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海上日出》
设计思路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观察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进行授课。我以结尾的“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重点品读第二至五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观察到的日出时不同的景象,分析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更能理解课文想要表达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2.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收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片头
课程名称微课标题执教者(姓名+学校)
二、正文讲解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之前,我们学习过一首《暮江吟》的诗,诗中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吧。2、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实在太美了。(课件出示各地方的海上日出图片)二、整体感知,深入品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件出示)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本文主要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2、通过课文的朗读,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预设: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3、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巴金在海上看日出的总体感受,请同学们找一找。出示句子: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这”指海上日出的景象;“奇观”指奇特、伟大的景象;?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奇特、伟大的景象。)(二)学习第一自然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及环境。2、出示句子: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课件出示句子)“常常早起”说明作者在旅途中不止一次看日出,也说明本文不是第一次看日出的过程和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日出的喜爱之情。(三)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课件出示句子)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预设:日出前颜色的变化非常快,从浅蓝到红霞再到加强亮光,颜色不断在变化,“转眼间”更是写出了颜色变化的速度之快。请你想象一下,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太阳就要从水天相连的地方升起来了,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会如何呢?预设:作者的心情是急切、盼望的。所以作者才说“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这一自然段,读出这种期待的感觉。(四)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此时此刻,你是否和作者一样特别想看到日出时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1、你发现了吗?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是抓住太阳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来写日出时的景象的。(1)太阳的变化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2)颜色的变化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红得非常可爱
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小结:作者把日出时的动态写得清楚、明白而又生动。2、出示句子: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课件出示句子)上面的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负着重荷”、“一步一步”、
“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
这些关键词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升起时十分吃力的样子。多么生动逼真呀,难怪作者说“这不是很伟大的奇怪吗?”(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师过渡:同学们,日出前和日出时的美丽景象已经深深地吸引住我了,那跳出海面的太阳遇到不同云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自由读四、五自然段。思考:太阳的光和色有什么变化?2、交流学习内容:(1)课件出示句子:“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走进云堆时的太阳像是一个捉迷藏的小孩儿,可爱极了。远远望去,水天相连,阳光又直射水面上,把水面照得很亮,这时水和天空好像融为一体。(2)课件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师:天边有厚厚的黑云时。又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中的动词。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放射、透过重围、镶了金边、冲出重围、出现、染成”这些动词运用得非常精妙,让我们读出了太阳的勇敢、顽强,最终战胜了黑云,你看。这样的美景,怎么不是很伟大的奇怪呢?
三、结尾
这篇课文是作者巴金,在
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赶巴黎留学旅途中所记下的所见,因为在乘船时日出的美丽景象深深的吸引了他,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写了《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巴金用细腻的笔墨、优美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把初升的太阳写真写活了,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我们感受这样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