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任务情境
素养目标
1.分析文章观点,深入理解全文,形成自己的思考
2.思考先秦诸子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
3.通过学习,了解先贤思想并为先贤写颁奖辞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积累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每篇文章的思想观点及其意义价值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的说理艺术和语言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先秦诸子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译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毋②吾以也。(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③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④而对曰:“(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⑤之,比及⑥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⑦也。”
夫子哂⑧之。
“求!尔何如?”
对曰:“(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⑨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⑩,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对文中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答案 A “优柔寡断,缺乏果决”错,冉有在这里表现出的应该是“谦虚谨慎”。
1.解释词语。
①以: 因为。 ?
②毋: 不要。 ?
③或: 有人。 ?
④率尔: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
⑤为: 治。 ?
⑥比及: 等到。 ?
⑦方: 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
⑧哂: 微笑。 ?
⑨能: 胜任、能做到。 ?
⑩作: 起身、站起来。 ?
撰: 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一说,讲述、解说。 ?
喟然: 叹息的样子。 ?
与: 赞成。 ?
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问志,四个学生的回答从表面上看似乎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的。
B.孔子之所以笑子路,是因为子路太过于重视军事,他要使百姓个个都有打仗的勇气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C.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愿意在仕途上成就一番事业,都想参与政治。
D.本文以简要的叙述和生动的对话,再现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侍坐孔子时的情景,刻画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答案 B 孔子之所以笑子路,是因为孔子主张治理国家要用礼,而子路“其言不让”。
3.孔子评说公西华的志向是“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
答:?============================================
==
=========================
=
答案 对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其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只是话说得非常谦虚罢了。主持“宗庙会同”,操办各诸侯宗庙祭祀、朝见天子的事宜,事关重大;公西华还说是小相,讲得谦虚,但志向并不小。所以孔子反问,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孔子不是否定公西华的志向,而是肯定公西华具有以礼从政的素养与才干。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译文:?===============
==================?
(2)译文:?===============
==================?
(3)译文:?===============
==================?
(4)译文:?==============
==================?
答案 (1)(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
(2)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
(3)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之后,(就)可以使人民富足。
(4)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齐桓晋文之事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一、译读《齐桓晋文之事》第1—20段,完成问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①,则王②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③而王,莫之能御④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⑤?’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⑥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1)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⑧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⑨,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⑩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解释词语。
①无以: 不得已。 ?
②王: 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
③保民: 安民,养民。 ?
④御: 抵挡,阻止。 ?
⑤之: 往。 ?
⑥舍: 释放。 ?
⑦觳觫: 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 ?
⑧诚: 的确。 ?
⑨褊小: 狭小。 ?
⑩异: 对……感到奇怪。 ?
宜: 当然。 ?
复: 禀报。 ?
独: 偏偏、却。 ?
见: 表示被动。 ?
语: 告诉。 ?
举: 拿。 ?
权: 称量。 ?
度: 丈量。 ?
度: 考虑。 ?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4)‘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1.对齐宣王以羊易牛来衅钟的事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齐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不忍心见到牛临死时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没有罪过的人走向受死的地方,故用羊替牛衅钟。
B.齐国百姓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啬,因为牛比羊更值钱,认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
C.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因为齐宣王见牛未见羊,所以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小的不同。
D.孟子引用这则事例是担心自己说话不慎会惹怒齐宣王,所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
答案 D “担心自己说话不慎会惹怒齐宣王”理解有误,孟子举这个事例其实是为了拉近自己与齐宣王的心理距离,为下文说服齐宣王行仁政做铺垫。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孟子看透了齐宣王的真实想法,用“称王”来诱导齐宣王实行“仁政”。
B.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因为他不忍心看到牛“觳觫”,孟子认为他有仁义之心。
C.齐宣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说明齐宣王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D.孟子用“君子远庖厨也”形象地说明了“仁”的内涵。
答案 C “说明齐宣王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合文意。齐宣王此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的兴趣,为下面孟子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其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答案 C “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理解错误,这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译文:?
?
(2)译文:??==========
(3)译文:??==========
(4)译文:??==========
(5)译文:??==========
(6)译文:??==========
答案 (1)这种好心足够用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舍不得,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2)大王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就走向受死的地方,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3)您说的这些话,对我的内心有所触动啊。这种善心之所以合乎王道,是什么原因呢?
(4)“我的力量足够举起三千斤,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视力足够看清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却看不见整车的柴火。”那么大王认可这话吗?
(5)不肯去做和不能做到的表现,怎么区分?
(6)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引用“为长者折技”这一事例,旨在说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之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
B.孟子引用《诗经》中的一段话,旨在说明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好国家。
C.孟子用启发式的论述解决了齐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齐宣王因此对孟子说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话表示衷心悦服,从“于我心有戚戚焉”可知齐宣王的内心有所触动。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了“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有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这些比喻十分精当生动,体现了孟子长于比喻的特点。
答案 C “齐宣王因此……表示衷心悦服”分析错误,此时齐宣王还未衷心悦服。
5.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你怎样理解孟子的回答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此句的作用在于孟子借此巧妙地将齐宣王所提的问题引开,旨在反对“霸道”,宣传“王道”。
[举一反三]
翻译秘诀——换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①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可译为“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换了。
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
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莫春者”中的“莫”应换成“暮”来理解。
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吾从而师之”(《师说》)可译为“我跟从他以他为师”,“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师”。
二、译读《齐桓晋文之事》第21—33段,完成问题。
“抑①王兴甲兵,危②士臣,构怨③于诸侯,然后快④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⑤不足于口与?轻暖⑥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⑦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⑧土地,朝秦楚,莅⑨中国而抚四夷也。(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⑩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4)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3.解释词语。
①抑: 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
②危: 使……处于险境。 ?
③构怨: 结怨。 ?
④快: 痛快。 ?
⑤肥甘: 美味的食物。 ?
⑥轻暖: 轻软暖和的衣服。 ?
⑦便嬖: 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
⑧辟: 开辟。 ?
⑨莅: 统治。 ?
⑩若: 像。 ?
殆: 恐怕,可能。 ?
集: 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 ?
反: 回到。 ?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B.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
C.“笑而不言”四个字,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理直气壮,不屑于与孟子争辩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D.孟子步步紧逼,以邹与楚之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答案 C “笑而不言”四个字,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7.齐宣王为什么没有被“推恩”的说法彻底说服?孟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进一步推行其“仁政”主张?
答:?============================================================
答案 齐宣王心中有称霸天下的企图。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最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4)译文:?================
答案 (1)但是用如此做法,来追求如此目的,就像爬上树去找鱼一样。
(2)用如此做法,去追求如此目的,尽心尽力地去做,以后必然有灾祸。
(3)既然这样,那么小的国家本来就不能够凭借狭小的土地与大的国家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就不能够凭借稀少的人口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就不能够凭借弱小的力量与强国为敌。
(4)大王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就能)使天下当官的人都想在您的朝堂上站着,种田的人都想在您的田野上耕作,做生意的人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市场上,旅客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向您奔走求告。
三、译读《齐桓晋文之事》第34—35段,完成问题。
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②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③,请尝试④之。”
曰:“无恒产⑤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⑦辟⑧邪侈⑨,无不为已。及⑩陷于罪,然后从而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之教,(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3)未之有也。”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论辩、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答案 B “教”与“养”的关系颠倒了,应是在“养”的基础上施“教”。
5.解释词语。
①惛: 不明事理,糊涂。 ?
②进于是: 达到这一步。 ?
③不敏: 愚钝。谦辞。 ?
④尝试: 试行。 ?
⑤恒产: 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 ?
⑥若: 至于。 ?
⑦放: 放纵。 ?
⑧辟: 不正。 ?
⑨侈: 过度。 ?
⑩及: 等到。 ?
从而: 接着就。 ?
刑: 处罚。 ?
制: 规定。 ?
畜: 养活。 ?
乐岁: 丰年。 ?
轻: 容易。 ?
树: 种植。 ?
时: 季节。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下文“勿夺其时”的“时”,指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 ?
谨: 用作动词,慎重办理。 ?
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9.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阐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
B.本文属于对话体议论文,孟子的思想观点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透过本文,我们可以透视先秦对话体散文之一斑。
C.本文引用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的例子,其用意在于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齐宣王有章可循。
D.本文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富有故事性,使文章更加生动,而且更具有说服力,更易于被齐宣王接受。
答案 C 举这些例子的目的在于证明齐宣王之大欲是行不通的以及其危害。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译文:?===============
(2)译文:?========
=======
(3)译文:?================?
答案 (1)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2)用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申诫他们。
(3)没有这样的事情。
庖丁解牛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译读《庖丁解牛》,完成问题。
庖丁为①文惠君解②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③,膝之所踦④,砉然向然,奏⑤刀然,莫不中音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⑦。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⑧刀对曰:“(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⑨而不以目视,官知⑩止而神欲行。(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描写了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是以声音描写为主的。
B.“嘻”“善哉”两个表感叹的语气词流露出文惠君对庖丁解牛技术的赞叹。
C.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为下文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寻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
D.庖丁总结自己解牛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最后做到“游刃必有余地”。
答案 A “作者是以声音描写为主的”错,应是“以动作描写为主”。
2.庖丁的解牛经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这种经历揭示了怎样的生存哲理?
答:?=================================================
===========
非牛者”;b.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c.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d.目无全牛——切中肯綮、游刃有余。
②生存哲理:只有长期地专注做一件事,洞悉事物的内在规律,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获得精湛的技艺。
1.解释词语。
①为: 替,给。
②解: 剖开,分割肢体。
③履: 踩。
④踦: 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
⑤奏: 进。
⑥中音: 合乎音律。
⑦会: 节奏。
⑧释: 放下。
⑨遇: 接触。
⑩官知: 感觉器官的作用。
神欲: 精神活动。
更: 更换。
族庖: 一般的厨师。
硎: 磨刀石。
间: 空隙。
无厚: 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
恢恢乎: 宽绰的样子。
族: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怵然: 戒惧的样子。
委: 散落,卸落。
续表
整体阅读
基础夯实
3.课文先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再写得“道”的原因,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
答案
①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深刻印象,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答案 (1)我追求的是天道,(已经)超过技术了。
(2)(我)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筋骨连接处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之间的)空处,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3)(这时我)提刀而立,为此而四下张望,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目标一
赏析人物形象
1.从孔子的问话与他对学生的回答的评点中,能看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具有什么样的风范?
答:
=======================================================
======================================================================================================================
答案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热情善诱、兼容并蓄、鼓励个性。如师徒刚开始交流时,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态度谦和而亲切。接着他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时说的话“不吾知也”,既激起他们发言,又做了含蓄的批评,可见他了解学生,注重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们能畅所欲言,他听后只是微笑了一下(“哂之”),并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引导,热情地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三人述完志后,对曾皙的疑问,孔子不厌其烦地解答析疑。
2.庄子散文中写人善于绘形传神,注重把人物神态和心理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庖丁解牛》中是如何描写庖丁解牛时“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
======================================================================================================================答案
庄子从庖丁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了庖丁解牛时“游刃有余”的状态。“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写其小心翼翼、高度警惕的专注态度;“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写出庖丁观察时谨慎细致,遇到难题时从容淡定、一丝不苟;“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则从动刀之结果写出庖丁解牛时的熟练、轻松;“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则刻画了庖丁解牛时的驾轻就熟、怡然自得之神态;“善刀而藏之”则写出庖丁收敛锋芒、低调做人的特点。这些描写是对上文说理部分的补充,正因为庖丁爱好的是研究解牛的规律,并且在实践中掌握了这一规律且能娴熟运用,所以才能有解牛之后的轻松、愉悦、自豪。这就突出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一中心。
目标二
分析文章内容,理解先贤思想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答:
=======================================================
===========================================================答案
(示例1)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一幅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的景象,每个人都享受着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孔子“与点”。
(示例2)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他的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皙“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的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4.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出了“仁政”的主张,请分析孟子“仁政”内容的三个方面及其意义。
答:
=======================================================
======================================================================================================================答案
“仁政”内容的三个方面:推恩(君主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制民之产(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即有饭吃)和教化(让民众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驱使人民向善),尤其是“制民之产”明显是在为民众呼吁最基本的生活权利。
意义:这种“仁政”主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5.文惠君听完庖丁对自己解牛之道的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
=======================================================
======================================================================================================================答案
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同时在踌躇满志地做完事情之后,感到心满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则容易受到伤害。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于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目标三
赏析语言,分析说理艺术
6.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谈话艺术?
答:
=======================================================
======================================================================================================================答案
①创设和谐的谈话氛围。孔子在很生活化的场合“坐”下来,学生们则“侍坐”,师生作为教学共同体亲密无间、蔼然可亲。特别是对答期间,还有曾皙的“瑟”声缭绕其中,十分和悦、轻松。
②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孔子先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希望他们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
7.《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善用比喻、类比以及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答:
=======================================================
======================================================================================================================答案
①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如以“举一羽”“见舆薪”比喻保民,以此来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又如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来解释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
②运用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③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如: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从而指出齐宣王不行仁政,实为“不为”而非“不能”。
8.《庖丁解牛》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进行分析。
答:
=======================================================
======================================================================================================================答案
①层层推进。庄子把庖丁解牛的经历分成四个阶段去写,让庖丁的解牛技术逐层提升,最终“进乎技矣”,进入更高层次的道。②善用比喻。庄子以解牛之道比喻养生之道。③善用对比。以庖丁解牛前后的技术作对比: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十九年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有形”到“无形”,说明了解牛之至高境界。
(以下任务在班级内分组进行,每个小组任选其一)
任务一
学校校报准备出一期国学专刊,介绍孔子、孟子和庄子。专刊要把本课的三篇文章刊登出来,编辑部的几位同学在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配下列哪一幅插图的讨论中出现了分歧,你认为哪一幅更贴合文章的内涵?说说你的理由。
答:
=======================================================
======================================================================================================================答案
略。
【教师专用·活动组织提示】
认为哪一幅合适都是可以的,说明理由时,一要将画面内容和文章内容的情境关系说清楚,二要符合文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
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形式,为孔子、孟子和庄子撰写颁奖辞,刊登在专刊上。
答:
=======================================================
======================================================================================================================答案
(示例)孔子:他没有什么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统一,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社会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孟子:他游说执政者,却不忘一个“仁”字;他宣扬治国策略,却不忘一个“民”字。辗转诸国,四处游说,只有“仁”他看得最重;唇枪舌剑,才思敏捷,他把“民”放在心中。在他的词典里,第一页是“仁政”;在他的路途中,永不踏上的是“霸道”。在他的路上,他走得艰难,是因为他背上有仁政,心中有人民。大哉!奔忙于天下,为的就是天下。一串串脚印,留下的是他的智慧,一阵阵风吹不走的,是他的精神。仁者无敌!
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绝于尘世,哲学的巅峰悄然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1.阅读下列《庄子·养生主》中的节选文字,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庄子的思想的,体现了庄子的什么哲学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答:
=======================================================
======================================================================================================================答案
上述文字是《庄子·养生主》全文的第一段,也是全文中心论点之所在,即“缘督以为经”(即“像气循任、督二脉周流不息一样,遵循中正自然之路”)。作者先指明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的道理,然后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又指出人生应持有的态度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在庄子看来,“近名”与“近刑”是同样危险的。在提出“缘督以为经”这一论点后,作者指出它的作用:“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段文字体现了庄子的养生哲学观。所谓养生,就是要先觉察自然的规律,再顺势而行,减少主观的意念与欲望,洞悉外物的变化状态,如此可以长保平安与自在。这也就是庄子哲学中的“贵自然”的思想,即了解规律,利用规律,因势利导,适度掌控。
[参考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陷入困顿之中!既然已经困顿不堪,还要从事求知的活动,那就更加危险了!做了善事不图名声,做了坏事不遭刑害,像气循任、督二脉周流不息一样,遵循中正自然之路,就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养护精神,可以享尽天年。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材料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2.孔子、孟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何不同?
答:
=======================================================
======================================================================================================================答案
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孟子: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3.在这三种不同的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
=======================================================
======================================================================================================================答案
(示例1)我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味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我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而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吃粗食,饮凉水,弯起手臂当枕头,其中也是有乐趣的。不义却富有、显贵,对于我就如同浮云一般。”
材料二: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而称王天下不在其内。父母都在世,弟兄无变故,是第一种乐趣;上无愧于天,下不惭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而称王天下不在其内。”
材料三:
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遣了两位大夫先去试探庄子的心意,说:“大王愿意把国内的政务委托先生!”
庄子头也不回,仍然拿着鱼竿钓鱼,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用丝巾包起来,安放在竹箱里,珍藏在庙堂中。请问这只龟,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样的句子就叫作宾语前置句。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类 型
例 句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以“之”或“是”为标志,强调宾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②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句——重在调序
宾语前置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看否定词和疑问词
若碰到否定句或疑问句,就要考虑有没有宾语前置。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常倒装。如“未之有也”中有否定词“未”,“之”是代词,正常语序应该是“未有之也”,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2)注意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之”“是”,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唯才是举”等。
(3)注意与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相对照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特有现象,所以碰到文言语句,可以与现代汉语进行对照,看它们的语序是否有所不同。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根据对照发现文言语句中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可以判断其为宾语前置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德深,本钜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译文:
=====================================================
===========================================================
(2)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
译文:
=====================================================
===========================================================答案
(1)邻近的县城修造器械,官吏们交替着互相督促责问,白天黑夜喧哗吵闹,声音大而嘈杂,仍不能成功。
(2)你们一定要返回,谁能制止得住?为什么要使自己这样痛苦呢!
解析
(1)营造,修造器械;递相,交替着互相;督责,督促责问;济,成功。(2)必,一定;归,返回;相禁,宾语前置,应为“禁相”,制止得住;何为,宾语前置,为何,为什么;自苦,宾语前置,应为“苦自”,使自己痛苦;自苦如此,状语后置,应为“如此自苦”。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答案
A
“为”是动词,宾语是“隋文帝挽郎”,动宾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C项。“迁”是动词,宾语是“贵乡长”,故“贵乡长”后应断开,排除B项。“书佐”是官职,与前面的“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是并列关系,都做“历”的宾语,且“以能迁贵乡长”的主语是“德深”,不是“书佐”,故“书佐”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受诏:奉皇帝的命令。“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有手诏、遗诏等。
C.诣阙:奔赴朝廷。“诣”是“往、到”的意思,“阙”本义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后可借指朝廷。
D.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答案
D
“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错误,“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未必是“出使外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对此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但官员们都竭心尽力,其成果是各县中最好的。
C.魏德深声名远扬,奸人为之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在外四处逃窜的犯人也纷纷回来自首。
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答案
C
“在外四处逃窜的犯人也纷纷回来自首”错误,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市”中的“逃窜之徒”指的是逃亡他乡的人们,“归来如市”是指这些人因魏德深治理家乡有方而纷纷回归家乡。
5.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有何作用?
答:
=====================================================
===========================================================答案
运用对比,突出魏德深从容不迫地把器械备办完成的才能;并为下文元宝藏嫉妒并陷害魏德深的举动埋下伏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在文中找到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然后分析这一情节对描写主人公魏德深有何作用,并根据这一情节所在的位置,分析该情节与后文的关系。从内容上看,文中先说元宝藏备办器械非常狼狈,接着写魏德深备办器械非常从容,由此可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是突出主人公魏德深的形象;从结构上看,这一情节为下文元宝藏嫉妒并陷害魏德深埋下伏笔。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钜鹿人。(他的)祖父魏冲,在北周做官,任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就在弘农安家。(他的)父亲魏毗,任郁林令。魏德深起初担任魏文帝的挽郎,后来历任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政治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好赶上辽东作战,征税多种多样。当时,朝纲废弛紊乱,官吏多贪赃贿赂,到处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役使。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物资多寡能够调剂,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朝廷要求的全部满足了,百姓也没有受到惊扰。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县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到朝廷命令追捕盗贼,每次进剿都失败,器械也一定用尽,就从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处置,这种情况(发生)好多次了。邻近的县城修造器械,官吏们交替着互相督促责问,白天黑夜喧哗吵闹,声音大而嘈杂,仍不能成功。魏德深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做的,让大家看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是像没事一样。魏德深只管着负责营造的官吏,(告知他们)所修造的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使得百姓辛劳吃苦。然而他的部下各自尽心尽力,(所修造的器械)常常是各县中最好的。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县长,贵乡县的官吏和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叹息流泪。等到将要赴任时,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号泣的声音,在整条道路上都不断绝。他到馆陶后,全境老老少少都像是见了父母一样。有个奸诈的人员外郎赵君实,他跟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很深,前后的县长官,没有不受他指挥的。自从德深来到馆陶县,赵君实藏在家里,不敢总是出门。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冒着艰险,到朝廷去请求让德深留任本县,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馆陶县的父老又来到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人到来,两县的人们都来到使者这里提出诉讼,于是使者作出判决,顺从了贵乡县(的民意)。贵乡县的官吏百姓满路歌唱欢呼,互相庆祝;馆陶全县的人们则全都悲伤痛哭,趁此搬到贵乡居住的有数百家。元宝藏深深妒忌德深的能力。适逢越王赵侗从郡里征兵,元宝藏于是命令德深率一千士兵前往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带着武阳县归附李密。魏德深所率领的都是武阳人,这些人思念亲人,就走出都城门口,面向东悲伤哭泣,然后返回都城。有人对他们说:“李密的兵马就在金墉,很近,距离这里二十多里。你们一定要返回,谁能制止得住?为什么要使自己这样痛苦呢!”这些人都落泪说:“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德深深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后来魏德深死在战场上。贵乡、馆陶两县的人们到现在都还怀念他。
一、结识作者
1.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2.逍遥无恃,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周,宋国蒙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他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庄子发展了道家学说,著有《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他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庄子的文采更胜老子。
二、探寻背景
1.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争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乱世,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实行“仁政”,他主张“为政以德”,反对攻伐,力求通过“正名”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2.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齐宣王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要在思想上破其所有,立其所无,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了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齐桓晋文之事》就是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记录。
3.《庖丁解牛》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生之道。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需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近年,流露出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做事时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一、课内挖掘
循循善诱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教育家,他与子路、曾皙等学生问答时,以亲切和蔼的长者作风,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表现了他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同时,他对学生言志的评论,也各有侧重点,反映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应用角度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谦虚
信言也美
孟子晚年和齐宣王有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孟子在论说的主动权的把握上和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都为人称道。他牵着齐宣王的鼻子,使其一步步地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运用的谈话艺术令人叫绝: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采用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人入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转到了齐宣王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
应用角度
忠言未必逆耳
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批评要讲究艺术
顺应自然
同样的刀子,同样是用来剔割牛肉,有的厨师只用了一个月便刀刃缺损,只好再换新的;技术好的厨师可以一年换一次刀;有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把刀用了十九年,刀刃依旧锋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就以厨师用的刀使用时间的长短,来形象地说明养生的大道理。他在《庖丁解牛》中通过厨师与梁惠王的对话,婉转而又风趣地说明养生的要领。这个要领就是了解自然、顺应自然。
应用角度
顺应自然
无为与有为
修养
智慧
二、经典素材
张之洞婉谏慈禧
清代同治年间曾发生一起宫门护军(卫兵)与太监互殴案,太监李三顺奉慈禧太后之命出宫给其妹醇亲王福晋送食品,但未办出宫手续,护军依法禁出,于是太监恃宠撒泼。本来极简单的一个小案子,治太监罪就是了,但却因此案掀起了风波。慈禧太后听闻此事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胁迫慈安太后下旨要杀护军,任谁劝也不听。刑部依法处理,几次拟律,已经对护军从重处罚,但均被驳回,弄得刑部堂官为之痛哭。大臣劝,受处分;廷议,慈禧太后也哭,大概认为大臣们欺负她。她坚决要杀护军,不留余地。
张之洞经过一番分析,认为众多进谏的大臣一上来就将矛头直指慈禧太后的太监专横跋扈,暗含批评慈禧太后宠信太监之意,这让自尊心极强的慈禧太后实在是难以接受,这才是劝谏失败的根本原因。鉴于此,张之洞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不同于常人的奏章,奏章避而不谈令慈禧太后反感的太监专权跋扈的问题,而是以嘉庆年间由于宫廷门禁不严,导致林清率天理教徒攻入紫禁城事件为前鉴,说明宫门护卫制度严格对于保卫皇室安全的重要性,张之洞的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慈禧太后看了之后不由得动了心。最终那几个倒霉的护军也得以保住了性命,涉案的太监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三、热点链接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四十多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但她被张海迪的事迹所感动,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工作30余年,她为数十万名患者缓解了病痛。
1991年,嘉兴福利院为她安排了一处诊所让她经营。她招收徒弟一律免收学费,免费安排吃住,先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吧!
====================
=================================
===============================================================================
=================================
=================================================================================
===============================
===========================================================
课时达标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46分
一、基础达标(31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
)
A.无以,则王乎
王说,曰……
B.为长者折枝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C.砉然向然,奏刀然
技盖至此乎
D.如土委地
怵然为戒
答案
D
A.“以”同“已”,停止;“说”同“悦”,高兴。B.“枝”同“肢”,肢体;“涂”同“途”,道路。C.“向”同“响”,响声;“盖”同“盍”,何、怎么。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居则曰
居:平日、平时
B.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
D.批大郤,导大窾
导:疏通
答案
D
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风乎舞雩
A.如会同,端章甫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答案
C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例句与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所见无非牛者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C.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D.为之踌躇满志
答案
D
A.无非,古义:两个词,无,没有,非,不是;今义:只,不外乎。B.爱,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爱惜,爱护;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等。C.童子,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不吾知也
B.未之有也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技经肯綮之未尝
答案
C
C项为状语后置,其余三项均是宾语前置。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D.“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指职业,“丁”是姓。
答案
D
“丁”是人名。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
”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5)庖丁“解牛”依靠的是技术的熟练,而拥有熟练技术的原因是“
,
”。
答案
(1)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2)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5)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
二、阅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②,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③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注]
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卑:低,与“高”相反。③不与:不在其中。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B.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C.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D.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答案
B
这句话的意思:您先按兵不动,不要进攻鲁国,请让我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救援鲁国并进攻齐国,您趁机带兵迎击吴国。“臣请往使吴王”是完整的句子,“臣”作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因以兵迎之”的主语是“君”,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B。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弟子”指门人、学生,文中的“门弟子”指孔子门下的学生。
B.“二三子”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诸位”“你们”,“二三”表约数。文中是孔子对自己门徒的称呼。
C.“甲兵”本来指铠甲和兵器,后来也泛指武器、军队。文中的“甲兵之事”意为“准备作战武器”。
D.“大夫”,职官等级名。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文中的“明大夫”指贤明的大夫。
答案
C
“甲兵之事”意为“战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这些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突出了他关心鲁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又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极能游说的特点。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赞同子贡所言: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答案
A
田常欲作乱而移高、国、鲍、晏之兵伐鲁,不是他自己带兵;目的是转移视线,以削弱大臣势力,并不是想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4分)
译文:
=====================================================
===========================================================
(2)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4分)
译文:
======================================================
===========================================================答案
(1)这样您对上使国君心理骄纵,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想要以此成就大业,太难了。
(2)虽然如此,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
解析
(1)骄、恣:使动用法,使……骄纵,使……放纵。
(2)去:离开;之:往,这里指进兵。
12.阅读全文,说说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有哪些。(3分)
答:
=======================================================
===========================================================答案
①鲁国的国君愚昧不仁,大臣们虚伪无用,鲁国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战争。②忧患在国内的,应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应去攻打弱小的国家。③田常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田常的国君就会更骄纵,大臣也会更尊贵,而田常的功劳却不在其中,在齐国立足就很危险了。
解析
答案区间在原文第二段,从子贡与田常的对话中寻找答案,分条概括即可。“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是原因之一;“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是原因之二;从田常的角度考虑,如果胜利了,“立于齐危矣”,此为原因之三。
[参考译文]
田常想要在齐国作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四位卿大夫的势力,所以想调任他们的军队来进攻鲁国。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弟子说:“鲁国,是我们祖先的坟墓所处的地方,是我们的祖国,祖国如此危险,你们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出使齐国,孔子阻止了他。子张、子石也请求前去,孔子没有答应。子贡请求前去,孔子允许了。
(子贡)于是出发,到了齐国,劝田常说:“您进攻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很难征伐的国家。它的城墙又薄又矮,它的护城河狭窄而外流,它的国君愚昧不仁,它的大臣虚伪无用,它的军民又厌恶战争,因此不能和它作战。您不如去进攻吴国。吴国,城墙又高又厚,护城河宽阔而水深,兵甲又坚硬又新,士兵精良而军粮充足,精良的武器和士兵都在吴国,又派贤明的大夫防守,因此容易征伐。”田常勃然大怒说:“你说的困难的,是别人认为容易的;你说的容易的,是别人认为困难的。你用这些话来教导我,为什么?”子贡说:“我听说,国内有忧患的就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就攻打弱国。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又听说您三次受封赏都没有成功,是因为有大臣不接受。如今您打败鲁国来扩大齐国(的国土),战胜了使国君骄纵,使大臣们尊贵,但是您的功劳不在其中,就会一天天地被国君疏远。这样您对上使国君心理骄纵,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想要以此成就大业,太难了。君主骄纵就会肆意妄为,下臣骄纵就会争权夺利,这样您对上和国君有隔阂,对下和大臣有争斗。这样,您在齐国立足就很危险了。所以说不如进攻吴国。讨伐吴国不能胜利,士兵在国外战死,大臣在国内势力空虚,这样您在上(就)没有了强大的大臣作为政敌,在下(就)没有士兵百姓的反对,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说:“很好。虽然如此,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不要进攻鲁国,请让我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救援鲁国并进攻齐国,您趁机带兵迎击吴国。”田常答应了,让子贡南下去参见吴王。
子贡一挺身而出,就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动乱,使吴国被打败,使晋国强大,越国称霸。
三、创新应用(10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1)孟子所说的“亲亲”“敬长”分别指有子所说的“
”和“
”。(用原文词语)(2分)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儒家重视“孝弟”的理由。(4分)
答:
=======================================================
===========================================================
===========================================================
答案
(1)孝
弟
(2)①“孝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注重“孝弟”,就可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达到“仁义”;②“孝弟”不但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推而广之,还可以促进社会安定。
解析
(1)理解“亲亲”“敬长”的含义,就不难找出这两个字。(2)根据材料①可知,要实现仁,“孝弟”是根本,可见“孝弟”对“仁”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②可知,把“孝弟”推而广之,整个社会就会和谐安定,从而实现“仁政”。
[参考译文]
①有子说:“为人孝顺悌爱而喜好冒犯在上者的,很少见;不喜好冒犯在上者而喜好作乱的人,还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事物的基本道理就形成了。孝顺悌爱大概是实行仁的根本要点吧!”
②孟子说:“人不经学习所有的能力,是他的良能;不经思虑所有的见识,是他的良知。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等到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这没有其他原因,因为它们(仁和义)是通达天下的。”
14.(2020江苏扬州高一期中)请欣赏下面一组漫画,然后结合漫画,用简明、连贯、严谨的语言说出你对漫画中的家长做法的评价和理由。100字左右。(4分)
答:
=======================================================
答案
我赞成漫画中家长的做法。在第一幅图片中家长教育孩子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立家之本,在生活中有必要引导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第二幅图片中,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爱心,在别人有困难时应慷慨大度,因为爱心之举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渡过难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漫画的内容,找出其表现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漫画所揭示的内容。本题要求写出对漫画中的家长做法的评价和理由,首先观察漫画,画面有两幅,第一幅画面中家长举着10元的钞票对小孩说:“平时花钱要节省,能省一分是一分。”可见家长在引导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第二幅画面中家长举着100元钞票,对孩子说:“救灾捐款要慷慨,能多捐一元是一元!”可见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引导孩子扶危济困,伸出援手。不管是勤俭节约还是力所能及地救助他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在生活中通过家长及时地教育引导,让孩子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