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
古诗三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范成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作者简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zhòu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yún
/
/
/
/
/
/
耘
昼
绩
jì
诗歌朗读
ɡònɡ
供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歌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理解,懂得。
从事。
靠近。
树荫。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意: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领。
诗句赏析:
“昼”与“夜”放在一句诗中,表现了劳动的持续性,从而突出了农家夜以继日的繁忙,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敬重之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诗意:
诗句赏析:
“学”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这两句诗写的是农村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问题探究
诗的最后一句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儿童“学种瓜”的细节,一是表明农村儿童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儿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昼耕田夜绩麻
未解供耕织傍阴学种瓜
农事繁忙
孩童可爱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板书设计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