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3 22: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们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时间
方式
目的
过程
原则
结果
实质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1953年-1956年
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导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完成。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党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合作社,把集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人数
占手工业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国家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工人
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社会
三大改造的实质
个体经营
集体经营
私有制
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