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语言,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线索,理解情感变化。
3.时空分析方法,学会解读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笼》是吴伯箫写作的一篇散文。吴伯箫,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散文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他的写物散文多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今天,我们一起要阅读他的《灯笼》。注意这篇散文的标题是物,作者是如何围绕“灯笼”展开写作的?写了哪些人与事?这些人与事表达什么情感?这是我们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初读课文,概括每段的意思,梳理出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人与事?
【明确】
①第3段:? 提灯笼接祖父
②第4-5段:接过灯上下学
③第6段:? 村口高挂灯笼
④第7段:? 元宵节跑龙灯
⑤第8段:? 族姊远嫁灯火
⑥第9段:? 纱灯朱红描字
⑦第10段:献帝灯笼做伴
⑧第11段:将军挑灯看剑
2.为什么散文的开头与结尾都谈“火”?
【明确】“灯笼”“红灯”“灯火”“灯楼”的核心字眼是“灯”,是文本开篇中的“亮光”,是孩子在暗室见到就不哭的神物,所以作者先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充满情趣,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也表明追求光明人类的特点,为下文写“灯笼”作铺垫。
3.朗读结尾段,思考“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明确】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即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作者借灯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也表现出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总结全文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说“火”(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谈“灯笼”
第三部分:说“火”(升华主旨,照头开头)
三、重点赏析,理解特色
2.在《灯笼》中,人、事、物主要来源于过去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来源于儿时的家乡和历史掌故。从现实回忆与联想想象角度进行分类。作者以灯笼为线索,将古今人事融合在一起,时空不断变换,作者情感随之发生变化。请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①第3段:? 提灯笼接祖父(现实回忆)——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亲切温暖。
②第4-5段:接挑灯上下学(现实回忆)——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怅惘怀念。
③第6段:? 村口高挂灯笼(现实回忆)——灯笼慰藉着孤行客心——欣慰感动。(为夜行人欣慰,感动家乡人的淳朴和善良)
④第7段:? 元宵节跑龙灯(现实回忆)——灯笼绽放着飞扬青春——快乐怀念。
⑤第8段:? 族姊远嫁灯火(现实回忆)——灯笼记录着岁月沧桑——感伤变化。
⑥第9段:? 纱灯朱红描字(现实回忆)——灯笼见证着兴趣爱好——充满喜悦。
【小结】这些过往的怀恋,表明了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作者之所以如此喜爱灯笼,是因为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灯笼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⑦第10段:献帝灯笼做伴(联想想象)——灯笼寄寓着历史况味——感慨悯惜。
⑧第11段:将军挑灯看剑(联想想象)——灯笼传递着报国热情——表达宏愿。
【小结】灯笼更使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
?
【提问】散文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灯笼”有什么内涵?
【明确】“灯笼”是全文线索,串联各个材料。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灯笼的内涵:“灯笼”是自己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更通过“灯笼”展现出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蕴含新颖而深刻的文化意义,流露出作者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所经历过和了解到的有关灯笼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
四、拓展延伸,总结特点
1.材料琐碎,主题集中。
文章围绕“灯笼”,前后写了:村中犬吠、看戏的景象;挑灯笼,伴祖父夜行;接纱灯,上灯学;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族姊远嫁,曾经的富贵破落;朱灯描红,联想献帝灯笼,联想“挑灯看剑的名将”。这些事件虽看起来琐碎繁多,但紧扣主旨有序表达;自由而有序,先按时间顺序,再按空间顺序行文,自由而别致。
2.行文的自然笔法,叙事的跳跃多变。
第3段中,作者写打着灯笼接祖父回家时一路上的闲谈和犬吠,转眼又进入了深夜宁静庭院的诗意呈现。
第6段中,作者写村口挂红灯的民俗介绍,陡然跌入了一个夜行人的看到灯笼亮光的情境感慨。
第7段中,作者以想象的视角写自己遗憾于无缘欣赏古人灯火的炫丽奇景,突然回归现实生活,借“梦都随了蜡火开花”将现实与梦想打通。
第11段中,作者写宫灯、写古人、写古诗,突然插入汉献帝落难寂寥的曲词,情调变化多端,令人应接不暇。
叙事的千变万化,文笔的跳脱腾挪,联想的天马行空,情感的跌宕起伏,尺幅之间仿佛有千里之致,方寸之间尽显广袤深邃的光华。
3.以小见大的写法,情感自然流露。
以“我”所忆、所思、所感铺叙而成:通过小小的“灯笼”,先写孩童天性、往昔岁月,再写民俗乡情、诗词典故,终写历史、回顾古人、抒发豪情、起誓壮志。在记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组合间,《灯笼》时而倾泻着“亲人慈祥与温暖心灵”;时而弥漫着“乡情民俗和美好回忆”;时而记录着“家族兴旺和变迁历史”;时而点缀着“文化雅致和文明火种”;时而演绎着“历史潮流和朝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