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走近作者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 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主题解说
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自己人生中第六个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并且介绍了自己做出这一重要抉择的原因、目的、态度、方式方法及建议,表现了他甘为人梯、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从王选的这篇演讲稿中,你能看出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生:王选站立在IT 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有近乎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我们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清醒自省、甘为人梯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B.《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体现了该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C.“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点拨】B项中“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不是书籍,所以不能使用书名号,应用双引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此次深圳航空开通的航线可由南昌直达乌鲁木齐,为旅客节省了1个多小时左右的旅行时间。
B.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C.春节上演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感悟所用的形式。
【点拨】A项,“多”与“左右”矛盾,删除其一;B项,一面对两面,应在“能够”前加“是否”;C项,缺少主语,在“纷纷”前加“观众”。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A.“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句中加点词依次是介词、名词、形容词、数词。
B.“重要抉择”“发表意见”“阳奉阴违”“发展迅速”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这个句子中的“历史的”充当定语。
D.“即使卢瑟福还活在世界上,当时已经难以改变这么一个趋向了。”这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
【点拨】“逐渐”是副词。
6.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可以想象,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不得不让渡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
②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
③换句话讲,也只有将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实现。
④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
⑤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
A.②③⑤①④ B.②④③⑤① C.①②④⑤③ D.③⑤④②①
理想是一股拉动你前行的力量(原创题)
俞敏洪
①理想是什么状态呢?理想是你心中的一团火焰,理想是你眼光延伸到地平线外的感觉,理想是你永远可以比你现在做得更好,你永远相信自己一生可以不断地向前延伸,并且做出某种你可能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我更加愿意把理想描述为一生都在拉动你往前的力量。
②其实一个人能想到自己未来能达到什么状态是不太容易的。比如我在大学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后来会做新东方,我刚做新东方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新东方会到美国上市,到美国上市的时候新东方的年收入8亿元人民币都不到,后来有人说我们要做到100亿元,我说你杀了我吧,这个不太可能。但新东方现在已有102亿元的收入。我曾经为了留学去美国大使馆,被拒签了很多次,但现在我的护照可以
签到任意一个国家3~5年的往返签证。
③这一系列的想不到你都可以实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不是因为你定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因为你内心有不断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这个更好的动力是怎么来的?是靠你自己争取来的,怎么争取来的?因为你内心有诗和远方。
④这辈子我到底想干什么?我既不想成为马云,我也成不了。我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比如我刚刚去北大拜访了当年教我们的教授。他已经96岁了,还每天坚持翻译10个小时。他从90岁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已经翻译到第6本了。他怎么这么厉害呢?因为他每天都在锻炼自己。他80多岁的时候得了直肠癌,老头子居然不管、不看、不化疗,最后过了两年去查直肠癌没有了,他的那种精神力量超越了一切。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中国最好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
⑤我有一次和杨振宁一起吃饭,为他们学校募捐,当时他应该是91岁,开口讲的就是他后面20年有什么打算。这,就叫作理想状态。
(节选自2017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我所理解的“六有”大学生》)
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描写理想的美好,突出了理想的作用和力量。
8.演讲者回忆自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有力说明了内心有不断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也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就能成就一番意想不到的事业。
9.第④段中“他的那种精神力量超越了一切”中的“那种精神力量”指什么?
指执着追求、矢志不渝、潜心翻译、抵抗病魔、不畏艰难、用理想拉动自己前进的精神力量。
10.为什么说“杨振宁91岁了,开口讲的就是他后面20年有什么打算。这,就叫作理想状态”?
因为,杨振宁91岁了,但心态、精神非常年轻,他还规划后面20年的人生,他还有远大的理想,还在用理想拉动自己前进。
11.学校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又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
(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