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 说
第六单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外见( ) 祗( )
尽粟( ) 食马者(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pián
cáo lì
xiàn
zhǐ
sù
sì
C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3)策之不以其道( )
(4)执策而临之( )
(5)是马也( )
(6)安求其能千里也(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食之不能尽其材
(和普通马)一同死
相当,相同
这里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面对
代词,这
怎么,哪里
A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B.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食之不能尽其材 骈死于槽枥之间
D.策之不以其道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
退之
唐代
文起八代之衰
唐宋八大家
发表议论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原文填空。
(1)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一)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温故而知新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D.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昧、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12.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1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作用: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
【甲】《马说》
【乙】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释】①骥:千里马。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以千里称也 称: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不知而性无所损
B.执策而临之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乃记之而去
著称
喂养
同“现”,表现
有时
A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 若 千 里 之 权 不 操 于 己 而 听 于 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这样的千里马虽然还是千里马,但是它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不就会失去很多了吗!
1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D
【乙参考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它的品德。” 品德是千里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它不像气力,气力虽然出生时就具有,但还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因此,千里马就是千里马,了解它不能使他的品性有所提升,不了解它也不会使它的品性受到损伤。品性的修养在于千里马自己,而是否能使千里马驯从则在于人。辱没在喂马的人手里,是没照顾好;死在马厩里,那是不爱惜啊;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不能体现出来,那是没计算好食量啊。韩愈所说的千里马,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马的本领就体现出来,不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马的本领就消失了。好像日行千里的权力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听从于人的。这样的千里马虽然还是千里马,但是它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不就会失去很多了吗!
19.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①新伯乐相马 ②伯乐收了好处费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画面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上面的两幅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被拍了马屁的伯乐信口胡言
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称誉后得意忘形。
示例:①要加大对受贿、行贿者的惩处力度;②名人须自重;③纸终究包不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