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姓 名:
学 科:中 学 历 史
学 校 名 称: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 级:八年级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本课选自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承载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乐于接受,而对抽象事物则较难理解。因此,我决定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史实;同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的民滔天罪行。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方法;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开始
歌曲
视频
课件
论从史出
视频
图片
结束
小结
课件
课件
以史鉴今
深入历史
情境导入
情感碰撞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小结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出城抗日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蒋介石: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关于七七事变 (2001版)说: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墨 写 的 谎 言
关于南京大屠杀(2001版)说: 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入南京城,路旁中国人拍手欢迎
日本如此美化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官在给中国小孩分发糖果
日本如此美化南京大屠杀
日本士兵帮助中国老人
日本如此美化南京大屠杀
你怎样控诉日本犯下的罪行?
面对南京大屠杀,你最想说什么?
日 本
德 国
南京大屠杀(30万)
杀害犹太人(600万)
同为二战的挑起国
日 本
德 国
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供奉二战战犯的地方)
德国总理勃兰特
在犹太人墓前下跪认罪
同为二战的挑起国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1世纪的今天,中日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1、正视历史,珍爱和平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