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科知识综述】
隋朝犹如划过夜空中的一颗流星,虽然短暂,但光芒万丈。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近400年的大分裂,使华夏重新一统。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古代中国中央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造福千秋万代。隋朝开创的科举取士制度,是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总之,隋朝不仅终前世之乱,而且开后世之新,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朝代。
【课标要求】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灭亡的原因。
【教科书解读】
本课出自人教版2016年版本,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仅存了3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短命但又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自东汉以来持续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同时为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各方面的基础。因此这一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古代史的教学中也是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的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科举考试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度开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
(2)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的方法。
(3)学生参与互动的方法。
(4)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运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的科举制是一种创举,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他们热爱学习,敢于进取的精神。
【学习重点】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聪明活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弱,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注意课堂教学要生动直观,充分利用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两幅图片。同学们猜猜图片上的人是什么身份?
生:状元。
师:同学们知道读书人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变成状元么?
生:科举考试。
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谁开创了科举考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隋朝,这个有着辉煌魅力的朝代,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到隋朝看看吧。
讲授新课
(一)、隋朝的统一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 面,自己结合书和ppt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隋朝之前,中国存在过哪些独立的政权?隋建立的时间?隋定都哪里?开国皇帝是?隋朝是怎样统一的?统一的意义是?(时间4分钟)
1、隋统一前的政权:(通过几幅历史图片的展示,得出结论)东魏西魏,然后变为北齐,北周;南方有宋齐梁陈。
2、隋建立的时间:581年.。
3、隋的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展示皇帝图片。
4、隋定都:长安。
5、隋统一的过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6、隋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想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带来了什么影响?同学们看课本自学后回答(可以互相讨论)
7、隋巩固政权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维护统治,隋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决定开通一条大运河。展示大运河的图片,让学生自学回答,大运河什么时候开通的?大运河的概况是?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大运河开通的时间:605年。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看大运河的详细地图,以及书上的3页的地图。
3、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连接了海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2000多千米。
展示史料
史料一 至此,以首都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并通过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主航道全长2700公里,沟通中国南北和东部、中部的水运大动脉已经形成。
而在这条水运大动脉中位于洛阳盆地的洛河,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她是这条大动脉的核心,隋都洛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御河。同时也是千年古都洛阳之御河。
史料二 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行幸江都,即俗说的“下扬州观琼花”:“发显仁宫,出洛口,御龙舟。舟四重,高45尺,长200尺。上重有大殿、朝堂,中二重有房百二十间,皆饰以金玉沉檀。挽船士8万人,美女9000人,皆以锦绣之采,艳丽夺目,舳舻相接200余里。
4、(由史料得出)运河开通的积极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意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科举制度
魏晋时期两位考生信息如下:
第一位,出身门阀士族,才学平庸。
第二位,出身寒门,品格坚毅,才华横溢。得到做官机会的是才学平庸的士族。
通过一个小故事得出魏晋时期注重门第出身,偏爱门阀士族的选官结论,由此得出科举制度出现的背景。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士族大家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让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分组讨论科举制的形成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2、形成过程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期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影响
展示房玄龄,王安石的照片,讲诉他们的故事,他们都是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
展示王维的图片。唐开元十九年(731)辛末状元王维,诗画成就极高。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其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宋绘画之组”,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展示柳公权的照片。唐元和三年(808)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书法成就最高。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盟頫合称我国“楷书四大家”。
给学生讲述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归纳出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遏制了士族势力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展示范进中举的图片。
(四)、隋朝的灭亡
展示隋南征北战的图片,人们服徭役的图片,百姓生活困苦及反抗的图片,展示史料,《旧唐书?李密传》中写到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引导同学得出隋灭亡的原因。
隋灭亡的原因:
(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在位期间,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多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2、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3、小结回顾:
1、隋的统一: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巩固统治:经济上,发展经济,统一币制度量衡,开通大运河;政治上,开创科举考试。
3、隋朝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隋朝灭亡。
4、板书设计:
当堂训练
1.隋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下列关于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 B.以长安为中心
C.北达余杭南到涿郡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
C、科举制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