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4 08: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版
2020年7月第7次印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直观模型理解算法,发展运算能力和迁移能力。
3.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计算。
学习难点:养成认真计算,及时反思的习惯。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0分钟
一、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情境。
科技节要到了,学校老师带着科技小组的同学去参观科技馆。老师和学生恰好坐满3辆车。
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从图片信息中,我知道了每辆车最多坐26人,他们恰好坐满了3辆车,求一共有多少名师生就是求3个26是多少,可以列式为26×3。
师:26×3到底等于多少呢?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请大家用竖式解决这个问题。
2.交流反馈,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在学习单上写出竖式。
(2)分析学生作品,发现竖式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呈现学生典型作品,进行计算过程分析。
作品一:十位上没有加进位数。
作品二:进位数的书写位置有误。
作品三:有两层积的竖式,计算过程正确。
作品四:有一层积的简洁竖式,计算过程正确。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竖式的计算结果都对吗?你能看懂他们的意思吗?
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辨析,明确第三个和第四个作品是正确的。
(3)分享第三个作品和第四个作品的计算过程。
第三个作品借助小棒说明算理和算法。
第四个作品是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加法竖式,明确有进位的乘法竖式如何书写。同时,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竖式与加法竖式中计算进位的相同点与异同点。
(3)对比第三个作品和第四个作品,发现两个竖式之间的联系。
预设:第三个竖式里的18,就是第四个作品里积的个位上的8和横线上的进位1。第三个竖式里十位上的1加6等于7,就是第四个作品里3乘26十位上的2等于6个十,再加上进位的1个十,等于7个十。
(4)修正错例。
在交流并理解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后,组织学生修正第一个和第二个作品,从而进一步巩固算法。
3.课堂小结
结合上节课的经验,我们一起算出了一共有78名师生去参观了科技馆,还总结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的竖式怎么写。你们真棒。
3
分钟
二、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到达科技馆后,去观看科技电影,这是梦幻放映厅上午的时刻表。根据时刻表,请你计算出梦幻放映厅上午最多可以接待多少人?
2.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2)明确连续进位过程及每个进位数表示的含义。
预设:生:我想问问大家,这道题有两个进位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借助直观模型演示,理解连续进位的产生过程及每个进位数代表的意思。
4分钟
三、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明确算法
(1)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做过的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有进位的笔算乘法与没有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过程和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位数,依次与另一个因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相乘,再把每次相乘的积写在对应的数位上,表示合在一起。只是有进位的乘法在计算中还需要再加上进位数。
2.解决实际问题
(1)独立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1
分钟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即将结束,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呢?
从你们的收获里,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信你们会把它当成好助手,帮你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1
分钟
五、布置作业
1.数学书第7页,练一练第1题
16×4
3×28
127×3
6×213
24×9
55×4
167×3
6×125
2.数学书第7页,练一练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