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 二 历 史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礼规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
A.主张恢复周礼 B.提倡礼法并用
C.主张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D.对周礼的批判继承
2.自汉武帝开始,社会上更是把攻读儒学作为谋取官职的一种“终南捷径”。这一现象
A.表明其他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B.推动了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C.促进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形成 D.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3.陆九渊提出“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王阳明主张“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否定孔子的权威 B.隐含了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带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 D.重新构建了“天理”和“知行”关系
4.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
A.打击罗马天主教会 B.摆脱神权对思想的束缚
C.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寻求文学艺术领域突破
5.卢梭说:“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A.直接民主的思想 B.反私有制的思想
C.天赋人权的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
6.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了
A.西学东渐进程的开启 B.明末学术视野得到扩宽
C.空谈义理的学术思想被抛弃 D.古代科技实现了向近代的转型
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孙悟空形象出现的根源是
A.西学东渐的开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扩大 D.明清近代化的转型
8.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牛顿力学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材料表明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B.否定了神创说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 D.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9.下表为欧洲哲学发展线路与欧洲科技中心变化简表。据此可知
欧洲哲学发展线路 欧洲科技中心变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约1350—1630年) 意大利(1540—1610年)
英国经验论哲学(约1610—1710年) 英国(1660—1730年)
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约1700—1800年) 法国(1770—1830年)
德国的古典哲学(约1770—1850年) 德国(1810—1920年)
A.哲学发展决定了科技中心的转移 B.思想解放影响科技中心的转移
C.哲学与科技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D.科技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力的强弱
10.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所谓民权宪法,皆为浮光掠影之虚谈,而不足为馈民之粮,起沉疴之药饵,全国民应尽绝从事政治之心,而专心致志以营生业不可。”该主张表明
A.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 B.实业救国顺应时代要求
C.君主立宪不符合国情 D.天朝上国思想浓厚
11.《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虽举起“科学”“人权”的大旗,却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1920年,陈独秀发表《谈政治》,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说明陈独秀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集体转型 B.由注重思想启蒙到政治改造的转变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 D.对我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认知的改变
12.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民生主义,反对少数人操纵土地所有权,操纵国计民生;强调改善农民、工人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这说明孙中山
A.对工农认识的转变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支持社会主义革命 D.决定发动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13.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坚决反对把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与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对立起来的观点,重申如果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势力,是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的论述旨在
A.总结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 B.论述农民是中国革命核心问题
C.实现全党革命道路的转变 D.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4.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A.扫盲工作的基本完成 B.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C.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始 D.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15.“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与材料中艺术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自由引导人民》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图1、图2、图3分别为东汉、唐朝、元朝的地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对应的朝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后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有“使人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三个突出特征”: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弘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很奇怪,这场运动是由既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又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方法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场人文主义的运动。
——据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郑和航海图》(局部),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年)至宜德五年(1430年)间。
图2《坤舆万国全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于17世纪初共同绘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图2的史料价值。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在近代中国危难的时刻,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宣传新思想,在文化、教育、思想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材料 下面是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新思想的部分方式
方式一:利用通俗文学扩大新思想的影响力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连载《新中国未来记》。故事主讲了广东人黄克强与同乡好友李去病之间就“革命还是改良”进行辩驳。黄克强认为中国的改革只能取法英国和日本,采用君主立宪,李去病提倡法兰西式革命,强调“破坏”是进化的必经阶段。这“彼此往复到四十四次”的辩驳,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旨。
方式二:以明末清初思潮作为引入西学的桥梁梁启超、孙中山等翻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民主,高呼《明夷待访录》比《民约论》还要早数十年;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革命党人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
⑴编写一篇黄克强和李去病有关“革命还是改良”的辩论对话。(要求:对话要围绕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8分)
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为什么要“以明末清初思潮作为引入西学的桥梁”?(7分)
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3=45分)
1—5 DBBBA 6—10 BBCBA 11—15 BACBC
二、非选择题(55分)
16 .图1:图为关汉卿生平及作品示意图;都城为大都;提及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生活年代为1230年至1300年前后。据地判断图1为元朝。(4分)
图2:图中信息有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匈奴;都城为洛阳;白马寺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据此判断图2为东汉。(4分)
图3:图中信息有玄奘西行图;贞观;长安。据此判断图3为唐朝。(4分)
17.示例:论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反传统的运动。(2分)
阐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的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反对愚昧迷信、反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反对旧文学,倡导西方的自然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新道德、通俗易懂的新文学。从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在当时也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所以,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都批判传统权威,具有相似性。(12分)
(以上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史料价值:图1形成于1425—1430年间,与郑和下西洋同一时代,是一手史料,有较高史料价值;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航线、经过的国内港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是研究明朝的航海技术、明朝对外交往(或朝贡贸易)的重要史料;是研究明朝前期人们对世界认知的重要史料;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世界古代航海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对研究亚非地区历史地理风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7分)
图2是17世纪初绘制,由意大利传教士与明朝官员共同绘制,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是第一手史料,有较高史料价值;地图呈现以中国为中心,可用于研究明末西学东渐的概况,是研究明朝中后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研究明朝中后期人们认识世界视野的重要依据。(7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9.(1)李去病:黄兄,戊戌变法都失败好几年了,你还坚持改良救国?黄克强:当然坚持,革新哪有一帆风顺的?中国的改革只能以英国和日本为师,采用君主立宪制。
李去病:那何时才能实现呀。你看最近不少地方都在闹革命呢,声势倒是愈演愈烈,我看最后还是得走法兰西式革命道路。
黄克强:法式革命是彻底,但有革命就有流血,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还是改良方式好。
李去病:英日式君主立宪制确立前,不都是先革命再立宪吗?革命实乃进化的必经阶段。
黄克强:那就拭目以待,看这革命能闹个啥结果?李去病:奉陪到底。(8分)
(其他答案,与材料和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酌情给分)
(2)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为近代知识分子提供了思想武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大;从传统出发,为民主政治寻找合理性,减少变法或革命的阻力(7分,一点2分,三点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