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主备教师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集备教师
课
题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表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使用"口诀"。
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3.根据物质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学会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的探究,错例等活动养成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习惯,启发式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书写养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会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知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说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单质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教
法
教授法
学法指导
讲授法、实验学习法、课堂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投影】
读读、写写、比比: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的名称:H、O、C,并试着组合成熟悉的一些物质的符号,比比谁写得最多、最快。引出化学式的概念。
交流讨论:纯净物的组成都是固定的,那么,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
归纳拓展:分组讨论以上所写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重点以水的化学式为例。表示一种物质及这种物质的组成
化学式的意义: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以及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提问:2H2O所表示的意义?
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表示2个水分子2H2O
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练习:口答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H、2H、
H2
2H2
讲评并小结:
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构成两个氢分子的原子个数的计算: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与分子个数的乘积。如:两个氢分子是由4个氢原子构成。又如:两个水分子中(2H2O)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提问:什么是单质?(追问:单质的化学式怎样书写?)
板书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板书)
提问:什么是化合物?
讨论:化合物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抓住关键的两点?哪两点?
小结: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关键在抓住:元素符号排列顺序的规定;原子个数、原子个数(解码)的书写部位。
讲解:①氧化物:如:HgO、SO2、Fe3O4
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
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写法: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读法:某化某
小结本堂课的内容:
课堂作业:
二次备课
板
书
设
计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包括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二、化合价
1.原子团
2.化合价规律
(1)金属通常显正价,非金属通常显负价;
(2)化合物中H通常显+1价,O、S通常显-2价;
(3)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4)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三、化学式与化合价的互求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