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土地的誓言》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5 10: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土地的誓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好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歌曲欣赏
新课导入
1.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 感情读文,了解课文内容,深层体会作者故园情、爱国情。
3. 揣摩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学习目标
端木蕻良:(1912.9.25 —— 1996.10.5 )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作者简介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3个多月,日军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从此,日本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东北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无数的东北人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
背景资料
炽 痛 chì 嗥 鸣 háo
斑 斓 lán 谰 语 lán
怪 诞 dàn 亘 古 gèn
默 契 qì 田 垄 lǒng
污 秽 huì 蚱 蜢 zhà měng
辗 着 niǎn 辘 辘 lùlù
字词注音
朗读课文:
任务:边读边思考问题:
1、用自已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2、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3、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整体感知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美丽富饶的关东原野,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结 构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怀念、热爱之情。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的家乡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呢?为什么能让他如此眷恋?
细读品味
美丽富饶的东北
白桦林
马群
驰名中外的
“东北三宝”
鹿茸
人参
貂皮
玉米
豆粒
高粱
煤块
黑土地
我们在画面中看到了许多东北的典型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文章当中找到作者回忆这些景物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
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
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
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
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
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印象东北
物产丰富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
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
斑斓的山雕,
奔驰的鹿群,
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带着赤色的足金;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
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
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
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
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
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
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印象东北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
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
斑斓的山雕,
奔驰的鹿群,
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带着赤色的足金;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
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五彩缤纷
多姿多彩
从第二段作者的誓言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热爱之情
2、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
3、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和“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泛滥原指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抑制地四下奔流,用“泛滥”一词更多了冲破一切阻碍的力量。
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我昔日的欢笑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用“埋葬”更多了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讨论探究
“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中为何使用第二人称“你”?
运用了“呼告”手法,这是一种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产生强烈的抒情效果。
讨论探究
主旨概括
这篇抒情散文充满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人民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日本侵略者强占了关东原野十年之久,他失去的是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文章对关东原野的怀念,正体现中华民族驱逐民族侵略者,收复东北失地的决心与豪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