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
数
学
本试卷共6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3.
已知点,则(
)
A.
B.
C.
D.
4.
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曲线关于直线对称,则(
)
A.
B.
C.
D.
5.
已知矩形中,,若,,则(
)
A.
B.
C.
D.
6.
2020年11月5日—11月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的“科技生活展区”设置了各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专区.现从“高档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五个专区中选择两个专区参观,则选择的两个专区中包括“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专区的概率是(
)
A.
B.
C.
D.
7.
已知,,则(
)
A.
3
B.
4
C.
8
D.
9
8.
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下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0,100],样品数据分组为,,,,.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94克的个数为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2克并且小于98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
B.
C.
D.
9.
已知四边形中,,则
“”是“四边形是矩形”(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使得函数在区间上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已知命题,则为_______.
12.
已知函数,则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
13.
已知,则的最小值为_____
,当取得最小值时的值为______
.
14.
已知向量,,且与共线,则实数______
.
15.
某学校开展了“国学”系列讲座活动,为了了解活动效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年级所有学生中抽取10人进行国学素养测试,这10名同学的性别和测试成绩
(百分制)
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男生成绩的75%分位数为______;已知高一年级中男生总数为80人,试估计高一年级学生总数为________
.
16.
已知函数
(Ⅰ)若,则函数零点是________;
(Ⅱ)如果函数满足对任意,都存在,使得,称实数为函数的包容数.在给出的①
;②
;③
三个数中,为函数的包容数是________.(填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全集,或,.
(I)当时,求,,;
(II)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
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设方程的两个实根为,且,求实数的值;
(Ⅲ)请写出一个整数值,使得方程有两个正整数的根.(结论不需要证明)
19.
某班倡议假期每位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为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该班全部34名学生在某周的锻炼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锻炼时长(小时)
5
6
7
8
9
男生人数(人)
1
2
4
3
4
女生人数(人)
3
8
6
2
1
(Ⅰ)试根据上述数据,求这个班级女生在该周的平均锻炼时长;
(Ⅱ)若从锻炼8小时的学生中任选2人参加一项活动,求选到男生和女生各1人的概率;
(Ⅲ)试判断该班男生锻炼时长的方差与女生锻炼时长的方差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
20.
已知函数且.
(1)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3)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与的差为;与之间的距离为.
(1)当时,设,求;
(2)若对于任意的,有,求的值并证明:.
2021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数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条件,由交集的概念,可直接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集合,,
所以.
故选:C.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选项中的函数逐一检验,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A,不是奇函数,错误;
对于B,既是奇函数又在上是增函数,正确;
对于C,不是奇函数,错误;
对于D,在上是减函数,错误;
故选:B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的坐标,再根据向量模的坐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C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得出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方程,再由换元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为,即
令,则,即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睛:解决本题时,关键是由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再由换元法求出解析式.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题中条件,得到,再由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用和表示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B.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分别对五个专区作标记,列举出总的基本事件,以及满足“选择的两个专区中包括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专区”所对应的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个数比即为所求概率.
【详解】分别记“高档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
五个专区为、、、、;
从这五个专区中选择两个专区参观,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个基本事件;
选择的两个专区中包括“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专区(即专区),所对应的基本事件有:,,,,共个基本事件;
因此,选择的两个专区中包括“人工智能及软件技术”专区的概率是.
故选:C.
7.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指对运算化简,再根据对数运算法则计算的值.
【详解】,
.
故选:A.
8.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得出,,,对应的频率,再由净重小于94克的个数为36,求出样本容量,最后由,,对应的频率得出答案.
【详解】,,,对应的频率分别为:
设样本容量为
因为净重小于94克的个数为36,所以,解得
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2克并且小于98克的产品的个数为
故选:D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充分性:在四边形中,,,
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
必要性:四边形是矩形,则一定有;
故“”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B.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函数解析式可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依题意可得,即可得到为方程的两不相等的非负实数根,利用根的判别式及韦达定理计算可得;
【详解】解:因,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要使得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所以,即,所以为方程的两不相等的非负实数根,所以,解得,即
故选: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可直接得出结果.
【详解】命题的否定为:.
故答案为:
12.
【答案】12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变化率的定义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由定义可知,平均变化率为.
13.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以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详解】,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答案为:
14.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得出,再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向量,,所以,
又与共线,
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15.
【答案】
(1).
(2).
200
【解析】
【分析】
根据75%分位数的求法,结合题中数据,即可得答案;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即可求得高一年级学生总数.
【详解】将男生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可得:64、76、77、78,共4个数据,且,
所以男生成绩的75%分位数为;
设高一年级学生总数为n,
因为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人中,男生有4人,且高一年级中男生总数为80人,
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200.
16.
【答案】
(1).
(2).
②③
【解析】
【分析】
(Ⅰ)根据函数解析式,令,再分类讨论,分别计算可得;
(Ⅱ)由题意可得的值域为的值域的子集,分别讨论三种情况,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一次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值域,即可判断.
【详解】解:(Ⅰ)当,,令,即或解得,故函数的零点为
(Ⅱ)由题意可得的值域为的值域的子集,
当时,由时,;
由时,,
,不满足题意;
当时,由时,;
由时,,,,,满足题意;
当时,由时,,;
由时,,
,满足题意.
综上可得函数的包容数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和函数的任意性、存在性问题解法,注意运用转化思想和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化简运算能力.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答案】(I),或,;(II)或
【解析】
【分析】
(I)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的定义求解即可;
(II),即,列不等式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
详解】(I)当时,或,,
则,或,
,;
(II),即
则或,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或
18.
【答案】(Ⅰ);(Ⅱ);(Ⅲ)
【解析】
【分析】
(Ⅰ)依题意,解得即可;(Ⅱ)利用韦达定理得到,再代入方程,解得即可;
(Ⅲ)依题意找出合适的即可;
【详解】解:(Ⅰ)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所以,即,解得,即
(Ⅱ)因为方程的两个实根为,所以,,又,所以,解得或,又,所以
(Ⅲ)当时,方程,解得,满足条件;
19.
【答案】(Ⅰ)小时(Ⅱ)(Ⅲ)
【解析】
【分析】
(Ⅰ)由表中数据计算平均数即可;
(Ⅱ)列举出任选2人的所有情况,再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Ⅲ)根据数据的离散程度结合方差的性质得出
【详解】(Ⅰ)这个班级女生在该周的平均锻炼时长为小时
(Ⅱ)由表中数据可知,锻炼8小时的学生中男生有人,记为,女生有人,记为
从中任选2人的所有情况为,,,共种,
其中选到男生和女生各1人的共有种
故选到男生和女生各1人的概率
(Ⅲ)
【点睛】关键点睛:在第二问中,关键是利用列举法得出所有的情况,再结合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
20.
【答案】(1)偶函数;(2);(3).
【解析】
【分析】
(1)先求得函数的定义域为R,再由,可判断函数是奇偶性;
(2)由,所以,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的值域;
(3)对任意,恒成立,等价于,分,和,分别求得函数的最值,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因为且,所以其定义域为R,又,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2)当时,,因为,所以,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3)对任意,恒成立,等价于,
当,因为,所以,所以,解得,
当,因为,所以,所以函数无最小值,所以此时实数不存在,
综上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方法点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
①
分离参数恒成立(即可)或恒成立(即可);
②
数形结合(
图象在
上方即可);
③
讨论最值或恒成立.
21.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直接代入计算和;(2)根据,都有或,可计算得;然后表示出,分别讨论与两种情况.
【详解】(1);
;
(2)证明:因为,
,所以对于任意的,即对,都有或,所以得.设
则,当时,;
当时,.
所以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需要注意理解并表示出,然后代入化简判断与两种情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