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1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6
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过程,在竖式与横式的比较中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骤。
基于具体计算经验的积累,概括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中,培养概括与迁移能力。
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感悟追求简洁、合理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法与算理
学习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法与算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三个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呢!
彩笔正好装满3盒,每盒12支,一共有多少支?你会算吗?
学生列式12×3并口述计算过程。
师:乘法计算过程,既可以用横式来记录,也可以用竖式来记录。你想在竖式里记录些什么?竖式又该怎么写?
7分
二、独立思考,交流探讨
1.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并选择典型作品。
2.典型作品展示。
(2)
(3)
(4)
要求:看的明白的,请你为它做介绍并提建议;看不明白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3.学生交流探讨。
如:竖式(1)利用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但是麻烦;
竖式(2)就是把横式的三步记录转成3个竖式,十分繁琐;
重点围绕(3)(4)两个竖式展开讨论,通过问题:竖式(3)(4)能否从横式中找到对应的三个步骤?
能否从彩笔图中解释相应的实际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竖式的算法和算理。
如竖式(4)
第一步:用3乘个位的2,二三得六,把6写在个位上;算的就是横式中2×3=6这一步;也就是笔盒外面的彩笔数。
第二步:用3乘十位的1,一三得三,把3写在十位上;算的就是横式中10
3=30这一步;就是算的笔盒里面的彩笔数。
合起来就是36,不用再写了;就是横式中6+30=36这一步;也就是彩笔的总数。
4.教师就方法(3)(4)进行小结强调。
两种方法,都能记录先分别乘、再相加的三个步骤,所以都是对的。竖式(4)是三个步骤的高度浓缩:个位的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十位的1乘3得3,表示3个十,写在十位上。直接得到了乘积36,省去了30+6的步骤。
3分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试做:34×2,12×4两道题,允许学生用自己接受的方法,即上述竖式(3)(4)均可。教师巡视,关注典型方法。
2.学生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随着经验积累,感悟竖式(3)(4)的联系,自觉简化。
3.学生概括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骤。
3分
四、拓展练习
1.教师改动其中一道题34×2的百位添加2,成三位数乘一位数234×2。
2.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典型方法及错例(如百位的数2直接落下没有乘的,百位乘的积不是写在百位的等等)。
3.交流讨论,其中注重对错例的探讨,用多种方法判断对错,并分析错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1分
五、全课总结
1.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要一次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多位数,并且乘哪一位的积就和那一位对齐。
2.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记录计算过程,和用横式记录,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竖式还是横式,都要先分别乘,再合并。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而用竖式记录过程特别简便。
10秒
六、布置课后练习
数学书第63页第1题和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