石壁下方有一个洞,洞的那边就是教学东楼和走廊。
课外阅读延伸
【核心素养】
爱护百姓,关心民生
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她们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签订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夏衍同情包身工,关心贫苦人的生活。1935年,他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写成了这篇真实的文章。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
★文化传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4.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许衡
5.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
——[法]罗曼·罗兰
★践行楷模
义诊十年,不收分文
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杜荣辉,每月会抽一个周六,从武汉自驾前往通城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专科,为当地患病的村民义诊。湖北通城县距离武汉200多千米,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区。从2009年起,她就在通城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专科当起了“义诊医生”。
每月一次的义诊,杜荣辉坚持了10年,雷打不动的120次义诊,也是义无反顾的近60
000千米路程。夏天暴雨,冬季大雪,即使路上花费的时间增加一倍,她也赶过去。经过10年下乡义诊,很多病人得到有效医治。10年来不要一分钱报酬,图什么?杜荣辉说:“真的说不上求什么。现在农村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有的家庭,就是因为这个病,再次陷入贫困。我不忍心看到乡亲因为疾病,一家人都陷入困境。农村是最需要我的地方,到那里能做点有益的事。我是发自内心的,我获得了许多快乐。”
★素养内化
以“心系百姓,关心民生”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与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仅完成自身分内之事,等百姓有了困难,问题严重时才着手解决。官员应当心系百姓,去主动发掘百姓生活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问题。如此,官员才能称得上合格,才能体现其作为一名官员的价值。
法律中没有规定为官者应为百姓办多少实事,解决群众多少困难才算合格,但为官者应在道义上不辜负百姓的信任。焦裕禄同志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领导全县干部群众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彻底改变了兰考的面貌。没有上级的命令或文件,焦裕禄却能为百姓服务,心系百姓。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干这些事,他的官仍能平稳当下去,但不为百姓服务有愧于百姓的信任,有愧于国家赋予的权力。
为官者若能心系百姓,将为百姓服务作为一种责任,对得起百姓与国家,将焦裕禄的行为由个别推向普遍,国家必能繁荣昌盛。
【类文欣赏】
驻村扶贫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牢记使命
——南疆一线驻村干部刘虎践行扶贫承诺
王君晖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2018年春节前,刘虎来到了兰干村。刚一下车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村子地处沙漠边缘,尘土飞扬,低矮破旧的房屋,坑洼不平的道路,村民们衣着破旧,一脸沧桑。进了村委会,发现村干部连普通话都不懂,基本的交流都无法进行。村里的水又苦又咸,晚上蚊虫、跳蚤的叮咬让人睡不好觉。
当刘虎看到热情的老乡围着他,用纯朴而充满了期盼的眼神看着他时,他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刘虎,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工作上的困难,也能克服!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里,最需要你!在这里,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己的崇高使命。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扶贫先扶志”“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刘虎开办农民夜校,教汉语、教技能,组织脱贫致富的村民上台讲经验,引导“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村民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针对村子里环境脏乱差的情况,经村民大会表决同意,村委会每月向每户家庭收取10元卫生费,聘请4名贫困户村民担任卫生员,负责打扫全村公共区域的卫生。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另一方面也解决了4名贫困户家庭的就业。
让老乡的腰包鼓起来
驻村扶贫工作最难的是让老乡的腰包鼓起来。脱贫攻坚,
实现全面小康是硬任务。
刘虎坚信,“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增收方式。经多方联系,2019年7月1日,兰干村70名老乡乘坐火车一路东行,成为青岛一家篷布厂的产业工人。
为了发展产业助力脱贫,兰干村成立了第一家养鸡合作社,20户贫困户入股成为社员,除了享受年底分红外,他们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来增加收入。
扶贫无小事
只有带着感情开展群众工作,老乡才会和你心贴心;只有你把老乡当作亲人,他们才会把你也当作亲人。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就是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解决他们的困难诉求,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年多来,刘虎每天带着村干部走村入户,逐户了解群众诉求,一件件地帮着解决困难,一户户地送上党的关怀和温暖。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他作为第一书记的分内职责。
村里有个小姑娘叫阿依夏,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家是贫困户,父母离异。六一儿童节前夕,刘虎专门找到阿依夏,问她最想要什么礼物,她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在刘虎的一再追问下,她说想去县城看看。她从出生就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小的村子。对于小阿依夏和哥哥来说,就是去趟县城都是一种美好的奢望。儿童节这天,刘虎早早开车带着阿依夏和她哥哥去县城,一路上两个小家伙无比兴奋,盯着车窗外看个不停,在县城他给两个孩子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和新书包。
驻村很苦也很甜
“转眼驻村有一年半了。说真的,驻村生活真的很苦,真的很累,但我想说驻村工作也真的很甜,真的很美。当累了的时候,眼前浮现出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脑海中闪过老乡们幸福和满足的笑容,深深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点都不觉得累。”谈到这一年多的扶贫工作,刘虎感慨万千。
“组织安排我来村里,就是让我带领全体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乡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身上的使命如此神圣,如此崇高,一刻也不敢懈怠。我知道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身后有各民族百姓的关心关怀,有上级领导,还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有删改)
【鉴赏体验】
1.思维发展
三言两语述事迹:
刘虎为兰干村办了哪些事?请简单概括。
①开办农民夜校,教汉语、教技能,组织脱贫致富的村民上台讲经验。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
②帮助70名老乡成为青岛一家篷布厂的产业工人;成立了该村第一家养鸡合作社。
③开车带着阿依夏和她哥哥去县城,给两个孩子买新衣服、新鞋子和新书包等。
2.审美鉴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章运用了五个小标题,请说一说小标题的作用。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吸引读者眼球。
3.语言建构
警句妙语随手记:
①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工作上的困难,也能克服!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身后有各民族百姓的关心关怀,有上级领导,还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