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9×9+9×1=9×10
表示
23×16-23×6=23×10
表示
17×101-17×1=17×100
表示
一、巩固旧知,衔接新知
照样子,写出下列式子的意义。
例如:
31×7+31×3=31×10
表示7个31加上3个31等于10个31.
9个9加上1个9等于10个9.
16个23减去6个23等于10个23.
101个17减去1个17等于100个17.
为了绿化小区环境,小区新栽种了一块草坪,长8米,宽6米,另外新建了一座花坛,长12米,宽6米。你能提出什么新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米
8米
12米
二、探究新知,建立加减模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方法2:8×6+12×6
=48+72
=120(平方米)
6米
8米
12米
方法1:(8+12)×6
=20×6
=120(平方米)
小区新增绿化总面积多少平方米?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吗?并说说思考的步骤是什么?
答:小区新增绿化面积是120平方米。
大家认真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小组内交流。
(8+12)×6和8×6+12×6
(二)活动探究,深入研讨
(8+12)×6
=
8×6+12×6
想一想:
25×(4
+
2)
○
25×4
+
25×2
那这样交换可以吗?结果还相等吗?
=
用字母表示:
(a+b)×c
=
a×c
b×c
+
+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
×c
a×c
b×c
+
=
两个数的和
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
定义
三、拓展部分:建立减模型
小区为了美化环境,重新规划了绿化面积,把原来一部分草坪的面积种上了花朵,已知原来草坪长18米,宽6米,沿着原来草坪的长宽种上了长8米,宽6米的花坛。
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18米
6米
8米
剩下草坪的面积是多少?请用两种方式计算?
6米
18米
8米
18×6-8×6
=108-48
=60(平方米)
(18-8)×6
=10×6
=60(平方米)
请同学们根据咱们学过的内容,比较这两部分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
拓展延伸,灵活多思
分析过程
(18
8)×6=18×6
8×6
25×(4+8)=?
×
+
×
4×
+
×
=4×(75+125)
练习1.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思考过程。
28
28
4
125
27
73
12
25
4
25
8
25×(4+8)
=25×4+25×8
=100+200
=300
27×12+73×12
=(27+73)×12
=100×12
=1200
四、达标测评,练中多思
(45+55)×28=45×
+55×
27×12+73×12=(?
+
?)×
75
(40+4)×25
=40×25+4×25
=1000+100
=1100
9×37+
9×63
=9×(37+63)
=9×100
=900
练习2.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练习3:解决问题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答:一共有150人参加这次植树。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6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28页练习七,第6题、第7题。
感谢您的观看(共15张PPT)
课题:乘法分配律
难点名称:乘法分配律的算理
四年级-下册-第3章5节
目录
CONTENTS
上衣每件65元
裙子每条35元
买5套这样的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导入
方法一:先求1套衣服的价钱,再求5套的总价。
(65+35)
方法二:先分别求出上衣和裙子的价钱,再求总价。
65×5
导入
×5
=100×5
=500(元)
=325
+
175
=500(元)
+
35×5
(65+35)×5
65×5+35×5
=
(65
+
35)×
5
=
65×5
+
35×5
导入
两个数相加的和,再与这个数相乘。
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
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例
7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2)×25=4×25+2×25
=6×25
=150(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2)
4×25
=100×150
=150(名)
先算出每组的人数,再乘以组数。
先分别算出挖坑种树的人数和抬水浇树的人数,再相加
思考
: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5
2
×25
+
(4
+
2)×2
5
=
4×25
+
2×25
导入
两个数相加的和,再与这个数相乘。
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a+b)
×c=a×c
+
b×c
a×(b
+
c)
=a×b
+
a×c
(64+12)×3?=?(
)×(
)+(
)×(
)
25×(38+2)=?(
)×(
)+(
)×(
)
57×12+43×12=(?
+
)×?(
)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64
3?
12
3
25
38
25
2
57
43
12
1、填一填,请运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下面各题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13+
6×13
(12
+
26)×15
(15
+
7)×4
15×4
+
7×4
12×15
+
26
×15
20×32
+20×18
20
×(32
+
18)
(4
+
6)×13
2、连一连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03×12
=(100+3)
20×55
=20×
=100×12+3×12
=1200+36
=1236
=20×50+20×5
=1000+100
=1100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温馨提示:先用乘法分配律改变算式再计算较简便
×12
(50+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
小结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再见!(共18张PPT)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
再计算25组一共有多少人。
(1)每组有多少人:4+2=6(人)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
再计算25组一共有多少人。
(1)每组有多少人:4+2=6(人)
(2)25组一共有多少人:6×25=150(人)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
再计算25组一共有多少人。
(1)每组有多少人:4+2=6(人)
(2)25组一共有多少人:6×25=150(人)
综合算式(4+2)×25
=6
×25
=150(人)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
再计算25组一共多少人。
先计算25组挖坑、种树需要多少人
再计算25组抬水、浇树需要多少人
最后计算25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人
(1)挖坑、种树人数:4
×25=100(人)
先计算25组挖坑、种树需要多少人
再计算25组抬水、浇树需要多少人
最后计算25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人
(1)挖坑、种树人数:4
×25=100(人)
(2)抬水、浇树人数:
2
×25=50(人)
先计算25组挖坑、种树需要多少人
再计算25组抬水、浇树需要多少人
最后计算25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人
(1)挖坑、种树人数:4
×25=100(人)
(2)抬水、浇树人数:
2
×25=50(人)
(3)25个小组总人数:100+50=150(人)
先计算25组挖坑、种树需要多少人
再计算25组抬水、浇树需要多少人
最后计算25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人
(1)挖坑、种树人数:4
×25=100(人)
(2)抬水、浇树人数:
2
×25=50(人)
(3)25个小组总人数:100+50=150(人)
综合算式:
4
×25
+2
×25
=100+50
=150(人)
先计算25组挖坑、种树需要多少人
再计算25组抬水和浇树需要多少人
最后计算25个小组一共需要多少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个叫做乘法分配率.
乘法分配率: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的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乘法分配率: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的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a+b)
×c
=
a
×
c
+
b
×
c
乘法分配率: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的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a+b)
×c
=
a
×
c
+
b
×
c
a
×(b+c)
=
a
×
b
+
a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