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
◆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 烛》《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 一多全集》里。
◆文体知识
演讲是一种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技能。所谓演,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态势语言增强口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谓讲,就是用口语系统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也就是说,在演讲中要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表情达意,说物论理,以求发人深省,激人奋进。演讲的立意要求真实、新颖.围绕主旨选材,注意要选取自己亲身体验的事件、感受最深的道理和独自领 悟的见解。
◆主题解说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演讲。闻一多先生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高度颂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 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结构图解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B.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
C.朱自清曾评价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
D.《闻一多故乡——巴河古镇》是一部巴河古镇的千年简史,内容分为主体概况篇,人物篇,风景篇,美食篇,风物篇,发展篇。
【点拨】应为:《闻一多故乡——巴河古镇》是一部巴河古镇的千年简史,内容分为主体概况篇、人物篇、风景篇、美食篇、风物篇、发展篇。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反问)
B.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掌声)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反复)
C.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比喻)
D.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设问、反复)
【点拨】应是引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
【点拨】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否”或在“实现”前加上“能否”;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由于”;D项,句子杂糅,可删去“是有效的”。
6.下列各项分析和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D )
A.“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这个句子中加点的两个“恐怖”词性相同。
B.“无耻”“蛮横”“卑鄙”“宝贵”这几个词语的感彩相同。
C.“光明正大”“遭此毒手”“反动势力”“挑拨离间”分别是并列、动宾、偏正、补充短语。
D.“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说服力,演讲者往往会借助一些语言技巧。”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借助”。
【点拨】A项,第一个“恐怖”是名词,第二个“恐怖”是动词;B项,“宝贵”是褒义词,其他是贬义词;C项,“挑拨离间”是并列短语。
7.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8.下列句子中都有人称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1)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2)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达讲演者坚定的立场。
(一)
请阅读课文第五段,然后答题。
9.找出选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并说说其作用。
反义词:“光明”和“黑暗”。
作用:这对反义词,有力说明了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表明了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
10.作者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这是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从而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11.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13.请说说本段的行文思路。
本段围绕“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个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然后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必然规律。
(二)
做有思想的行者(节选)
——在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①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3000多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之路。作为校长,我和大家一样无比激动,在此,我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②同学们,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库,传承人类过往的文明,孕育人类未来的希望。大学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守护社会的核心价值,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你们在大学四年里所收获的青春果
实中,最宝贵的就是你们逐渐形成的思想。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他有着怎样的思想。我们评论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观点。有思想的人,不会失去目标、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③思想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你们的人生目标,但这个目标不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完成。思想的形成需要丰富的阅历,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思想。
④思想的形成需要广泛的阅读,需要深入的思考。阅读决定思想的宽度,思考决定思想的深度。你们要跨越知识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时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阅读中与智者先贤对话,在思考中与内心真我交流。读到一本好书,犹如
结识一位好友,读那些能让人掩卷长思的书,会让你受益终生。在你们毕业之际,我想送大家一份礼物。这是一本关于思想的书,是一本清华老师写的书。这本书就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先生于1928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中国哲学简史》是他饮誉海内外的著作,是影响了许多人一生的经典。希望你们深入阅读这本书,学习以世界和现代的视角看待中国文化,在思考中体会思想的魅力。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碎片化信息的泛滥,而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浅薄。希望你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
⑤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生阅历,离不开深入的思考。丰富的阅历是形成思想的基础和前提,阅历沉淀的过程也是思想形成的过程。没有引发行动的思想,不是
真正的思想;没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动,是渺小的行动。宋代思想家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坐在你们当中的新闻学院肖亚洲同学喜爱阅读路遥、费孝通关于中国农村的作品。他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没有“滚足泥土”,“纵有造福底层的愿望,也可能背离底层福祉”。他用三个寒暑假到晋西吕梁山区石楼县贫瘠、闭塞的村庄里,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形成了26万字的著作《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希望同学们秉承实干的精神,让思想在扎实的行动中更加坚韧、更加强大。
⑥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远。法国17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希望,你们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业、开创未来中彰显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因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而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⑦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2017年7月2日
1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思想的人,不会失去目标、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排比,增强了气势,说明了人有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
15.一个人思想的形成需要哪些因素?
思想的形成需要丰富的阅历,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7.演讲者为什么要向清华大学毕业生推荐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因为这部书的作者冯友兰曾是清华大学的老师,这部书饮誉海内外,是一本关于思想的经典著作,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演讲者希望清华学子深入阅读这本书,学习以世界和现代的视角看待中国文化,在思考中体会思想的魅力,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
18.第⑤段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有什么作用?
举的例子是: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肖亚洲同学用三个寒暑假到晋西吕梁山区石楼县贫瘠、闭塞的村庄里进行社会实践,写成了26万字的著作《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作用: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生阅历,离不开深入的思考”的观点。
19.综合性学习。
201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七十华诞。学校准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歌唱伟大祖国,抒发爱国之情
(2)小明向你请教撰写演讲稿的技巧。你会给小明提供哪些写作技巧,帮他写好演讲稿?(至少说出三点)
示例:①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②表达观点要明确,思路清晰;③开头要吸引听众,结语要有效地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④语言要凝练且有感染力;⑤善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3)小宇作为选手,对参加演讲比赛信心不足。你会用怎样的话语鼓励他增强自信?
示例:小宇,你的演讲稿写得很棒,最近练习得也很努力,相信现场比赛的你同样是最棒的!请相信自己!
20.【写作借鉴】本文作者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等多种句式和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以上的一种句式或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演讲稿,表达一种观点。(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就需要我们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保持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信念和意志;就需要我们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刻苦努力,勇于接受新思想、吸纳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索新方法;就需要我们具有突破前人、探索未知和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信心与勇气,具有追求真知、追赶科学发展浪潮和善于奇思妙想的欲望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