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3 22:2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社会主义国家
来看看宪法怎么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____________。
A.人民民主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看!1954年的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李老汉:贫苦农民,老伴早年过世,有一儿一女,和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新中国成立后满怀对新生活的向往。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的热泪盈眶,指望着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但现实并非如此。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李老汉的生活,看看能不能帮助他解决一下实际困难。
历史小剧场
困惑一:
李老汉在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分到了土地,但是他很快发现靠自己单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也没有耕牛,更没有钱买种子。后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的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李老汉为了活命,只得将土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种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1:李老汉为什么要卖地啊?
2:怎么解决李老汉的困难?
第一篇 团结合作促发展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方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各家的生产工具
土地等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行按劳分配,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
会主义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
生产资料公有
3、原则:
自愿互利
4、方法:
典型示范推广
5、阶段:
三步走
1.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土地、农具入股,成为集体财产
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
检查入股农具
合作社成员可以……
合作改善农具
学习科学选种
兴修大型水利
交流生产经验
农民“工资”凭证
公布年终结算
享受丰收喜悦
李老汉入了生产合作社后,和其他社员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社里庄稼大丰收,李老汉分到了许多粮食,很快还清了高利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李老汉的新生活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史料为证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产品
1956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95亿吨
19%
30%

164吨
26%
93%
农村经济大发展
1952年1957年农业发展柱状图
大数据
李老汉的女儿从事纺织,只有一台织机,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活艰难,回家诉苦后,你知道李老汉如何帮他出主意吗?
情景再现 合作探究
第一篇 团结合作促发展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篇 团结合作促发展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私有
公有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参加手工业合作社人数
占手工业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史料为证
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的合作社。
李老汉的儿子在上海水泥厂当工人。“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这家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现在都解放了,可是我们的劳动条件很差,工资很低,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剥削工人,不给开工资。为什么都解放了,资本家还能剥削我们工人呢?”
困惑二:
1、解放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工人?
2、怎么消灭剥削呢?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成国家的?
第二篇 和平过渡谱新篇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公”指什么?“私”指什么?
难点解析
何为“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_______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赎买政策


合营
部门
方 式
完成时间
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
儿子又来信了:爹,咱社里又丰收了吧!我们厂里也好了,实行公私合营后,公方经理给俺们工人涨了工资和福利,干活的条件也好了,工人们现在干劲可大了!后来国家又把工厂买下来了,资本家每年拿定息,国家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他们也挺满意。我们还用原来的机器,现在产量都达到设计能力的140%了。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水泥厂
相关链接
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企业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69012ECD-51FC-41F1-AA8D-1B2483CD663E}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农业
个体农民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商业者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集体
集体
国家
三大改造的意义
三大改造的局限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讨论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 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 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 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 建设的需要
2.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前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残酷剥削过工人阶级。三大改造后,他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得到了平等友爱的劳动关系。” 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在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赎买政策
②国家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力促进“一五计划”的发展
③民族资本家基本愿意接受改造
④民族资本家通过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 开始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课堂小结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私有制
公有制
时间段
社会性质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1956-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