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5 21: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3大气压强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1.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使玻璃管稍倾斜一点 B.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C.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D.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2.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瓶内抽空后被压扁
B.覆杯实验中纸板不掉
C.火车轨道上铺有枕木
D.吸在光滑墙面上的吸盘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医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B.巨大的冰山在水上漂浮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
4.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帕斯卡 D.牛顿
5.我们生活在大气压中,时刻都要受到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的应用中,主要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高压锅做饭
B.把吸盘吸在竖直墙壁上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D.用打气筒往自行车胎内打气
6.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7.将一质量忽略不计的硬薄塑料片放在玻璃管下方,再将此装置放入水中,塑料片没有下落,如图甲所示,再往管内倒入某种液体,当倒入液面高度如图乙所示时,塑料片开始下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力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力
C.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强
D.图甲中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等于大气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
8.一些传染病医院都有负压病房,所谓负压病房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病房内的气压_______病房外的气压,这样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 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自动流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  )
A.低于 可以 B.高于 不可以
C.低于 不可以 D.高于 可以
9.有些自动洗衣机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气体的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洗衣缸内水位升高过程中,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10.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
1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图(乙)货车超载,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强,造成路面破损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此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小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13.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  )
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吸盘式挂物钩吸在墙壁上
D.用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处
1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玻璃管内有少量的空气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三、填空题
15.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吸盘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______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竖直下滑,则重物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计)。
16.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______(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再算横截面积;再读出刚好拉动活塞时测力计读数F,则大气压强为______(用已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二是______。
17.小敏从上海乘坐火车前往拉萨,途中发现携带的密封食品袋变得越来越“鼓”,这是因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请举出一个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装置______。
18.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mm。
(2)通过计算可知当时的气压为_____Pa(ρ水银=13.6g/cm3 g=10N/kg)。
(3)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均选填“变长”“变短”“不变”)
(4)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则你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
(6)若同学们用图己中B注射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大气压,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己中的_____(A/C)注射器。
20.某校初二8班的同学在学完大气压的知识后,想估测大气压的值,同学们用塑料挂钩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1)测量大气压强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用到的主要的测量器材:弹簧测力计和______;
(3)小明想要测量大气压力并减小偏差,他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个测力计:
A:(量程是0~10N,分度值是0.2N)
B:(量程是0~30N,分度值是1N)
C:(量程是0~50N,分度值是2N)
已知吸盘的面积是2cm2(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他应选用测力计是______(选填符号);
(4)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开吸盘的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9×105Pa,比实际大气压小很多,请说出测量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使玻璃管稍倾斜一点,大气压是没有变化的,那么支持起来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测量数值没有发生变化,A项不合题意;
B.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大气压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不变的,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测量数值没有发生变化,B项不合题意;
C.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山上空气稀薄,大气密度较小,那么大气压较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变小,测量数值有发生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大气压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不变的,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测量数值没有发生变化,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A.瓶内抽空后被压扁是由于瓶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托住了杯中的水,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吸盘的工作过程是: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巨大的冰山在水上漂浮,是因为冰山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塑料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面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故C符合题意;
D.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托里拆利首先想到用玻璃管装满水银再倒插入水银槽,测出了大气压所支持水银柱的高度,算出了大气压强值,故选A。
5.B
【解析】
A.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特点,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把吸盘紧紧压在在竖直墙壁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里面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吸盘牢牢压在墙壁上了,利用了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的,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是人的推力把气充进轮胎中,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解析】
A.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了液体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会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下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分析】
(1)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将会处于平衡状态。
(2)玻璃管内倒入液体,液体对塑料片产生向下的压力,当这个向下的压力稍大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时,塑料片就会脱落,根据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解析】
AC.由题知,塑料片的质量忽略不计;图乙中,塑料片刚开始下落,说明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等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强,由于管中液体的深度大于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根据可知管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正确,C错误;
B.图乙中,塑料片刚开始下落时,塑料片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液体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等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故B错误;
D.图甲中塑料片处于静止状态,因水的内部也有空气,则塑料片上下方都有大气压,且大气压可以抵消,此时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等于玻璃管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但不等于大气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8.A
【解析】
由题意可知,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自动流出去,这说明是外面的新鲜空气进入病房,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往气压低的地方流,那么可知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
故选A。
9.B
【分析】
根据水位的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及体积的变化。
【解析】
当洗衣机的水位升高时,液体压强变大,则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水面也会升高,所以被封闭气体的体积要减小,气体压强变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A.大气压与高度和天气有关,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测量的结果可能不同,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会变长,故B正确;
C.换用粗的玻璃管作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C错误;
D.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此装置从地面移到山顶,管内被托起的水银将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11.BD
【解析】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A错误;
B.图(乙)货车超载,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不变,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强,造成路面破损,故B正确;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大气“压”上来的,故C错误;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
故选BD。
12.ACD
【解析】
A.被玻璃“吸”住后,小皮碗内的空气被挤出,小皮碗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A正确;
B.挤出的空气越多,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故B错误;
C.乘客头部前后移动时皮碗与玻璃之间存在静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故C正确;
D.橡皮碗较软,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能起缓冲作用,故D正确。
故选ACD。
13.BCD
【解析】
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CD.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吸盘式挂物钩吸在墙壁上、用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处都属于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故BC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4.CD
【解析】
AB.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向水银槽里加入少许水银,使玻璃管稍微倾斜少许,或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故AB不符合题意;
C.若玻璃管内有少量的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故C符合题意;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5.大气压 摩擦力
【解析】
[1]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将吸盘和玻璃之间的空气排出,形成真空,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松手后吸盘还能紧贴在上面。
[2]吸盘匀速竖直下滑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它竖直方向受到物体对它向下的拉力和玻璃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全部刻度 摩擦 密封性好
【解析】
解: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需要先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则。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
则大气压强是
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的好处是减小摩擦、密封性好,这样测量出的拉力更准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误差也较小。
17.减小 托里拆利实验 真空吸盘
【解析】
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封食品袋内压强不变,在内外气压的作用下就会越来越“鼓”。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装置很多,真空吸盘、吸管、吸尘器等正确均可。
18.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小
【解析】
]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市市长在马德堡市完成了马德堡半球实验。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倒放入水银槽中的实验精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19.760 1.0336×105 不变 变长 偏小 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 C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
当时的气压为
如图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
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则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的压强,使管中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了一个小孔后,这个装置就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所以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为止。
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C。
20. 刻度尺 B 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排出
【解析】
测量大气压需要知道大气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压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故原理是。
根据大气压的测量原理可知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直径d。
根据知,此时的大气压力为
F=PS=1.0×105Pa×2×10-4m2=20N
所以要测量大气压力并减小偏差,需要选用量程是0~30N,分度值是1N的弹簧测力计,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及用其测量拉开吸盘的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要在竖直方向调零;拉力方向与吸盘垂直等。
(5)[5]测量值偏小,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多种可能,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或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或吸盘与玻璃板接触不紧密;或存在漏气现象;或吸盘本身有一定的质量不可忽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