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3 17: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
B.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总结高屋建瓴。
C.作者将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说明其划时代意义。
D.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2.“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对这段话的感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之情。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就出了意外,失去了最伟大的导师和亲密的战友,有痛惜之情,但主要是作者自己深深的自责。
C.这段文字可看出恩格斯沉痛之中又有敬重、痛惜、宽慰之情,感情细腻而又复杂。
D.作者受情境所限,以“停止思想”和“永远地睡着了”代替“逝世”,以“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渲染内心的伤感和遗憾,虽悲痛而不失自持。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雇 佣 ( yōng ) 撰 稿( zhuàn ) 诅 咒( jǔ ) 坚 忍 不拔( rěn )
B.芜 杂( wú ) 空 白( kōng ) 肤 浅( fū ) 豁 然开朗( huò )
C.诽 谤 ( pàng ) 精 悍 ( hàn ) 苍 穹 ( qióng ) 卓 有成效( zhuó )
D.诬 蔑 ( miè ) 悼 词( dào ) 扼 要( è ) 衷 心喜悦( zhōng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满腔热情 莱茵 英名 浅尝辙止
B.永垂不朽 驱逐 忌恨 独到见解
C.不可估量 竟相 轻拂 插科打浑
D.蛛丝蚂迹 摸索 掩盖 源远流长
二、其他
5.看图选词(掩盖·掩饰)

白雪 ( ________ ) ( ________ ) 脸型
6.关于证券市场的改革走向问题,证监会负责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涉及市场的重大问题还不少,我们要做试点,还要继续 _______ 。(摸索·探索)
7.如何做好高中生家长?这位资深班主任的演讲,让万千父母 _______ !(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8.在科技领域, _______ 是产品迭代、企业发展的大敌。公关还需以脚踏实地、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为基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9.宽阔到让你感觉到自己微不足道的短暂生命是这样悲愁与阒然,与脚下 繁 芜 丛 杂 的野草并无二致。 ( _____ )
10.这种材料由于有着特殊的结构,而使其能够被长期使用而不易变形,真可谓 坚 忍 不 拔 。 ( _____ )
11.阅读全文,根据下面的表格提示,概括文章各部分内容,并填充表格。
开头 述其哀 ① ________________
主体 赞其功 ② ________________
结尾 颂其德 ③ ________________


12.第2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13.根据课文概括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理论方面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
实践方面 ④ 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

14.第1段中,恩格斯是怎样把马克思逝世的噩耗告诉世人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5.阅读第4段和第8段,分析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6.这篇悼词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为什么他叙述的时候口吻又如此平静?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联系课文,想一想,马克思是否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理想,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我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要求选出“有误的一项”,立足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将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表述不准确,应为“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故选C
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感彩指的是作者对某件事或某些内容的情感态度,或肯定、或否定、或喜爱、或憎恶等。作答时把选项放到原文中去理解,深切体会句子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B项, “但主要是作者自己深深的自责”是错误的,只表现了痛惜之情。
C项, “宽慰之情”是错误的,“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净重之情,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之情。但没有宽慰之情。
D项,“虽悲痛而不失自持”是错误的,以“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 渲染内心的伤感和遗憾,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故选A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从近几年的字音考查题来看,一般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词,其中大部分字词的读音都是我们熟悉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重平时积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做题方法。如遇生僻字,可结合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读音的推断,可结合所在词语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推断。
A 项, “ 诅 ” 应读 “zǔ” ; B 项, “ 空 ” 应读 “kòng” ; C 项, “ 谤 ” 应读 “bàng” 。
故选D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重平时积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做题方法。如遇生僻字,可结合所在词语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推断。
A项,辙—辄;
C项,竟—竞,浑—诨;
D项,蚂—马。
故选B
5.掩盖 掩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作答本类题型需注意结合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本题中掩盖侧重于将事实原封不动地掩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掩饰是指当事人会对事实进行改编,让事实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让别人来理解。白雪盖住大地,所以选掩盖;而脸型的话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修饰,故选掩饰。
6.摸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作答本类题型需注意结合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摸索:着重指在方向不明、经验不多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常是经验、方向、门径、技术等。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比“摸索”更自觉、更进一步,对象常是奥秘、原因、根源、知识、实质、本质等。这里面的语境为关于证券市场的改革走向问题,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除了做试点还要继续摸索。
7.豁然开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作答本类题型需注意结合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豁然开朗,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 突然明白某件事。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语境为家长们听了资深班主任的演讲之后的感受,应该是让家长对如何做好高中生家长这个问题突然间就有了些思路,故选豁然开朗。
8.浅尝辄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作答本类题型需注意结合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浅尝辄止 ,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浮光掠影, 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科技领域的话,应是不深入专研,故选浅尝辄止。
9.√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繁芜丛杂,一指丛生的杂草多而乱。二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语境为脚下的杂草,选的是该成语第一个义项。因此应用正确。
10.×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用于形容材料的特点,因此不恰当。
11.①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形 ②评价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③表达对马克思的怀念之情
【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把握划分情节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总结概括出每一段的含义,通过对课文上下文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本文一共氛围分为三段,先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形,表达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哀悼之情。然后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评价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最后表达对马克思的怀念之情。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2.前一个“对于”从马克思对革命实践的角度,评价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统领第7、8段;第二个“对于”是从科学理论角度,评价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统领第3至6段。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段落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根据里面的重点词语概括文段的内容,分析手法上的效果,然后分析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二段写到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就是概括了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从结构上统领后文,“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损失”统领第 7 、 8 段;“对于历史科学的损失”统领第 3 至 6 段。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3.①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③在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④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⑤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工作 ⑥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通读全篇,概括主人公的主要事件,然后对事件进行概括整理。本文第三段概括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贡献,第四段概括了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一贡献,第五段概括了除了在这两方面的贡献,还说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些都是他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第七段说到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首先说到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4.“停止思想”“睡着了”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极度悲痛的心情以及对马克思的尊敬。
“在安乐椅上”说明了马克思临终时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对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看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或者有哪些重要词语。本段主要内容为告诉世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 “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 中 “ 停止思想 ” 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很委婉地表达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实,同时这句话也表现了对马克思的尊敬之情。“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中“睡着了” 也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不愿面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之情,并且“在安乐椅”写出了马克思临终时的状态,“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说明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体现出作者对马克思这种忘我精神的赞颂。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5.两段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第4段中将“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第8段中将政府、资产者与革命战友对他的态度形成对比,政府驱逐他;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革命战友尊敬、爱戴、悼念他。
敌人的恨和战友的爱对比,说明马克思的贡献巨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详解】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找到手法,然后要结合文句对手法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四段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之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和发现剩余价值之后大家的豁然开朗,二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进而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第八段中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 -- 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 - 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而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将政府、资产者与革命战友对他的态度形成对比,说明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阿革命所做的贡献,也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6.示例一:恩格斯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来悼念他们的领袖,这种特殊的身份,再加上特殊的环境使作者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入悼词,从个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示例二:恩格斯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仅仅是寄托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评价领袖和他的业绩,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悲痛哀思的方法是含蓄的。
【详解】
本题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虽然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但作答时要立足文本,依据原文的内容作答,作答时要有理有据, 言之成理。本题要探究恩格斯在叙述的时候口吻如此平静的原因,答题角度可以多样化,比如从恩格斯的身份、当时特殊的环境、写作这篇悼词的目的等角度,然后要选择其中一个或等多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17.示例:马克思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理想,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人们实现职业理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每个有志气的人成为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职业理想的实现不是坐等而来的,还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强化主人翁责任意识;第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立足文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内容进行概括分析,然后联系实际,指出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做。本文中写到马克思不仅在理论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写到在实践方面也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可以说他实现了青年时代的理想。然后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青年应该如何做,比如在新时代也应像马克思一样树立自己崇高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可据上述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