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情况。
2.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3.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地形特点、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我国西北地区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教学用具:POWERPOINT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演示]运用唐诗诗句来认识了解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讲授新课】
[投影演示]西北地区的三张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等
[提问]这三张图片是反映的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提问]体现了西北地区的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回答]干旱
[提问]那么这种干旱的气候特征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总结]与西北地区所特有的位置和地形有很大关系
[投影演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板书]:(与学生回答同步)
[学生活动]读课本14页图5.25西北地区图
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特点。
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及特征。
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找出完毕后请抬头
1.[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
[学生活动]通过认识西北地形,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内陆。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昆仑山以北称为西北地区。
[启发提问]观察西北地区的山脉,大多位于西北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主要位于边缘地带。
2.
[学生群答]主要地形区:
老师在板图上填注
[学生回答]主要山脉:
老师在板图上填注
[提问]请同学按照黑板的板图描述一下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生回答]高原山地为主
3.
[学生群答]
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老师在板图上填注
[学生回答]
行政中心:
老师在板图上填注
[学生活动]根据黑板的板书,我们知道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导致了它气候的干旱,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请思考1分钟,思考完毕请抬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的阻挡,使来自于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很少,气候干旱。
[过渡]干旱的气候还影响了西北地区一些其他的自然景观,本地区东西延伸长,跨经度大,所以内部景观还存在差异。
[投影演示]西北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图
[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地区植被的变化,分析原因。
[师生总结]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因为降水自东向西不断减少,因为离海洋距离越来越远。
[过渡]还有一些其他的与干旱有关的地理现象。
[投影演示]了解河流的数量和类型
[学生回答]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投影演示]了解风蚀形成的地貌和人们生活的绿洲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旱??????
D.干旱
2.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在(????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4.西北地区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B.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
C.太阳辐射强?
D.降水少
(1)西北地区的的主要地形区,A
山脉,B
盆地,图中的c是
高原,D是
走廊。
(2)小明同学乘火车由北京至乌鲁木齐进行“西部之旅”。请将沿途可能观看到的植被景观名称填入右上图中。
(3)B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河,我国最大的
沙漠。
(4)旅行途中看到了西部开发的火热场面,他们认为西北地区今后发展经济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双项选择题)
A.过度放牧,滥垦草原
B.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
C.缺少优良农业和畜牧业品种
D.能源短缺问题
(5)西北地区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根据你所学的知识,重建西部生态环境,采取的的措施主要有
(至少答出两条)。
反思:
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西北地区——干旱
农田村庄城市呈带状、点状分布
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畜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