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学校食堂食谱展示牌
周二
豆浆、油条、包子、蛋糕、米饭、红烧肉、家常豆腐、紫菜蛋汤、土豆鸡块、青椒炒肉丝、卷心菜、木须肉、山药炒肉片
同学们看看这个食谱的特点?
当你吃到这些饭菜时,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几十年前,全国还有很多人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之中。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一??由于物资缺乏,国家先后对供应力不足的物资采取发放票证的办法,计划供应。与饮食相关的有粮票、油票、煤票以及用来购买副食品的鱼票、肉票、蛋票、豆制品票等。
——李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单位职工饮食生活考察》
一、日常生活多彩化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饮食状况?出现该状况的原因?
状况:食物比较单一;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供应不足。)
布票
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
改革开放前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票证年代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人的饮食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由吃饱向吃好、营养均衡的方向发展;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食
仔细阅读书上的内容,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食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完成下表。
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食物供应比较匮乏。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物供应极大丰富,人们不但吃得饱,而且讲究营养均衡和健康。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我们在享受高质量饮食生活的同时,食物浪费也比较严重,在我们学校食堂也能经常看到吃剩的馒头、米饭被随意倒掉的现象。
材料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就一个学校食堂的一个残食桶而言,每日浪费食物价格总计为141.172~155.068元。全校每天能运走16只残食桶,一年算下来,学校每年在粮食上的浪费金额在2710502.4~2977305.6元。
——李子华:《大学生饮食浪费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食物浪费现象?
这种现象应该立即纠正,我们要爱惜粮食、不随意丢弃食物,大力宣传节约粮食意识,提倡光盘行动。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那么中国在穿衣和住宿方面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从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样式也很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已经不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仔细阅读书上的内容,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着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完成下表。
50年代
60、70年代
色彩、样式也很单调
20世纪20、30年代
服装色彩斑斓
改革以后
绚丽多彩时尚个性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仔细阅读书上的内容,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居住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完成下表。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改革以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设备和装饰大大改观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食
住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
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从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样式也很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已经不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改变,说到底是社会整体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因此中国人在交通、通讯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巨变。
假如暑期我们全家要去青岛旅游,会选择哪种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多样化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会发现,可选择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了追求速度,可以乘飞机 如果想边走边玩可以选择自驾游;
如果追求经济实惠可以乘坐火车……
阅读教材,以最简洁的语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发展成就。看谁概况的既快又准。
铁路运营效率提高,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各种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材料四??
建国后,周恩来主持国家经济工作。他认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必须依靠交通,而交通方面,“铁路的恢复最重要,…… 公路、航运等的恢复放在其 次’。他说:“以中国之大,只有二万多公里的铁路,与工业先进的国家不能相比。”
——李哲:《周恩来与新中国铁路事业》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交通发展概况,国家为什么要优先修建铁路?
概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原因:当时我国经济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迫切需要资源的开发和物资的调剂,相应地就需要交通运输畅通,而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公路、水运运输能力小,时间长,航空运输则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只有铁路是最便捷的运输手段。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 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过大规模投资和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运输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张文尝、王姣娥等:《新中国交通运输60发展与巨变》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说明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交通发展表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表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原因:国家的大力投资,党和政府的重视等。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影响: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请你出个主意?
问题: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
措施: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使用清洁燃料;更重要的是,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交通面貌整体比较落后,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大和党和政府的重视,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单一向多样化和立体交通的方向发展。除了社会生活和交通的发展变化外,中国的通讯方式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材料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三)沟通方式快捷化
同学们,这首诗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通过此诗,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进行远距离沟通的吗?今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远距离沟通?
(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互联网用户数均居全 球第一,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电报机
电话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手机干掉了什么?
今天,手机干掉了座机,干掉了随身听,干掉了胶片和数码照相机,干掉了收音机,干掉了手电筒,干掉了镜子,干掉了报纸,杂志和电视,干掉了游戏机,干掉了钱包,干掉了身份证,干掉了钥匙,干掉了印刷地图,干掉了万能遥控器,干掉了闹钟,手表,通讯本……将来还会干掉什么?
眼睛和颈椎,毁掉下一代……
请谈谈上段话对你的启示
在现代化的今天,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沟通方式,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便捷化,然而,在网络化的今天,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快捷,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聊一聊怎么花钱
(四)消费方式理性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这件衣服在哪买的?多少钱?我也要去买一件!
趋同性
糟糕,怎么和同事撞衫了?看来今天还得重买一件!
个性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奉行节俭
量入而出
信贷消费
超前消费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由1978年到2017年大幅度提高。
仔细观察下表,你会得出什么结论?想一想发生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2、改革开放的实施;
3、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拼搏,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征程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
(一)日常生活多彩化
(二)出行方式多样化
(三)沟通方式快捷化
(四)消费方式理性化
课堂小结
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B
C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