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2、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能用机械能转化的思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定义和条件,明确机械能守恒是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不涉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且总量保持不变。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机械能的转化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利用清洁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了解机械能守恒
教学难点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教具
铁锁、神奇的罐子、数据采集器、小球、铁架台、电脑、高拍仪、自制机械能守恒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情境
利用神奇的罐子引入
观看实验
引起兴趣
提出问题
让罐子向前运动,并自动后退。
大胆猜想,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引起思维冲突,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评价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罐子的猜测,展示不同的观点。关注罐子的内部结构。讲述滚动时内部橡皮筋的变化。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关注罐子的内部结构观看内部结构后,再次发言,得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
提问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展示回力车,提问怎样使它运动起来。
思考回答学生演示,。
用物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展示评价
回力车的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明确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解释回力车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用能量转化的思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提出问题
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转化吗?
教学生能进行联想,发散思维。
小组讨论
滚摆实验分析摆动过程,发现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实验,观察速度高度变化,探究能量转化。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展示评价
展示实验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设置情境
用铁锁实验设置情境
猜想可能的现象,观察实验结果,引起冲突,引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胆猜想,培养合理猜想的能力。
提出问题
建立物理模型,替代铁锁。分析铁锁的摆动,确定一个周期分为为4个阶段,分别为A→B、B→C、C→B、B→A。提问:1、4个阶段中具有哪种形式的能量3、怎样判断这些能量在铁锁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变化高度可以从板书上直接观察不容易直接观察的速度怎么判断大小
讨论摆球的摆动过程中,高度变化可以直接观察到,提出速度可能变化,不容易直接观察
知道把复杂的生活现象转化为便于研究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物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推理能力。
小组讨论
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分析A、C两点的速度分析B点速度得到4个阶段速度的变化。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展示评价
高度变化可以直接观察。速度通过分析也得到。用专门的测量速度的仪器—数据采集器和光电门进行测量。
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结果。根据老师给出的新器材,确定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记录摆球摆动过程中,2个点的速度,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展示评价
得到整个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得到摆球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数据的能力
提出问题
摆动过程每个阶段中重力势能和动能是怎样转化的摆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重力势能和动能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速度高度变化推理。小组讨论一种能量变大,另一种能量变小,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发生了转化。
教学生学会根据物理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
展示评价
A→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明确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小组代表发言,实物投影展示学案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
下降时,全部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全部的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请从能量的角度思考:为什么铁锁打不到鼻子,?
引导学生用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物理是有用的。
小组讨论
提出猜想:能量转化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评价
能量转化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交流。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弧度相同的轨道,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能到达的对高点。
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展示器材。
观看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展示评价
阻力越小,到达的高度越高,如果没有阻力,就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通过讨论,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
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会发生什么现象,铁锁能打到鼻子吗?
铁锁会打到鼻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示评价
机械能守恒
当没有阻力时,小球的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就可以利用常见的能源转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利用风能和水能发电,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能源。
观看视频风能和水能的利用。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展示评价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学以致用,创造一个更清洁、更美好的地球。
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学习物理,造福社会的意识。
板书设计
机械能及其转化一、二、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换,开始讲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生活中此类例子很多,便于理解,利用小时候玩过的橡皮筋回力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由铁锁实验引入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否发生转化,利用摆球代替进行分析,不易观察的速度采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器,将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直观的展示给了同学们,让他们对运动快慢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学生对于速度的观察一直是比较模糊的,用肉眼并不能有效、准确的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变化,以往的教学中,都是通过分析摆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在最低点时具有速度,来推理小球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的。本节课使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器,可以测量小球运动时的速度大小,非常直观的反映了速度的变化,让学生从数据中直接观察到了速度的变化,非常形象、具体,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加深了学生对于该现象的理解。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我采用了自制教具,利用原来学过的物理方法:实验加推理,不断减小轨道表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阻力,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到当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