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7: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分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6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2.通过不同表征的转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顾前边学习的知识,引出今天继续解决问题。
9分30秒
二、
探索新知
(一)解决人数问题
1.阅读理解,收集信息。
出示:有12名学生,其中1/3是女生,2/3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知道了哪些信息?有什么问题?
1/3是女生和2/3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理解题意。
出示学习任务:
1.用圆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1/3是女生和2/3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2.独立列式解答,和身边的人说说你的想法。
(2)反馈交流。
①理解1/3是女生的含义,解决女生人数问题。
女生有4人。
女生有4人。
学生用图解释1/3是女生的意思。
学生列式求女生人数。
出示:12÷3=4(人)
答:女生有4人。
追问:为什么除以3?3是哪来的?
预设1:3是1/3的3,表示平均分成3份所以除以3。
预设2:1/3就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预设3:就是把12人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女生,也就是4人。
②理解2/3是男生的含义,解决男生的问题。
男生有8人。
学生用图解释2/3是男生的意思。
列式解答。
出示:12÷3=4(人)
2×4=8(人)
答:男生有8人。
追问:为什么乘2?
预设1:因为2/3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要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2份是多少。
预设2:12÷3=4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4人。男生有2份,就是求2个4相加是8人。
3.回顾与反思。
(1)你们解决的对不对呢?
预设1:
4+8=12(人)正好和总人数一样,所以对了。
预设2:
12-4=8(人)也可以用减法检查。
(2)回顾一下这道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先读题,读完后把题目中的1/3和2/3的意思画出了图。然后根据女生占全班的多少份和男生占全班的多少份列出了算式,用除法和乘法解决了这道题。
小结:分数含义的理解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先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在交流中探究解题方法。】
(二)解决书的本数的问题
出示题目:
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2/5是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
知道了什么?
2/5的意思是什么?请画一画,然后再列式解决。
反馈:
45÷5=9(本)
9×2=18(本)
答:故事书有18本。
学生说想法
学生说算式的意思。
(三)对比反思
观察解决的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有12名学生,其中1/3是女生,
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
其中2/3是男生,男女生各有
2/5是故事书,故事书有
多少人?
多少本?
12÷3=4(人)
12÷3=4(人)
45÷5=9(本)
2×4=8(人)
9×2=18(本)
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
答:故事书有18本。
预设1:这两道题解决时都是用分数表达的份的关系来解决的。
预设2:都是用除法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然后再用乘法求出几份是多少。
2分
40秒
三、巩固练习
先画一画再写一写你的想法。
反馈:
预设1:
15÷3=5(条)
15÷5=3(条)
5>3小灰猫吃的多。
预设2:1/3>1/5答:小灰猫吃的多。
小结:看来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想知道多几条?怎么办?
5-3=2就可以知道多2条了。
小结:看来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感受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分50秒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