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课件+习题+测评)(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课件+习题+测评)(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3 11:02:00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集韵诗
清明inɡ韵
天上星,亮晶晶,无名无姓数不清。天上月,像明镜,一顷灵光照沧溟。浮萍漂,菱叶挺,盈盈碧水映画亭。钟磬鸣,屏息听,风兴鹰角叮铃铃。莺歌声,响幽径,玉钗丫髻行冰莹。凭井栏,另有情,一柄莕(xìnɡ,同“荇”)花手中拧。相凝眸,相庆幸,形影相随长卿卿。迎香鼎,秉香敬,赢得生命定钟情。
汉语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主要是因为诗歌的押韵和平仄,汉语诗歌的对仗又使它具有了对称美的特点。本节探讨了诗歌的分类、押韵、平仄和对仗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
提示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唐朝以前的诗基本上为古体诗(“齐梁体”除外),主要特点是无格律,唐以后也有少量古体诗。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格律分明,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内部又有五言、七言之分,分别叫作“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此外,也有的诗歌字数随意而定。
2.什么叫“押韵”和“平仄”?
提示所谓押韵,就是韵脚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平仄”特指字的声调。我国汉字读音很早以来,每字都有平、上、去、入四种不同的声调。把平声称为平,把上、去、入统称为仄,每句按一定的平仄式,来调剂吟咏的节奏,构成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感。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提示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4.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提示(共11张PPT)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有一位姓尤的人来到加拿大后,热情助人,经常为新来的中国留学生接站。
一次他同时接来一男一女,男的姓佘,女的姓何。接来后的第二天系里正好有个聚会。
聚会开始后,尤同学上前给大家介绍新来的同学,怕老外记不住,就把他们的姓氏都给拼了出来:
先介绍女士:“She
is
He,H-E!”
老外跟着重复:“So,She
is
he?”
尤同学答:“Yes!”
然后指着佘:“He
is
She,S-H-E!”
老外有点懵:“What,He
is
she?”
尤同学回答:“Right!”
接着指指自己:“And
I
am
You,Y-O-U!”
老外已彻底晕了:“Oh,You
are
me?”
学习汉语,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汉字和认读字音,这就需要有一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由于汉字本身不是表音的,要认识汉字和读出字音,只好用另外的汉字或符号来给这个汉字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各种注音方法。本节介绍了四种注音方法以及汉语拼音的有关问题。
1.什么是直音法?这种注音方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提示用一个读音跟被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直接给另一个字注音。
2.什么是反切法?这种注音方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提示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其实就是拼音。方法是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上字,决定用什么声母,再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决定用什么韵母和声调,以拼出被切字的读音。
3.什么是注音字母?这种注音方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提示“注音字母”是民国政府于1918年正式颁布的第一套国家法定使用的汉字注音方法。采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一共有39个字母(其中声母24个,韵母15个)。
4.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和以前的汉字注音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
提示《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的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目前也已成为联合国规定的世界范围内标注汉语语音的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
汉语拼音方案与以前的汉字注音方法相比,有更多优点:一是符号数量更少,基本符号只有26个拉丁字母;二是做到了音素化,即一般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三是便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入。
5.汉语拼音拼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提示(1)单字标注拼音:注意隔音符号、隔音字母和ü行韵母两点的省略情况。
(2)词语标注拼音:基本以词为书写单位,不能按词划分的就全部连续拼写;句子开头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大写;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3)声母和韵母的拼合:普通话中并非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和所有的声母相拼。(共7张PPT)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文武状元对
相传,明代杨慎考中状元后从水路返家,途中与一位武状元相遇。两人乘的船谁前谁后,直接关系到各人身价,一时互不相让。武状元沉思半晌,眉头一皱,对杨慎道:“我有一联,你能对上,我甘愿尾后。”他出的上联是:二舟并行,橹速哪及帆快。
武状元利用谐音,“橹速”既指摇橹的行船速度,又是三国时吴国大臣鲁肃的谐音。“帆快”,是说挂帆的船更快,又是西汉时樊哙的谐音。含有“文不及武”之意。
杨慎当时未能对上,只得忍辱居后。此事过后,杨慎耿耿于怀,直到儿子娶亲之日还在思考。这天,当拜堂的鼓乐声响起时,他猛地拍案叫道:“有了!”原来,他此时终于对上了几十年没有对上的对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杨慎这联也是利用谐音,既指物,笛清即笛音清明,箫和即长箫声音柔和。同时利用谐音,“笛清”即“狄青”,“箫和”即“萧何”。狄青是武将,萧何是文官,寓“武不及文”之意。
汉语中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很多,如果运用得巧妙,语言表达会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由此,运用谐音来表达更加生动丰富的意思,谚语和歇后语大多具有这一特点。用谐音法创作的对联更是趣味无穷。也正因为如此,口语交际中就有了“讨口彩”和“忌讳语”等风俗,利用汉语同音的特点,还可以解除尴尬,消除误会,增进交际双方的感情。
本节主要介绍了同音字的分化、同音字的妙用、同音词的类型、同音词的形成等内容。
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何妙用?
提示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汉语的同音字在表达时有独特的用处:(1)在熟语、对联等语言形式中巧用同音字,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2)可以作为“讨口彩”等吉祥话;(3)汉语独有的歇后语也多是利用汉语的一音多字形成的;(4)在古诗中有时也会使用同音字形成工整的对仗。
2.什么是同音词?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词语中每个音节(汉字)的读音(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一样的词称为同音词。
3.同音词是怎么形成的?
提示(1)语音偶合,即读音碰巧一样。
(2)历史音变,即读音原来不同,后来才变得相同。
(3)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后来失去联系了。
4.如何区分同音词和多义词?
提示(1)是不是同一个词。同音词多指一组不同的词,词典中要分立为不同的词目。多义词是一个词,词典中只立一个词目。(2)意义之间有无联系。互为同音词的,意义间在现实中可能不会有什么联系。而一个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在现实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改:①变更,更换;②改正;③修改,改动。”这三个意义之间都有“改变”这样的意义要素联系着。(共19张PPT)
高考链接
《考试大纲》对“语音”的具体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识记)。
“识记”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识记”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二字界定了本考点的考查内容——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这就是说高考对《汉语拼音方案》所涉及的音序、韵母的省写略写、标调的位置、隔音符号、儿化的标注方法等不作具体要求。
“现代汉语”四字表明古代汉语中的字不在考查之列。“普通话”三字表明方言用字不在考查之列。“常用”二字表明使用率较低的字不在考查之列,强调的是学过的或应该掌握的内容。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
500个,次常用字1
000个。
【考情分析】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考查重点突出。以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字、常见但易读错的字为重点考查对象。其中,形声字考查频率最高,可以说只要考字音一般都会考到。
2.考查对象兼顾方言。近几年,又常涉及对因方言影响造成误读的字音的考查。
3.在词语中考查字音。选材的重点是常见的双音节词和四字成语,三字词语也会偶然出现。
4.考查形式多是客观选择题。类型:①选择读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读音有错误的;③选择读音全都相同的;④选择读音都不相同的。
1.(2019·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挫”应读“cuò”。B项,“彤”应读“tóng”。D项,“熠熠”应改为“奕奕”。
答案C
2.(2016·浙江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脐”应读“qí”;B项,“为”应读“wéi”;D项,“恹”应读“yān”。
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蔓”应读“wàn”;C项,“轴”应读“zhòu”;D项,“轧”应读“yà”。
答案B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瞋”应读“chēn”;C项,“咤”应读“zhà”;D项,“模”应读“mú”。
答案B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魆”应读“xū”;B项,“角”应读“jué”;C项,“胖”应读“pán”。
答案D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蓦”应读“mò”;C项,“脂”应读“zhī”;D项,“撷”应读“xié”。
答案B
7.(2018·天津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和字形的能力。A项,“悄”应读“qiǎo”,“垣”应为“桓”。B项,“蓊”应读“wěng”,“曼”应为“蔓”。C项,“拗”应读“niù”。
答案D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幽邃”比“深邃”更突出“曲折”“幽静”意,更符合河湾的特点和语段的意境。“蜿蜒”比“曲折”更强调“陆续”“延伸”的特点,与语境中“流水”的特点吻合。“荒疏”含有“荒凉”意,与语境氛围相悖。
答案B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技巧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虽说只是考查识记能力,但绝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方法得当,可提高记忆和答题的效率。现列举以下备考措施:
1.注重积累,多作比较
在平时阅读和复习时,要注意那些异形同音和形近异读字的读音,如“刨冰”“趵突泉”“鲍鱼”“曝光”中加点字的读音,“纳税”“方枘圆凿”“木讷”中加点字的读音。
2.注意使用频率高、读音错误率高的字
如“应届”的“应”应该读“yīng”,“档案”的“档”应该读“dàng”,“量体裁衣”的“量”应该读“liàng”,“咋舌”中“咋”应该读“zé”,“便宜行事”中“便”应该读“biàn”,“果脯”中“脯”应该读“fǔ”等。
3.记忆原则:记少不记多
汉字数量众多,就算只记3
500个常用字,也是一项巨大工程,这就需要采用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普通的方法。哪些词属于“少”“特”的范围呢?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把自己多次读错、记错的字音抄录在专用的本子上,随时翻阅,加深记忆。
4.掌握方法,科学识记
对于不同类型的字,可采用以下不同方法识记:
(1)多音字:据义定音
多音字的意义不同,其读音也相应改变,以示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记忆其读音。如“间不容发”,本义为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这里的“间”应读“jiān”,而不能读“jiàn”。
(2)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汉字中绝大多数的字是形声字,但由于古今语音和字形的演变(简化、整理)等原因,很多形声字的读音与声旁不一致。这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声旁的声母并不表示该字的声母,如“歼灭”的“歼”读“jiān”,而不读“qiān”;二是声旁的韵母并不表示该字的韵母,如“绦虫”的“绦”读“tāo”,而不读“tiáo”;三是声旁的声母、韵母全与字的读音无关,如“粳米”的“粳”读“jīng”,而不读“gēng”。
在识记过程中一定要打破“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陈旧观念,将这些字音牢牢记住,谨防声旁误导。如“刚愎自用”的“愎”,就不读声旁“复(fù)”而读“bì”。又如“对峙”的“峙”,就不读声旁“寺(sì)”而读“zhì”。
(3)形近字:注意细微差别
一般来说,形近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声旁相同的形近字。这一类具有相同声旁的形近字,有的读音是相同的,但有时因形旁所表意义不同而出现读音不同的情况,如“畸形”“绮丽”“崎岖”“不偏不倚”“掎角之势”中的“畸”“绮”“崎”“倚”“掎”的声旁皆为“奇”,但读音全都不相同,分别读“jī”“qǐ”“q픓yǐ”“jǐ”。另一类是笔画差异极小的形近字。这一类汉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然不同,如“肄业”的“肄(yì)”与“肆意”的“肆(sì)”。
我们在记忆形近字时,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细微差别。如“侥幸/浇水/不屈不挠/骁勇善战”中的“侥/浇/挠/骁”,这些字的形体非常相近,只有形旁有细微差别,如果不加以辨析,就容易误读。又如“联袂/抉择”中的“袂/抉”,“瞠目/螳臂当车”中的“瞠/螳”,都有可能因为没有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而读错。
(4)方言字:矫正地区缺陷
很多省市都存在多种方言,有些方言声母“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有些方言韵母“in、ing”不分、“en、eng”不分,有些方言声调与普通话不同等。这些都为记忆字音增加了难度。所以,考生在记忆字音时,应该及时矫正方言读音。
此外,对于一些存在古音异读现象的成语和疑难字,也要加强积累,防止出错。
5.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仔细读题、审题。一字一字读题,把要求看清楚,在关键字下画横线提醒自己,据要求答题。
(2)联想法比较识别。遇到识别困难的字音时,可联想包含该字的常用词,来判断它的读音。如“惊魂甫定”的“甫”容易误读为“pǔ”,这时就可以联系诗人“杜甫”来判断它的读音。
(3)运用排除法。(共8张PPT)
第三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
“亡”和“忙”
有一家四口人,父亲和儿子外出经商,婆媳二人留守家中。一年腊月,店里太忙,实在走不开。于是父亲叫儿子给家里写封信,就说一个人也挤不出来,所以不能回家。父亲还交代儿子,她婆媳都不识字,信要写得简单。儿子遵父嘱,只写了一句话:“因店里忙一人也不能回家。”
信寄到家,婆婆张罗着找二大爷看信。这位二大爷是村里唯一的识字人,但也是个半瓶醋,经常读白字。二大爷看信后大吃一惊。原来他把“忙”认成了“亡”,又在“也”字后面断句,读成“因店里亡一人也,不能回家”。还解释说:“亡者故也,故者死也,店里死了一个人,所以不能回家过年了。”
这一下非同小可,婆媳二人顿时哭成一团,年轻媳妇甚至动了寻死的念头。后来父亲回家,才消除了这个天大的误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读错字的情况。汉语中有一些形声字,它的声旁是用来表音的,其中有些字确实可以读半边,但不是所有形声字都可以读半边,如果总是读半边,自然会闹出笑话。
另外,“多音字”和“方言音”也会造成读错字。
本节主要分析了“误读”和“异读”两种情况。
1.什么叫“误读”和“异读”?
提示“误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字根本就没有这个音,也就是读“错”了;另一种是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都对,可是在应该读这个音时却读成了另一个音,也就是读“混”了。“异读”是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两种读音,有人这么读,有人那么读,这是由读音的不统一造成的。
2.“误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读半边,由于所要认读的目标字与某个已知读音字的字形相近,或者由于两个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往往就会依据“读字读半边”而造成误读。(2)多音字,指的是写法相同而在不同的场合或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不同的字。所以在该读这个音的场合读成了另一个音,也是一种误读。(3)方言音,同一个字或词在方言中的读音可能跟普通话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因此方言音的影响也是造成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3.如何解决异读词现象?
提示词的异读现象存在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异读词形成的原因既然非常复杂,异读词审音标准的制定就应该是细致而审慎的。异读词审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二是有利于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三是约定俗成,承认现实。为了解决异读词问题,1956年国家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并于1963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1985年审音委员会经重新审订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使异读词的读音有了明确的标准。
4.语音为什么一定要规范?
提示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说出话来要想让别人能够正确地理解,首先语音要正确。如果把“油钱”说成“肉钱”,把“山上有水”说成“山上有匪”,轻则闹出笑话,重则惹起事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有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但最突出的分歧还是在语音方面。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正音是第一位的。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人机对话已经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在诸如语音信息检索、计算机语音输入、电话语音拨号和语音应答等技术中,语音的规范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语音的规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节 迷幻陷阱
——“误读”和“异读”
自主广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误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字根本就没有这个音,也就是读“错”了;另一种是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都对,可是在应该读这个音时却读成了另一个音,也就是读“混”了。
B.造成误读的原因各不相同,“读半边”“多音字”“方言音”都可能造成误读。
C.由于所要认读的目标字与某个已知读音字的字形相近,或者由于两个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相同的声旁),往往就会依据“读字读半边”而造成误读。
D.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应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例如:“弱不禁风”中的“禁”就应读“jìn”。
解析“禁”在“弱不禁风”中作“禁受”“耐”解释,应读“jīn”,作“禁止”“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项”解释时才读“jìn”。
答案D
2.下列关于“异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读”是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两种读音,这是由读音的不统一造成的。
B.异读表现在词语中,就造成了异读词。
C.异读词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一种是读书音(文读)和口语音(白读)有分歧;一种是受方言音的影响。
D.既然是“异读”,那么不管什么情况,两个读音可以任意读。
解析异读词应该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规范的读音来读。
答案D
3.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有很多的姓氏需要异读,你能准确读出下列姓氏的读音吗?
解(  ) 
仇(  ) 
单(  ) 
朴(  )
查(  )
召(  )
种(  )
万俟(    )
尉迟(    )  令狐(    )
答案Xiè Qiú Shàn Piáo Zhā Shào Chóng(或“Zhǒnɡ”) Mò
qí Yù
chí Líng

4.请正确读出下列专有名词的读音。
可汗(    ) 龟兹(    ) 单于(    )
番禺(    ) 秘鲁(    )
答案Kè
hán Qiū
cí Chán
yú Pān
yú Bì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在词语中的意义。
(1) (2)
(3)
(4)
(5)
(6)
答案(1)guān,帽子/guàn,居第一位 (2)jiān,一定的空间或时间/jiàn,挑拨使人不和 (3)kǎn,门限/jiàn,栏杆 (4)kēng,出声,说话/háng,喉咙 (5)jìn,名词,力气/jìng,形容词,坚强有力 (6)xiān,新鲜/xiǎn,少
二、强化提升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处罚/处置  累计/连篇累牍  押解/高中解元
B.间架/间或
拾遗/拾金不昧
调和/风调雨顺
C.搪塞/塞责
识趣/知书识礼
泄露/出乖露丑
D.粘连/粘贴
晕倒/晕头转向
宿将/宿怨难平
解析A项,chǔ,lěi,jiè;B项,jiān/jiàn,shí,tiáo;C项,sè,shí,lòu;D项,zhān,yūn,sù。
答案B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奢靡/风靡一时     行草/行将就木
参与/与人为善
仿佛/佛口蛇心
B.折本/损兵折将
纤夫/纤毫毕见
里弄/弄巧成拙
煞尾/凶神恶煞
C.调遣/风调雨顺
伺候/伺机而动
着凉/不着边际
积攒/攒三聚五
D.角色/群雄角逐
度量/度德量力
横祸/横行霸道
豁口/豁然开朗
解析A项,mí/mǐ,xíng,yù/yǔ,fú/fó;B项,shé/zhé,qiàn/xiān,lòng/nòng,shā/shà;C项,diào/tiáo,cì/sì,zháo,zǎn/cuán;D项,jué,dù/duó,hèng/héng,huō/huò。
答案B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缜密(zhěn)      商榷(què)
和稀泥(huò)
揆情度理(duó)
B.取缔(tì)
木讷(nè)
档案袋(dàng)
疾风劲草(jìn)
C.栖息(qī)
挟持(xiá)
白炽灯(chì)
戎马倥偬(zǒng)
D.葳蕤(ruí)
豢养(huàn)
软着陆(zhuó)
扣人心弦(xuán)
解析B项,“缔”应读“dì”,“劲”应读“jìng”;C项,“挟”应读“xié”;D项,“弦”应读“xián”。
答案A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歼灭(jiān)      泥泞(nìng)
机械(xiè)
泯灭(mǐn)
B.酣畅(hān)
梵文(fàn)
饿殍(piǎo)
付梓(zǐ)
C.桎梏(kū)
缂丝(kè)
猥亵(xiè)
摈除(bìn)
D.妃嫔(pín)
后裔(yì)
尴尬(gà)
觊觎(jì)
解析C项,“梏”应读“ɡù”。
答案C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蜷伏(juǎn)
鞭笞(chī)
薅草(rù)
簇拥(cù)
B.阴霾(mái)
镣铐(liáo)
远岫(yóu)
沮丧(jǔ)
C.股肱(gōng)
匮乏(kuì)
痈疽(jū)
唆使(suō)
D.涪陵(Péi)
皈依(guī)
气馁(něi)
玷污(zhān)
解析A项,“蜷”应读“quán”,“薅”应读“hāo”;B项,“镣”应读“liào”,“岫”应读“xiù”;D项,“涪”应读“Fú”,“玷”应读“diàn”。
答案C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祛除(qù)
脂粉(zhī)
脚踝(huái)
僭越(jiàn)
B.诡谲(guǐ)
赝品(yàn)
鳜鱼(jué)
坍塌(tān)
C.岿然(kuī)
缫丝(sāo)
恪守(kè)
潜力(qián)
D.讪笑(shàn)
虔诚(qián)
挟制(xiá)
谈吐(tǔ)
解析A项,“祛”应读“qū”;B项,“鳜”应读“guì”;D项,“挟”应读“xié”。
答案C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栏杆/赶场  侪辈/肚脐  投缘/不容置喙
B.寒暄/渲染
渎职/案牍
畸形/倚马可待
C.戳穿/杀戮
缜密/瞋目
心扉/蜚声文坛
D.迥别/炯然
挈带/掣肘
揖让/缉拿归案
解析A项,ɡān/ɡǎn,chái/qí,yuán/huì;B项,xuān/xuàn,dú,jī/yǐ;C项,chuō/lù,zhěn/chēn,fēi;D项,jiǒnɡ,qiè/chè,yī/jī。
答案A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忏悔  歼灭  阡陌  翩跹
B.脚踝
青稞
裸露
窠臼
C.扉页
蜚声
绯闻
咖啡
D.竹篙
缟素
枯槁
蒿草
解析A项,chàn、jiān、qiān、xiān;B项,huái、kē、luǒ、kē;C项,都读“fēi”;D项,ɡāo、ɡǎo、ɡǎo、hāo。
答案C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鞭笞  懈怠  舌苔  心旷神怡  百战不殆
B.隔阂
遗骸
弹劾
惊涛骇浪
言简意赅
C.癖好
薜荔
巨擘
穷乡僻壤
劈波斩浪
D.茁壮
罢黜
拙劣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解析A项,chī、dài、tāi、yí、dài;B项,hé、hái、hé、hài、ɡāi;C项,pǐ、bì、bò、pì、pī;D项,zhuó、chù、zhuō、duō、chù。
答案C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蜚声/斐然  篆刻/撰写  兴风作浪/兴高采烈
B.谰言/波澜
砥砺/缔造
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C.峥嵘/诤言
举荐/渐染
曲高和寡/曲突徙薪
D.拾掇/点缀
绿林/露宿
强弩之末/强词夺理
解析A项,fēi/fěi,zhuàn,xīng/xìng;B项,lán,dǐ/dì,shǔ/shuò;C项,zhēng/zhèng,jiàn/jiān,qǔ/qū;D项,duo/zhuì,lù,qiáng/qiǎng。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手腕/顺蔓摸瓜 悭吝/纤尘不染 禀赋/凝神屏气
B.矫情/咬文嚼字
坍圮/否极泰来
窥伺/俟机进攻
C.狭隘/期期艾艾
恬然/暴殄天物
炙热/鳞次栉比
D.阐述/阿谀谄媚
剽悍/彪炳千古
遽然/前倨后恭
解析A项,wàn,qiān/xiān,bǐnɡ;B项,jiáo,pǐ,sì;C项,ài,tián/tiǎn,zhì;D项,chǎn,piāo/biāo,jù。
答案B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枢纽  倏忽  贤淑  殊途同归  自出机杼
B.果脯
辅佐
拊掌
破釜沉舟
惊魂甫定
C.绚烂
旋风
渲染
气宇轩昂
光彩炫目
D.羸弱
萦绕
荧光
蝇营狗苟
恶贯满盈
解析A项,“杼”读“zhù”,其余读“shū”;B项,全都读“fǔ”;C项,“轩”读“xuān”,其余读“xuàn”;D项,“羸”读“léi”,其余读“yínɡ”。
答案B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予(gěi)       叱咤(chà)
长篙(gāo)
挥斥方遒(qiú)
B.憎恶(zèng)
冰屑(xiè)
谒见(yè)
忸怩不安(nì)
C.骨髓(suǐ)
青苔(tái)
淬火(cuì)
芳草菲菲(fēi)
D.颓圮(pǐ)
沉淀(dìng)
消散(sàn)
溯流而上(sù)
解析A项,“给”应读“jǐ”,“咤”应读“zhà”;B项,“憎”应读“zēng”,“怩”应读“ní”;D项,“淀”应读“diàn”。
答案C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讷(nè)
船舶(bó)
打烊(yáng)
纵横捭阖(bǎi)
B.体己(tī)
屏气(bǐng)
罢黜(chù)
拈轻怕重(niān)
C.粳米(gěng)
聒噪(guō)
沉疴(hé)
螳臂当车(dāng)
D.书箧(qiè)
稍息(shāo)
伉俪(háng)
扣人心弦(xián)
解析A项,“烊”应读“yàng”;C项,“粳”应读“jīng”,“疴”应读“kē”;D项,“稍”应读“shào”,“伉”应读“kàng”。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自古以来,英雄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最耀眼的旗手和战士。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说的是文化统序中的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说的是刀光剑影中的英雄。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一度的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仍声声在耳。他对“英雄”一词的诠释,既让文艺创作者为之振奋,也让文艺创作者反思:当代文艺中英雄的身影何以落寞了呢?
纵观古今,英雄的形象实则并不罕见,甚至备受文艺家的青睐。帝王有神农、伏羲与三皇五帝,将相从廉颇、蔺相如至魏徵、秦琼,乃至专诸、荆轲等刺客,“茶圣”陆羽、“药王”孙思邈、女杰穆桂英等,哪一位不是英雄?在世界范围内,英雄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文学,从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塑,到好莱坞的动作电影,英雄的源流可以上溯至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
我们原本并不缺少英雄,可似乎越来越缺少对于英雄的洞见,和创造可为人所接纳的英雄之匠心与慧心。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度就在现实和文艺领域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好党员雷锋、《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数不胜数的英雄为国人所熟悉,也搭起了一道通往共和国殿堂的神圣之途。而如今时过境迁,有人试图原封不动地重走老路,可应声寥寥;有人尝试旁逸斜出地全盘西化,却贻人笑柄。
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对于观众而言,除了外国电影中的英雄,银幕更需要中国英雄。
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只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各领风骚。我们可以把因愚忠而死谏的明清诤臣视为英雄,却无法想象当代社会能认可其行为;“武功歌”的主人公也许是中古基督教世界的“圣战英雄”,却殊难与当今和平主义的氛围相适应。究其本质,英雄的身上散发出的始终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于是“英雄出自民间”就有另一种解释方式:人民是否接受这一英雄,在于他的人格和梦想是否能代表老百姓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也许是最为理想的英雄之像。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共生、尊重差异的时代。英雄也一样,绝不会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而只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艺作品中的英雄绝不能开时代的倒车,亦不能断民族之根脉,更不能违背人心深处对生命力、对意志力、对正能量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否则,这样的所谓“英雄”,自然只能落得为人鄙夷的下场。
(摘编自博林《银幕呼唤中国英雄》,《光明日报》)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哲学家张载和唐代诗人王昌龄所留下的千古名句,从某种角度概括和刻画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中的英雄形象。
B.当代文艺对英雄关注不足,成为文代会、作代会的研讨话题,表明文艺创作者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开始反思。
C.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廉颇、蔺相如以及陆羽、孙思邈,虽然其职业和时代各不相同,但在人们心目中都被称为英雄。
D.当今并不缺少英雄,但可能是当代文艺创作缺乏对英雄的洞见等情况,让人们感到当今的英雄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解析B项,出自原文首段后半部分,主要是对语句蕴含的逻辑关系的考查,原句的逻辑关系和选项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不一致。更重要的是,选项所表述的“成为文代会、作代会的研讨话题”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B
7.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画线语句意思的一项是(  )
A.陆柱国的中篇小说《上甘岭》中的黄继光。
B.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C.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的梁生宝。
D.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中的江竹筠。
解析原文说“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信息限定了时间节点;“现实”和“文艺领域”均可,这一信息限定了领域。B项,符合文艺领域但不符合时间节点。
答案B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最耀眼的旗手和战士,英雄就意味着信仰和崇高,在当代中国,需要英雄和英雄主义。
B.英雄在外国也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文学等文艺创作对此都有表现。
C.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因为英雄的身上蕴藏着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D.文艺作品中的英雄有时代性,作者应连通民族根脉,表现人心深处对生命力、意志力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
解析A项,“英雄就意味着信仰和崇高”,这跟原文的意思有出入,原文说:“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后面提到“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对正能量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说明英雄追求崇高信仰,但没有指出英雄意味着信仰和崇高。这属于曲解。
答案A
三、表达交流
9.请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横线前的句子句式基本一致,语意连贯。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①                            ;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②                            ,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③                            。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
答案示例①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 ②所谓“静若止水,动如脱兔” ③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
10.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解析首先按照活动的要求明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叙述。组织语言时,注意表述准确,前后连贯,要点全面,且不超过规定字数。
参考答案研学活动要求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参加,活动组织管理由高二年级组承担,负责联系车辆、安排午餐、组织返回等事项。研学管理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包括参观拍照、开展拓展活动、撰写观后感。
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谈到社会治理时“言必称希腊”,推崇西方社会治理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其优长之处,但如果照抄照搬、简单套用,结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参考答案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二节 耳听为虚
——同音字和同音词
自主广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同音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的同音字现象,首先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B.虽然汉语中的同音字比较多,但同音字的存在绝大多数是不会影响交际的。
C.汉语的同音字,在表达时有独特的用处,如在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中就是同音字在起作用。
D.“匪、诽、朏、腓”这四个字是同音字。
解析D项,“匪、诽、朏”均读“fěi”,是同音字,而“腓”的读音为“féi”。
答案D
2.下列关于同音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的同音词,一种是同音同形,如“抄袭”既可以指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成果,也可以指军队绕道袭击敌人。
B.汉语的同音词的另一种类型就是同音异形,它又分为部分异形,如“无畏—无谓”;全部异形,如“坚固—兼顾”。
C.汉语的同音词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语音偶合,即读音碰巧一样;历史音变,即读音原来不同,后来才变得相同;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后来失去联系了。
D.同音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积极的,使用它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双关,用来表达一定的感彩。
解析D项,同音词也有消极作用,使用不当会造成误解。
答案D
3.下面是一些同音字趣味对联。找出其中的同音字,并试着解释对联的意思。
①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鹤渴抢浆命仆响枪惊渴鹤。
②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③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
④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⑤天上星,地上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晏,物类相同。
答案对联中的同音字有:①鸡—饥,食—拾—石。②饥—鸡,盗—稻,暑—鼠,凉—梁。③贾—假,岛—倒,刘—留,伶—零。④沉—陈,流—留。⑤薪—心,雁—燕—晏。对联释义略。
4.改正下列句子中音同而误的别字。
(1)人民须要你把工作坚持下去。
(2)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应。
(3)盖叫天系河北高阳县人,虽出身北方,却常居南方。
答案(1)须—需 (2)应—映 (3)常—长
5.给下列容易误读的形声字注音。
①纨绔(  ) ②内讧(  ) ③箴言(  )
④桎梏(  )
⑤鞭笞(  )
⑥庇护(  )
⑦徜徉(  )
⑧纶巾(  )
⑨联袂(  )
答案①kù ②hòng ③zhēn ④gù ⑤chī ⑥bì ⑦cháng ⑧guān ⑨mèi
二、强化提升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懵懂(měng)      混浊(hùn)
双曲线(qū)
削足适履(xuē)
B.卸载(zǎi)
襁褓(qiǎng)
压轴戏(zhòu)
徇私舞弊(xùn)
C.症结(zhēng)
电荷(hé)
潜意识(qián)
叱咤风云(zhà)
D.尽管(jìn)
强迫(qiǎng)
冠心病(guān)
龇牙咧嘴(zī)
解析B项,“载”应读“zài”;C项,“荷”应读“hè”;D项,“尽”应读“jǐn”。
答案A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髻(jì)
歆享(xīn)
挑大梁(tiāo)
衣锦还乡(yī)
B.摒弃(bìn)
潦倒(liáo)
国子监(jiàn)
噤若寒蝉(jìn)
C.簪笏(hù)
折腾(zhē)
拗脾气(niù)
扛鼎之作(kánɡ)
D.金钏(chuàn)
踟躇(chí)
一爿店(pán)
万头攒动(cuán)
解析A项,“挑”应读“tiǎo”;B项,“摒”应读“bìng”;C项,“扛”应读“gāng”。
答案D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唤(zhào)
发酵(jiào)
捋虎须(luō)
悄然无声(qiǎo)
B.纰漏(pī)
证券(quàn)
撂挑子(liào)
间不容发(jiàn)
C.遒劲(qiú)
星宿(xiù)
露一手(lù)
不落窠臼(kē)
D.畏葸(sī)
戏谑(xuè)
嚼舌头(jiáo)
栉风沐雨(zhì)
解析B项,“间”应读“jiān”;C项,“露”应读“lòu”;D项,“葸”应读“xǐ”。
答案A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奖励/船桨  飘动/飙车  识别/博闻强识
B.镶嵌/砍伐
急骤/昼夜
切削/削足适履
C.垫付/真挚
钥匙/跳跃
肥胖/心广体胖
D.邻居/伶俐
管辖/惊骇
处方/设身处地
解析A项,jiǎng,piāo/biāo,shí/zhì;B项,qiàn/kǎn,zhòu,xiāo/xuē;C项,diàn/zhì,yào/yuè,pàng/pán;D项,lín/líng,xiá/hài,chǔ。
答案C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壳(qiǎ)      中听(zhòng)
擤鼻涕(xǐng)
抛头露面(lù)
B.占卜(zhān)
克扣(kē)
文件夹(jiá)
不事稼穑(sè)
C.散漫(sǎn)
拒载(zài)
不着调(zháo)
莺啼鸟啭(zhuàn)
D.接种(zhòng)
揶揄(yé)
拉呱儿(lá)
呲牙咧嘴(zī)
解析A项,“中”应读“zhōng”;B项,“克”应读“kè”,“夹”应读“jiā”;D项,“拉”应读“lā”。
答案C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lì)       气氛(fēn)
国子监(jiàn)
戛然而止(jiá)
B.包扎(zā)
憎恨(zēng)
梁山泊(bó)
呱呱而泣(gū)
C.晕车(yùn)
哺育(pǔ)
血淋淋(xiě)
浩浩汤汤(shāng)
D.粳米(jīnɡ)
道行(heng)
露马脚(lù)
长歌当哭(dàng)
解析B项,“泊”应读“pō”;C项,“哺”应读“bǔ”;D项,“露”应读“lòu”。
答案A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庶民(shù)
折耗(shé)
回溯(shuò)
牝鸡司晨(pìn)
B.讹诈(é)
蒙骗(méng)
肘腋(zhǒu)
兄弟阋墙(xì)
C.偈文(jì)
屋椽(chuán)
体己(tī)
泪洒纸笺(jiān)
D.毡帽(zhān)
城垣(huán)
整饬(chì)
虚与委蛇(wēi)
解析A项,“溯”应读“sù”;B项,“蒙”应读“mēng”;D项,“垣”应读“yuán”。
答案C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憎恨(zēng)
卡壳(qiǎ)
摭拾(zhé)
威风凛凛(lǐn)
B.桔梗(jié)
溃脓(kuì)
皴裂(jūn)
博闻强识(qiáng)
C.毛坯(pī)
恫吓(dòng)
旮旯(gā)
如鲠在喉(gěng)
D.悭吝(qiān)
干瘪(biě)
岿然(kuī)
切肤之痛(qiē)
解析A项,“摭”应读“zhí”;B项,“溃”应读“huì”;D项,“切”应读“qiè”。
答案C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撷(xié)
愧疚(jiū)
舶来品(bó)
厚德载物(zài)
B.囊括(náng)
毗邻(bǐ)
协奏曲(xié)
韬光养晦(huì)
C.提防(tí)
散漫(sǎn)
刎颈之交(jǐng)
金蝉脱壳(qiào)
D.拜谒(yè)
奢靡(mí)
压轴戏(zhòu)
翘首以待(qiáo)
解析A项,“疚”应读“jiù”;B项,“毗”应读“pí”;C项,“提”应读“dī”。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编纂(zuǎn)
果脯(pǔ)
酵母菌(jiào)
潸然泪下(shān)
B.涨幅(zhǎng)
刊载(zǎi)
发横财(hèng)
沆瀣一气(xiè)
C.酗酒(xù)
堵塞(sè)
潜意识(qián)
翩跹起舞(qiān)
D.哽咽(yè)
揶揄(yú)
软着陆(zháo)
插科打诨(hùn)
解析A项,“脯”应读“fǔ”;C项,“跹”应读“xiān”;D项,“着”应读“zhuó”。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   曼延   总算
B.反应   蔓延   总算
C.反映   蔓延   终于
D.反应   曼延   终于
解析“反映”与“反应”都可表示外界对机体刺激而引起其活动或变化。但“反应”表被动,可作动词、名词,“反映”具有主动性,只作动词。根据句意,(1)句中应为名词“反应”。“蔓延”是向周围扩展,为进行时,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充满动感;而“曼延”是纵向延伸,长而不绝,往往是完成时,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常常用于山脉、河流、道路等对象。根据句意,(2)句应选“蔓延”。“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第(3)句横线前有“我的付出”,根据句意,应选“总算”。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小说中,叙述者、人物以及买书卖书的交易都跟生活中发生的一样真实,随着主题的    ,叙述者、人物以及事件都不再重要,从真实转向虚构。?
(2)夏季已近尾声,我    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3)我们在作家逼真的描述中完全忘记了这个基本故事是“虚假”的,而是为那本        的书千回百折,一心想探个究竟。?
A.凸现   领悟   神秘莫测
B.凸现   觉悟   变幻莫测
C.突现   领悟   变幻莫测
D.突现   觉悟   神秘莫测
解析“凸现”,清楚地显现。“突现”,突然显现;突出地显现。“觉悟”的动词义是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领悟”,领会,理解。“神秘莫测”,非常神秘,难以推测。“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以晶莹姿态舒展的青春情感,最终如同投错了地址的信笺,落在一个荒芜的地方。但轻吟起聂鲁达《我记得你往日的样子》时,仍然觉得应该感谢你曾给以我美好的往日。
B.乔布斯说,推脱责任就是你人生走向贬值的开始。一个人的成长应该从学会承担责任、消灭借口开始,承担责任就是在创造你的个人品牌。
C.特朗普确实是一位企业家,但因此就说他不懂外交,显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在美国懂外交的总统当得又怎么样?关键在于那一批辅佐的大臣和师爷会怎么做。
D.古代那些记录“旅游路线”的书籍不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出许多人出游的热情和决心。明末文学家王思任读了张肃的《台游草》,立刻收拾好行李坐船览胜去了。
解析A项,给以:予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此处当用“给予”。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近期多档文化类节目受到热捧。冷静来看,这些节目正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千篇一律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节目的成功,反映了传播者在文化建设、价值坚守、节目创新上的自信、自觉与自新,为我们找到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钥匙,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引领了时代风潮。
传播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持,深知这片土地氤氲成长的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朗读者》,这种别开生面的节目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多人效仿欧美模式、膜拜韩国风潮的时候,这些节目坚守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而渐入佳境,抵达当下的热度。创作者们从成语、谜语、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找到了丰沛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诗词书信有乾坤,里面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都是我们中国人最富生命力和独特气质的元素。而这些精髓一旦释放,能量无限。
自信意味着不拿腔拿调,不刻意掩饰。在这些节目中,节目设计、嘉宾选手的即兴评述和发挥,真实与真诚是关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里,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北大博士陈更、初一学生叶飞,即兴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嘉宾、主持人的表现也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现场激发与碰撞的真实信息,来自创作者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发现捕捉这些精彩的细节,而不是刻意去摆设。
一个有担当的媒体不应去跟风、迎合甚至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这种引领是在媒体专业操守与大众需求之间的反复考量、磨合与融合。尤其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专业性弥足珍贵。但专业性是正襟危坐?是精深难懂?是曲高和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谓的专业性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文化类节目已经到了讲故事诉情怀的时代。文化内涵的融入,让节目增添了意趣和底蕴,让观众在娱乐中还能细细品味。在同质化节目都在游戏打闹时,这类节目真正触到了观众的共鸣与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而书信亦如是。它们让观众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节目的成功也让传播者看到,原来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
一个缺乏故事的节目是没有力量的。这里的故事不仅指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也指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更是对故事的核心——人与情感的重视。《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巧妙设计,冲突、悬念、延宕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选手背后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在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放大了口碑效应。
文化节目火了,要警惕一哄而上,又形成新的抄袭模仿。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希望它能不喧哗,润物无声,成风化人。而这需要创作者更高的智慧、更大的耐心、更开放的心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词、书信是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富有生命力和独特的气质,也包含无限的能量。
B.《中国诗词大会》里,武亦妹、陈更等人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精彩的细节离不开创作者心态的自信与开放。
C.媒体的专业性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弥足珍贵,它不是正襟危坐,也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D.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文化节目火了之后,又形成了新的抄袭模仿。
解析D项,由原文“要警惕一哄而上”可知“新的抄袭模仿”是未然,不是已然。
答案D
7.下列表述中,不是近期文化类节目受热捧原因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是嘉宾、主持人的表现的耳目一新。
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别开生面的节目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真正触到了观众的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D.《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有力量的,它们的力量来自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以及对人与情感的重视。
解析A项,“是嘉宾、主持人的表现的耳目一新”,以偏概全。
答案A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类节目里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节目中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中国诗词大会》设计巧妙,通过冲突、悬念、延宕的手段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尤其是春节期间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赢得了口碑效应。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成功说明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媒体不应该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
D.除了智慧、耐心和心态,节目的创作者还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这才是引领时代的姿态。
解析B项,“赢得了口碑”有误,原文为“微信推送放大了口碑效应”。
答案B
三、表达交流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①                     。气候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时狂暴,②                     ,尤其是暴雨,直接引起大量的土壤流失;③                     ,比如喀斯特地区浸入地下的地表径流,聚集、汇流,在土层和岩基内部进行着缓慢侵蚀和溶蚀;有时又是悄无声息的,比如土壤冻融侵蚀,就是一些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坡面,由于冬春季节温度变化,其上部被水浸润的土体顺坡向下流动、蠕动或滑塌。?
解析第①处应是总括性语句,概括文段内容,谈的是气候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多种多样。第②处,据其后的“尤其是暴雨”及后文与之对应的语句“比如……”的句式分析,此处应是“比如降雨”。第③处,据前文的“有时狂暴”、后文的“有时又是悄无声息的”,其特点应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和前文的“狂暴”形成对比,可填入“有时轻柔”之类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形式多样 ②比如降雨 ③有时又很轻柔
10.下面是我校第20届英语周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参考答案我校第20届英语周活动以“学生共同参与,体验成功”为宗旨,活动任务包括准备阶段、活动内容、赛后颁奖。具体过程为:先教师策划、安排班级、学生排练;再展板评选、短剧表演、电影配音、歌曲比赛;最后赛后颁奖。课后测评(二)
(满分:1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烘焙(bèi)        徇私(xún)
绮丽(qǐ)
铩羽而归(shā)
B.矫情(jiáo)
酩酊(míng)
通缉(jī)
屡见不鲜(xiān)
C.懵懂(měng)
脑髓(suǐ)
聒噪(guō)
提纲挈领(qiè)
D.粗犷(guǎng)
晕车(yùn)
折耗(zhé)
咄咄逼人(duō)
解析A项,“徇”应读“xùn”;B项,“酩”应读“mǐng”;D项,“折”应读“shé”。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烙印(lào)
浸渍(zì)
狡黠(xié)
人才济济(jǐ)
B.剖析(pōu)
看守(kān)
木讷(nè)
孑然一身(jié)
C.湍急(tuān)
呜咽(yàn)
孝悌(tì)
无色无臭(xiù)
D.笑靥(yè)
静谧(mì)
剽悍(biāo)
海市蜃楼(shèn)
解析A项,“黠”应读“xiá”;C项,“咽”应读“yè”;D项,“剽”应读“piāo”。
答案B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颤动(chàn)     联袂(mèi)
道观(guān)
锲而不舍(qiè)
B.处方(chǔ)
仲裁(zhòng)
敛衽(rèn)
翘首以待(qiáo)
C.鸡肋(lèi)
不啻(cì)
彤云(tóng)
条分缕析(lǚ)
D.饯别(jiàn)
晕车(yùn)
翡翠(fěi)
意味隽永(jùn)
解析A项,“观”应读“guàn”;C项,“啻”应读“chì”;D项,“隽”应读“juàn”。
答案B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按捺(nài)
白炽灯(chì)
博闻强识(zhì)
崭露头角(lòu)
B.载体(zài)
背黑锅(bèi)
与人为善(yǔ)
间不容发(jiān)
C.瓶颈(jǐng)
青枫浦(pǔ)
掎角之势(jǐ)
拈轻怕重(niān)
D.舰艇(tǐng)
树行子(hàng)
莺啼鸟啭(zhuǎn)
暴殄天物(tiǎn)
解析A项,“捺”应读“nà”,“露”应读“lù”;B项,“背”应读“bēi”;D项,“啭”应读“zhuàn”。
答案C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僻(pì)
霰弹(sǎn)
涮羊肉(shuàn)
绿林好汉(lù)
B.翌日(yì)
圭臬(niè)
黑魆魆(yuè)
铩羽而归(shā)
C.书箧(qiè)
装帧(zhēn)
酵母菌(jiào)
醍醐灌顶(dī)
D.碑帖(tiè)
牌坊(fāng)
干细胞(gàn)
以儆效尤(jǐng)
解析A项,“霰”应读“xiàn”;B项,“魆”应读“xū”;C项,“醍”应读“tí”。
答案D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掮客(qián)   
箕踞(jù)
    招徕(lài)
折耗(shé)
少不更事(gēng)
B.晕厥(yūn)
搦战(nuò)
牵累(lěi)
一场空(chǎng)
不足齿数(shù)
C.夹层(jiá)
一服药(fù)
召开(zhāo)
电饭煲(bāo)
拈花惹草(niān)
D.信笺(jiān)
洗涮(shuàn)
剥皮(bāo)
年高德劭(shào)
藏头露尾(lù)
解析A项,“徕”应读“lái”;B项,“场”应读“cháng”,“数”应读“shǔ”;C项,“夹”应读“jiā”,“召”应读“zhào”。
答案D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叨扰(dāo)
脚踝(huái)
乌桕树(jiù)
舐犊情深(shì)
B.怄气(òu)
重创(chuānɡ)
配给制(jǐ)
煽风点火(shàn)
C.楔子(xiē)
绷脸(běnɡ)
文绉绉(zōu)
方枘圆凿(ruì)
D.泠然(línɡ)
饯别(jiàn)
嚼舌头(jiáo)
封妻荫子(yìn)
解析A项,“叨”应读“tāo”;B项,“煽”应读“shān”;C项,“绉”应读“zhōu”。
答案D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按捺(nà)     栏楯(sǔn)
悄然(qiǎo)
蛮横无理(hèng)
B.倥偬(kǒng)
伛偻(lóu)
倔强(juè)
窈窕淑女(yǎo)
C.洁癖(pǐ)
徇私(xùn)
蹁跹(pián)
一丘之貉(hé)
D.拙劣(zhuō)
祈祷(qí)
感喟(kuì)
怙恶不悛(qūn)
解析A项,“楯”应读“shǔn”;B项,“偻”应读“lǚ”,“倔”应读“jué”;D项,“悛”应读“quān”。
答案C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绮丽/犄角        拓片/开拓
唆使/日月如梭
纰缪/未雨绸缪
B.庇佑/毗邻
说服/游说
桎梏/纨绔子弟
蔓草/顺蔓摸瓜
C.逡巡/峻峭
刨床/刨除
赡养/蟾宫折桂
地壳/金蝉脱壳
D.糜烂/靡费
囤聚/粮囤
龋齿/踽踽独行
毒蛇/虚与委蛇
解析A项,qǐ/jī,tà/tuò,suō,miù/móu;B项,bì/pí,shuō/shuì,gù/kù,màn/wàn;C项,qūn/jùn,bào/páo,shàn/chán,qiào;D项,mí,tún/dùn,qǔ/jǔ,shé/yí。
答案B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坳/执拗  笑靥/厌食症  拂晓/自愧弗如
B.屏藩/摒弃
溯源/朔望月
亢奋/沆瀣一气
C.纶巾/沉沦
胸脯/蒲公英
熨帖/蔚为大观
D.咀嚼/爵位
澄澈/黄澄澄
踉跄/锒铛入狱
解析A项,ào/niù,yè/yàn,fú;B项,pínɡ/bìnɡ,sù/shuò,kànɡ/hànɡ;C项,ɡuān/lún,pú,yù/wèi;D项,jué,chénɡ/dēnɡ,liànɡ/lánɡ。
答案B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山峦/鸾凤 劲敌/劲头足 取精用弘/鸿蒙初辟
B.惬意/行箧
宿志/宿命论
弦外之音/华丽炫目
C.淬火/荟萃
棱角/三棱镜
悄无声息/愀然不悦
D.诺言/偌大
执拗/拗不过
聆听教诲/玲珑剔透
解析A项,luán,jìnɡ/jìn,hónɡ;B项,qiè,sù,xián/xuàn;C项,cuì,lénɡ,qiǎo;D项,nuò/ruò,niù,línɡ。
答案C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炮制/炮火  积累/牵累  忝列/暴殄天物
B.复辟/辟邪
漂亮/漂白
弹劾/言简意赅
C.畜牧/牲畜
症结/症候
剽悍/膘肥体壮
D.妥帖/字帖
月晕/晕车
修禊/锲而不舍
解析A项,páo/pào,lěi,tiǎn;B项,bì,piào/piǎo,hé/gāi;C项,xù/chù,zhēng/zhèng,piāo/biāo;D项,tiē/tiè,yùn,xì/qiè。
答案C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栖息/奚落  窒息/桎梏  处所/惩处
B.卓越/笨拙
洁癖/偏僻
模具/模范
C.衔接/船舷
磐石/罄尽
期颐/期年
D.馥郁/赋闲
舟楫/编辑
分野/分际
解析A项,qī/xī,zhì,chù/chǔ;B项,zhuó/zhuō,pǐ/pì,mú/mó;C项,xián,pán/qìng,qī/jī;D项,fù,jí,fēn。
答案B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扰攘/嚷嚷
寥廓/聊赖
间不容发/黑白相间
B.石舫/牌坊
贪婪/难处
弹丸之地/弹冠相庆
C.踮脚/惦念
商榷/乐阕
不着边际/着手成春
D.手绢/狷急
疏虞/酥麻
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解析A项,rǎnɡ/rānɡ,liáo,jiān/jiàn;B项,fǎnɡ/fānɡ,lán/nán,dàn/tán;C项,diǎn/diàn,què,zháo/zhuó;D项,juàn,shū/sū,liànɡ。
答案B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帖/碑帖
拗断/拗口
蒙古/蒙蒙细雨
B.靓妆/靓女
牵累/累计
铜臭/乳臭未干
C.抹黑/抹杀
着落/着急
边塞/敷衍塞责
D.下载/装载
解元/押解
间架/间不容发
解析A项,tiě/tiè,ǎo/ào,měng/méng;B项,jìng/liàng,lěi,xiù;C项,mǒ,zhuó/zháo,sài/sè;D项,zài,jiè,jiān。 
答案D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舟楫/编辑
船舷/琴弦
殉难/徇私舞弊
B.砧板/粘贴
剽悍/缥缈
弹劾/骇人听闻
C.溃败/馈赠
瞋目/嗔怪
谙熟/黯然失色
D.畸形/罗绮
剥削/瘦削
惆怅/为虎作伥
解析A项,jí,xián,xùn;B项,zhēn/zhān,piāo,hé/hài;C项,kuì,chēn,ān/àn;D项,jī/qǐ,xuē,chàng/chāng。
答案A
1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炽热/翅膀
妃嫔/濒临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B.晋升/浸透
气概/慷慨
秩序井然/卷帙浩繁
C.氓隶/盟誓
提防/河堤
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D.殷红/胭红
绮丽/畸形
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解析A项,chì,pín/bīn,zhà/chà;B项,jìn,gài/kǎi,zhì;C项,méng,dī,cù;D项,yān,qǐ/jī,shuò。
答案C
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湖畔/挑衅
高亢/伉俪
蔓延/顺蔓摸瓜
B.蹒跚/栅栏
埋怨/埋伏
凄怆/满目疮痍
C.荟萃/市侩
矗立/抽搐
冠冕/沐猴而冠
D.烘焙/蓓蕾
畸形/绮丽
诡谲/大放厥词
解析A项,pàn/xìn,kànɡ,màn/wàn;B项,shān/zhà,mán/mái,chuàng/chuāng;C项,huì/kuài,chù,guān/guàn;D项,bèi,jī/qǐ,jué。
答案B
1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诚挚/耸峙
佝偻/抖擞
卷轴/卷土重来
B.剔除/孝悌
妖娆/缭绕
铜臭/臭名昭著
C.灼热/茁壮
偕同/揩油
背负/背道而驰
D.赡养/潸然
向隅/寓所
隐秘/秘而不宣
解析A项,zhì,lóu/sǒu,juàn/juǎn;B项,tī/tì,ráo/rào,xiù/chòu;C项,zhuó,xié/kāi,bēi/bèi;D项,shàn/shān,yú/yù,mì。
答案B
2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弱冠/夺冠  几何/窗明几净  竭诚/竭泽而渔
B.亲切/亲家
呼吁/长吁短叹
提供/供认不讳
C.熨斗/熨帖
匮乏/振聋发聩
脉搏/含情脉脉
D.嗔怪/瞋视
渎职/买椟还珠
翁媪/面带愠色
解析A项,ɡuàn,jǐ/jī,jié;B项,qīn/qìnɡ,yù/xū,ɡōnɡ/ɡònɡ;C项,yùn/yù,kuì,mài/mò;D项,chēn,dú,ǎo/yùn。 
答案B
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嗔怪/缜密  甲冑/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案牍/渎职
褒义/电饭煲
祛除/曲意逢迎
C.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
划分/华而不实
D.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
坎坷/不落窠臼
解析A项,chēn/zhěn,zhòu,jì/zhì;B项,dú,bāo,qū;C项,xīng/xìng,bǎi,huà/huá;D项,tāo,xiāo/xiào,kě/kē。
答案B
2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园圃/逮捕      烘托/哄骗
记载/超载
锋镝/贬谪
B.伛偻/佝偻
积攒/攒动
剽窃/剽悍
祈祷/颀长
C.殷切/殷忧
冠冕/冠军
倾轧/轧钢
蛰伏/海蜇
D.遒劲/劲头
哨卡/卡车
炮制/炮烙
纰漏/砒霜
解析A项,pǔ/bǔ,hōng/hǒng,zǎi/zài,dí/zhé;B项,lǚ/lóu,zǎn/cuán,piāo,qí;C项,yīn,ɡuān/ɡuàn,yà/zhá,zhé;D项,jìnɡ/jìn,qiǎ/kǎ,páo,pī。
答案A
2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
C.讴歌/怄气
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
奖杯/一抔土
供需/觥筹交错
解析A项,mó/mú,gāo/gēng,jué/jiáo;B项,zhuì/chuò,dì,yǎn/yín;C项,ōu/òu,chún,shàn/zhān;D项,pā/pá,bēi/póu,gōng。
答案A
2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主角/角斗       隽永/隽秀
度量/忖度
粮囤/囤积
B.朝晖/朝觐
纰缪/绸缪
茎叶/径庭
菱角/棱角
C.针灸/韭菜
脸颊/要挟
蝉蜕/蟾宫
侵略/亲家
D.烘焙/蓓蕾
针砭/贬谪
椽笔/舛误
怆然/疮痍
解析A项,jué,juàn/jùn,dù/duó,dùn/tún;B项,zhāo/cháo,miù/móu,jīnɡ/jìnɡ,líng/léng;C项,jiǔ,jiá/xié,chán,qīn/qìng;D项,bèi,biān/biǎn,chuán/chuǎn,chuàng/chuāng。
答案B
2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伧俗/嗔怪      稍息/捎带
鱼鳔/膘肥体壮
犄角/掎角之势
B.腈纶/粳米
奇葩/手帕
枢纽/倏然而逝
狙击/自东徂西
C.淬火/猝发
氛围/分外
佝偻/篝火狐鸣
蹬车/目瞪口呆
D.纨绔/剜肉
哂笑/谂知
烜赫/煊赫一时
禁受/噤若寒蝉
解析A项,cāng/chēn,shào/shāo,biào/biāo,jī/jǐ;B项,jīng,pā/pà,shū,jū/cú;C项,cuì/cù,fēn/fèn,gōu,dēng/dèng;D项,wán/wān,shěn,xuǎn/xuān,jīn/jìn。
答案A
2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诅咒/龃龉  惬意/怯懦  降解/降龙伏虎
B.眼睑/敛财
亵渎/楔子
角色/群雄角逐
C.发酵/咆哮
觊觎/墙隅
弹劾/言简意赅
D.创伤/悲怆
绯闻/斐然
羁縻/靡日不思
解析A项,zǔ/jǔ,qiè,jiàng/xiáng;B项,jiǎn/liǎn,xiè/xiē,jué;C项,jiào/xiào,yú,hé/gāi;D项,chuāng/chuàng,fēi/fěi,mí/mǐ。
答案D
2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宁愿/宁静 差距/差不多 遗臭万年/无色无臭
B.强求/牵强
供给/供电局
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C.宿敌/宿将
露珠/露马脚
含情脉脉/一脉相承
D.角斗/角色
和泥/和稀泥
寡廉鲜耻/鲜为人知
解析A项,nìnɡ/nínɡ,chā/chà,chòu/xiù;B项,qiǎng,gōng,lěi;C项,sù,lù/lòu,mò/mài;D项,jué,huó/huò,xiǎn。 
答案A
2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剥削/瘦削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突徙薪
解析A项,zhòng,zhuó/zháo,yìng;B项,xuē,guān,hào;C项,gōng,lún/guān,bó;D项,xiè/jiě,shè,qū。
答案B
29.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陷阱    蹿红(cuàn)    羊蝎子(xiē)
少安勿躁
怙恶不悛(quān)
B.震撼
窈窕(tiǎo)
甲壳虫(qiào)
唉声叹气
铩羽而归(shā)
C.低炭
筵席(yán)
压轴戏(zhòu)
班师回朝
力能扛鼎(gāng)
D.寒暄
吮吸(shǔn)
软着陆(zhuó)
合盘托出
人烟阜盛(fǔ)
解析A项,“蹿”应读“cuān”;C项,“炭”应为“碳”;D项,“合”应为“和”,“阜”应读“fù”。
答案B
3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绯闻  斐然  缠绵悱恻  蜚短流长
B.鹄立
恍惚
囫囵吞枣
醍醐灌顶
C.估量
辜负
蛊惑人心
沽名钓誉
D.寂寞
蓦然
厉兵秣马
相濡以沫
解析A项,fēi,fěi,fěi,fēi;B项,“惚”读“hū”,其余读“hú”;C项,“盅”读“gǔ”,其余读“ɡū”;D项,均读“mò”。
答案D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
——汉字的注音方法
自主广场
一、基础巩固
1.调类依次是去声、上声、阳平、阴平的是(  )
A.千言万语 B.袖手旁观 C.五光十色 D.花红柳绿
解析A项,qiān
yán
wàn
yǔ。B项,xiù
shǒu
páng
guān。C项,wǔ
guāng
shí
sè。D项,huā
hóng
liǔ
lǜ。
答案B
2.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按错误归类,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序号:
①踯躅(zhì
zhù)  ②浸渍(zhì)  ③郁闷(yuè)
④皮袄(pí
ǎo)
⑤摇曳(yì)
⑥机械(jiè)
⑦谰言(làn)
⑧蜕变(tùi)
⑨抑制(yè)
⑩缄默(jián)
过滤器(lù)
矩形(jǚ)
A.声母错      B.韵母错    ?
C.调号错   ?
D.不符合拼写规则   ?
解析①应为zhí
zhú,②应为zì,③应为yù,④应为pí’ǎo,⑤应为yè,⑥应为xiè,⑦应为lán,⑧应为tuì,⑨应为yì,⑩应为jiān,应为lǜ,应为jǔ。
答案A.②⑥ B.③⑤⑨ C.①⑦⑩ D.④⑧
3.下列成语中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
①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
②腾挪跌宕tèng
nuó
diē
dàng
③胜券在握shèng
juàn
zài

④望穿秋水wàng
chuān
qiū
shuǐ
⑤披荆斩棘pēi
jīng
zhǎn

⑥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⑦悬崖绝壁xuán
yiá
jué

⑧潜移默化qián

muò
huà
A.①②⑦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③⑤⑦
解析②“腾”应读“téng”,③“券”应读“quàn”,⑤“披”应读“pī”,⑦“崖”应读“yá”,⑧“默”应读“mò”。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uàn)着钱,滞笨地转过身。
B.我这张笨拙(zhuó)的嘴,想到的也说不出。
C.我们应该本着“惩(chénɡ)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他勉强(qiǎnɡ)从座位上站起来。
解析B项,“拙”应读“zhuō”。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都读“chèn”。A项,hè/huó;B项,sài/sè;D项,dī/tí。
答案C
二、强化提升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拘泥(nì)      电荷(hé)
濒临(bīn)
卷帙浩繁(zhì)
B.踝骨(huái)
包庇(bì)
粗犷(ɡuǎnɡ)
疾风劲草(jìnɡ)
C.禅让(shàn)
羞赧(nǎn)
拓片(tuò)
断壁残垣(yuán)
D.龋齿(qǔ)
横财(hénɡ)
箴言(zhēn)
暴殄天物(tiǎn)
解析A项,“荷”应读“hè”;C项,“拓”应读“tà”;D项,“横”应读“hènɡ”。
答案B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供(ɡònɡ) 
供词 
供职 
供不应求 
供奉祖先
B.角(jiǎo)
角色
角落
拐弯抹角
钩心斗角
C.当(dānɡ)
当选
当场
锐不可当
独当一面
D.模(mó)
模样
模范
航空模型
模拟动作
解析A项,“供不应求”中“供”读“ɡōnɡ”;B项,“角色”中“角”读“jué”;D项,“模样”中“模”读“mú”。
答案C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脊(jǐ)   山脊 脊髓 脊梁 脊椎动物
B.症(zhènɡ)
症结
症状
急症
不治之症
C.作(zuò)
作料
作祟
作坊
自作自受
D.佣(yōnɡ)
佣金
女佣
佣工
雇佣劳力
解析B项,“症结”中“症”读“zhēnɡ”;C项,“作坊”中“作”读“zuō”;D项,“佣金”中“佣”读“yònɡ”。
答案A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假(jiǎ)  暑假 假嗓子 假仁假义 假模假式
B.供(ɡònɡ)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C.咽(yè)
呜咽
哽咽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D.冠(ɡuā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如云
解析A项,“暑假”中“假”读“jià”;B项,“供销社”“供不应求”中“供”读“ɡōnɡ”;C项,“狼吞虎咽”“细嚼慢咽”中“咽”读“yàn”。
答案D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龃龉(yǔ)   徇私(xún)   盥手(guàn)
蹩脚(bié)
钟灵毓秀(yù)
B.斡旋(wè)
低劣(luè)
瘦削(xuē)
混沌(hùn)
命运多舛(chuǎn)
C.榫头(sǔn)
褊狭(biǎn)
酵素(jiào)
宽宥(yòu)
年高德劭(shào)
D.倨傲(jū)
弄堂(lòng)
果脯(pǔ)
缉私(jī)
荆棘塞途(sè)
解析A项,“徇”应读“xùn”;B项,“斡”应读“wò”,“劣”应读“liè”;D项,“倨”应读“jù”,“脯”应读“fǔ”。
答案C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的注音,标调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喜好(xǐ
hɑò)     宛然(wǎn
rán)
收容(shōu
rónɡ)
流水(liú
shǔi)
B.结构(jié
ɡòu)
人品(rén
pǐn)
抬头(tái
toú)
险峻(xiǎn
jùn)
C.有为(yǒu
wéi)
怯弱(qiè
ruò)
愧疚(kuì
jiù)
活现(huó
xiàn)
D.耳鸣(ěr
mínɡ)
照相(zhào
xiànɡ)
迎面(yínɡ
mìɑn)
喋血(dié
xuè)
解析A、B、D三项都有标调位置不当的错误,应改为:A项,喜好(xǐ
hào),流水(liú
shuǐ);B项,抬头(tái
tóu);D项,迎面(yínɡ
mià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赏赉(lài)
体恤(xù)
水獭(tǎ)
恪守(ɡè)
B.趿拉(tā)
土坯(pī)
尽早(jǐn)
涮羊肉(shuā)
C.噬啮(niè)
狡黠(xiá)
臀部(tún)
温馨(xīnɡ)
D.纤维(xiān)
囟门(xìn)
翁媪(ǎo)
呷茶(xiā)
解析A项,“恪”应读“kè”;B项,“涮”应读“shuàn”;C项,“馨”应读“xīn”。
答案D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ɡ)
露面(lù)
星宿(xiù)
怵惕不宁(chù)
B.绮丽(qǐ)
斡旋(wò)
媲美(pì)
呱呱坠地(ɡǔ)
C.沏茶(qī)
恫吓(dònɡ)
债券(quàn)
一哄而散(hònɡ)
D.蜕化(tuì)
鸟瞰(kàn)
悖论(bèi)
称心如意(chènɡ)
解析A项,“露”应读“lòu”;B项,“呱”应读“ɡū”;D项,“称”应读“chèn”。
答案C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说(shuō)  说服  学说  游说  著书立说
B.省(xǐnɡ)
省亲
省悟
反省
不省人事
C.行(xínɡ)
行书
行家
品行
各行各业
D.角(jué)
角色
角力
角逐
角弓反张
解析A项,“游说”中“说”读“shuì”;C项,“行家”“各行各业”中“行”读“hánɡ”;D项,“角弓反张”中“角”读“jiǎo”。
答案B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解析A项,zhònɡ,zhuó/zháo,yìnɡ;B项,chuānɡ,ɡuān,hào;C项,ɡōnɡ,lún/ɡuān,bó;D项,xiè/jiě,shè,qū/qǔ。
答案B
二、表达交流
6.下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名为“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少于80字。
解析本题图标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可以将图标看成是一个古写的“月”字,两点很像是一双脚印,一个圆弧很像是一条龙。脚印象征探月工程,人类的脚印踏上了月球;龙形象征中国航天的腾飞。
参考答案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月亮的轮廓。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充分显示了该标志的中国特色,象征了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一双脚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
7.请续写下面的句子,使句意完整,并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1)表达积极的意思。
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
?
?
(2)表达消极的意思。
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答案示例(1)推开一扇门,才会有更加沁人心脾的花香,最美的花永远开在未知的圣地;推开一扇门,才会有更加巍峨的高峰,最高的成就永远在前方的攀登;推开一扇门,才会是更加澄澈的空气,最好的养分永远在新领域的土壤。推开一扇门,收获的是成长。(2)你可能以为这是最坏的了,你以为已经再没有什么能够打击到你了,你以为这扇门推开后就会是光明了。然而你的人生,总是在你推门前一刻的希冀与下一刻面对黑暗深渊的绝望之间,给你开一个巨大的玩笑。上帝给了你那么多门,却没有给你选择未知的权利。
8.下面是某单位社保月缴费申报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专管员了解本单位当月有无人员变化,如有变化,需填写人员增减表,到社保中心办理人员增减变动手续,再填写月缴费申报表,到地税部门办理月缴费申报,打印专用发票后到银行缴费;如无变化,可直接填写月缴费申报表后打票、缴费。第四节 声情并茂
——押韵和平仄
自主广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诗歌押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歌对押韵的要求比较严格。
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C.押韵可以使诗歌曲调和谐悦耳,富有韵味。
D.从押韵的要求看,“ao”“iao”是同韵。
解析A项,古体诗歌中只有格律诗对押韵有严格的要求。
答案A
2.下列对诗歌中平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仄是针对整首诗歌而言的。
B.“平仄”中“平”就是平声,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
C.古诗中的仄声都是指现代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
D.七律的平仄格式是五律的扩展。
解析古代诗歌中的有些仄声已经转到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的入声字了。
答案C
3.下列关于诗歌中的对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仗是指上下句中字数相等,相对应的字的意义、词类、平仄相对。
B.对仗句一般出现在诗歌中的颔联和颈联的位置上。
C.对仗的形式分为“工对”“宽对”“借对”以及“串对”。
D.“独角兽”与“比目鱼”是两个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
解析D项,“独角兽”中的“角”和“比目鱼”中的“目”都是仄声。
答案D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参考答案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把左右两组中相对应的诗词名句连成线。
①野旷天低树       ⑨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会当凌绝顶
⑩燕山月似钩
③鸟宿池边树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大漠沙如雪
江清月近人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览众山小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
僧敲月下门
⑧一道残阳铺水中
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案①—,②—,③—,④—⑩,⑤—⑨,⑥—,⑦—,⑧—。
二、强化提升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快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寻找贯之的踪迹,隐含了诗题中的“怀”字。
B.颔联乐景衬哀情,同时运用比喻,不说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画面有动感。
C.“醉吟”一句直抒胸臆,直言友人贯之离去后诗人诗酒无伴、知音难觅的孤寂。
D.诗中友人虽未出面,而处处让人感到他的存在,时时牵绕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
解析B项,“比喻”不当,应该是拟人。
答案B
(2)诗歌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诗歌的颈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的梧桐。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
7.下面是北宋黄庭坚的七律《寄黄幾复》,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排序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我居北海君南海,          。?
桃李春风一杯酒,          。?
持家但有四立壁,          。?
想见读书头已白,          。?
①江湖夜雨十年灯 ②隔溪猿哭瘴溪藤 ③寄雁传书谢不能 ④治病不蕲三折肱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解析依照诗句诗意衔接和对仗排列即可。
答案C
8.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填写在相应横线上,补全对联。
书画院对联
上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茶叶店对联
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下联: 。?
备选短语:千秋 片纸 九州 松涛梦 荡俗尘 芝兰魂 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 竹院赠绿 歌唱东方红 风云胸中贮 能缩天下意
答案书画院对联(上联):片纸能缩天下意 茶叶店对联(下联):香凭崖畔芝兰魂
9.阅读下面的材料,帮助老人拟写对联。
一位在山野散步的老人,看到眼前到处都是树墩荒草,听到的是蝉的悲鸣,偶尔有鸟的鸣叫,也是一种忧伤的声音。老人伤感之余,想到了王籍的两句诗:“蝉噪林逾静,       。”他想在道边立一块警示牌,警告人们爱护环境,便分别改动了这两句诗中的一个字,构成了一副对联。?
(1)请补充诗句:?
(2)警示的对联是:?
?
参考答案(1)鸟鸣山更幽 (2)蝉噪林逾尽,鸟鸣山更忧。
10.从下面给出的人物中任选两位,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两则评价。
《水浒传》中的林冲:雪压山神庙,英雄遭难落荒野;火烧草料场,义士杀敌上梁山。
《祝福》中的祥林嫂:?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答案示例(祥林嫂)一生若草芥,讥笑声中行乞鲁镇;残年如风烛,祝福声里惨死街头。
(王熙凤)八面玲珑,放诞泼辣,明是一把火;巧言狡黠,机关算尽,暗是一把刀。
(桑地亚哥)孤舟中寂寞的硬汉,大海上咆哮的老人。
1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面一首七言律诗中所缺的一句应是(  )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
插花野妇抱儿至,       。?
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
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A.老翁堑水西南流    B.老叟无衣犹抱孙
C.曳杖老翁扶背行
D.负鼓盲翁飞作场
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仗特色来判断。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解析先整体感知意境,选择符合当时诗人心境的诗句。再结合平仄押韵确定选项。
答案B
3.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解析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注意描写顺序。本诗为律诗,根据对仗即可确定颔联和颈联。
答案A
4.下列四句诗的正确顺序是(  )
①日本晁卿辞帝都 ②明月不归沉碧海 ③白云愁色满苍梧 ④征帆一片绕蓬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解析根据绝句的特点,首句和偶数句一般押韵,所以②应在第三句的位置上,据此排除A、B两项;再根据语意可排除C项。
答案D
5.张华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长江发生沉船事件,张华沉吟良久,感叹道:“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呀!”
B.爷爷生日寿宴上,张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我爷爷:生日快乐!”
C.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D.朋友来访,张华走到小院门口迎接,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
解析A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与语境不合。B项,“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指人60岁,与“古稀”矛盾。C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指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前后内容不对应。D项,“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指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沁园春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①
[宋]刘过②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者③,唱名殿陛④;玉川公子⑤,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⑥,十二金钗!
注①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时座中有新第宗室”。“菊涧”是主人之号。②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③汝阳琎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琎封汝阳郡王,借指新第宗室。④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宣布名次。⑤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⑥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三句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写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落笔便有非凡气象。
B.“有汝阳……开宴尊罍”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心情自难平静。
C.“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写出诗人落第后万念俱灰、借酒浇愁的无奈。
D.“未尝戚戚于怀”极见诗人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的宽广胸怀。
E.创作这首词时作者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表现得大气磅礴,不但不见穷愁潦倒之态,反倒对“新第宗室”的及第表达由衷的祝贺。
解析C项,“万念俱灰”有误,借酒浇愁而已;E项,不是对及第者的祝贺,而是对及第者的轻蔑。
答案CE
7.这首词全篇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丰富,语言风格多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析在“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句中,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词人匡济天下的奇志。下片抒写忧国伤时而献身无路的悲慨,“问自古英雄安在哉”谓古来英雄,终归乌有,辞虽旷达,意实哀伤,乃由报国无门而产生包含政治与人生双重意义的悲慨,由此可以概括出诗人的形象特征,即胸怀壮志却屡试不第的爱国志士形象。可以结合“一剑横空,飞过洞庭”“问自古英雄”“又为此来”“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诗句具体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特征。词的下片重在抒情,可以从“任钱塘”四句、“未老”一句等分析出痛心于朝政腐败与国势衰危的愤激、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
参考答案一位胸怀壮志却屡试不第的爱国志士形象(胸怀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落第书生形象)。“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写出了诗人的豪迈气度和远大志向,“问自古英雄”写出诗人的满怀壮志;从“又为此来”“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可见诗人落第后的无奈凄凉;“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极见枉读诗书无补于世的痛苦和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
三、表达交流
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根据节日特点,从节日特有景物、习俗的角度,把所给短语分成两组,然后根据对联特点(对偶、平仄)和语意组合成两副对联。
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9.乾隆五十年(1785)于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三千九百人。内有一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以此为题,与晓岚对句。乾隆作上联云:“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六十岁为花甲,两个花甲共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相加恰好一百四十一岁。
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            。?
参考答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