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章末检测课时跟踪训练(Word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A版选修1_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章末检测课时跟踪训练(Word原卷板+解析版)新人教A版选修1_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5 20:48:15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y=cos
x(x∈R)是三角函数;
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y=cos
x(x∈R)是周期函数.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是无理数”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是有理数
B.假设是有理数
C.假设或是有理数
D.假设+是有理数
3.下列推理过程属于演绎推理的为(  )
A.老鼠、猴子与人在身体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某医药先在猴子身上试验,试验成功后再用于人体试验
B.由1=12,1+3=22,1+3+5=32,…,得出1+3+5+…+(2n-1)=n2
C.由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联想到四面体四条中线(四面体每一个顶点与对面重心的连线)交于一点
D.通项公式形如an=cqn(cq≠0)的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数列{-2n}为等比数列
4.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________.”横线处可填的内容是(  )
A.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5.观察下面图形的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A.■
B.△
C.□
D.○
6.如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1个点(算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  )
A.6
B.7
C.8
D.9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2+b2=0,则a,b全为0(a,b∈R)”,其反设正确的是(  )
A.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B.a,b至少有一个为0
C.a,b全不为0
D.a,b中只有一个为0
8.我们把平面几何里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有(  )
①两个球体;②两个长方体;③两个正四面体;④两个正三棱柱;⑤两个正四棱锥.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0,则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且n∈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若b11=1,则有(  )
A.b1·b2·…·bn=b1·b2·…·b19-n
B.b1·b2·…·bn=b1·b2·…·b21-n
C.b1+b2+…+bn=b1+b2+…+b19-n
D.b1+b2+…+bn=b1+b2+…+b21-n
10.已知f(x+y)=f(x)+f(y),且f(1)=2,则f(1)+f(2)+…+f(n)不能等于(  )
A.f(1)+2f(1)+…+nf(1)
B.f
C.
D.f(1)
11.我们把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出过点A(-3,4),且法向量为n=(1,-2)的直线(点法式)方程为:1×(x+3)+(-2)×(y-4)=0,化简得x-2y+11=0.类比以上方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1,2,3),且法向量为m=(-1,-2,1)的平面的方程为(  )
A.x+2y-z-2=0
B.x-2y-z-2=0
C.x+2y+z-2=0
D.x+2y+z+2=0
12.已知函数f(x)=()x,a,b是正实数,A=f(),B=(),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B≤A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x,y∈R,且x+y>2,则x,y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在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________.
14.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则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类比上述性质,可以得到椭圆+=1类似的性质为________.
15.如图,第n个图形是由正n+2边形“扩展”而来(n=1,2,3,…),则第n-2(n>2)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顶点.
16.若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对于D上的n个值x1,x2,…,xn,总满足[f(x1)+f(x2)+…+f(xn)]≤f,称函数f(x)为D上的凸函数.现已知f(x)=sin
x在(0,π)上是凸函数,则△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
(1)如果a,b>0,则lg
≥;
(2)+>2+2.
18.(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an}有如下性质:(m,n,p,q∈N
)
①通项an=am+(n-m)d;
②若m+n=p+q,则am+an=ap+aq;
③若m+n=2p,则am+an=2ap;
④Sn,S2n-Sn,S3n-S2n构成等差数列.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写出相类似的性质.
19.(12分)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之处.
(1)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已知和都是无理数,试证:+也是无理数.
(3)已知实数m满足不等式(2m+1)(m+2)<0,用反证法证明:关于x的方程x2+2x+5-m2=0无实根.
20.(12分)已知实数x,且有a=x2+,b=2-x,c=x2-x+1,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21.(12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4Sn=a-4n-1,n∈N
,且a2,a5,a14构成等比数列.
(1)证明:a2=;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22.(12分)已知数列{an}满足:a1∈N
,a1≤36,且an+1=(n=1,2,…).记集合M={an|n∈N
}.
(1)若a1=6,写出集合M的所有元素;
(2)若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
的倍数,证明: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PAGE章末检测(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y=cos
x(x∈R)是三角函数;
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y=cos
x(x∈R)是周期函数.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解析:显然②是大前提,①是小前提,③是结论.
答案:D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是无理数”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是有理数
B.假设是有理数
C.假设或是有理数
D.假设+是有理数
解析:假设应为“+不是无理数”,即“+是有理数”.
答案:D
3.下列推理过程属于演绎推理的为(  )
A.老鼠、猴子与人在身体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某医药先在猴子身上试验,试验成功后再用于人体试验
B.由1=12,1+3=22,1+3+5=32,…,得出1+3+5+…+(2n-1)=n2
C.由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联想到四面体四条中线(四面体每一个顶点与对面重心的连线)交于一点
D.通项公式形如an=cqn(cq≠0)的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数列{-2n}为等比数列
解析:A是类比推理,B是归纳推理,C是类比推理,D为演绎推理.
答案:D
4.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________.”横线处可填的内容是(  )
A.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解析:正三角形的边对应正四面体的面,边的中点对应正四面体的面正三角形的中心.
答案:C
5.观察下面图形的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A.■
B.△
C.□
D.○
解析:由每一行中图形的形状及黑色图形的个数,则知A正确.
答案:A
6.如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1个点(算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  )
A.6
B.7
C.8
D.9
答案:C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2+b2=0,则a,b全为0(a,b∈R)”,其反设正确的是(  )
A.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B.a,b至少有一个为0
C.a,b全不为0
D.a,b中只有一个为0
解析:“a,b全为0”的反设应为“a,b不全为0”,即“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答案:A
8.我们把平面几何里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有(  )
①两个球体;②两个长方体;③两个正四面体;④两个正三棱柱;⑤两个正四棱锥.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解析:类比相似形中的对应边成比例知,①③属于相似体.
答案:C
9.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0,则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且n∈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若b11=1,则有(  )
A.b1·b2·…·bn=b1·b2·…·b19-n
B.b1·b2·…·bn=b1·b2·…·b21-n
C.b1+b2+…+bn=b1+b2+…+b19-n
D.b1+b2+…+bn=b1+b2+…+b21-n
解析:令n=10时,验证即知选B.
答案:B
10.已知f(x+y)=f(x)+f(y),且f(1)=2,则f(1)+f(2)+…+f(n)不能等于(  )
A.f(1)+2f(1)+…+nf(1)
B.f
C.
D.f(1)
解析:f(x+y)=f(x)+f(y),
令x=y=1,得f(2)=2f(1),
令x=1,y=2,f(3)=f(1)+f(2)=3f(1),
……
f(n)=nf(1),
所以f(1)+f(2)+…+f(n)=(1+2+…+n)f(1)=f(1).所以A,D正确.
又f(1)+f(2)+…+f(n)=f(1+2+…+n)=f,所以B也正确.故选C.
答案:C
11.我们把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出过点A(-3,4),且法向量为n=(1,-2)的直线(点法式)方程为:1×(x+3)+(-2)×(y-4)=0,化简得x-2y+11=0.类比以上方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1,2,3),且法向量为m=(-1,-2,1)的平面的方程为(  )
A.x+2y-z-2=0
B.x-2y-z-2=0
C.x+2y+z-2=0
D.x+2y+z+2=0
解析:所求的平面方程为-1×(x-1)+(-2)×(y-2)+1×(z-3)=0.化简得x+2y-z-2=0.
答案:A
12.已知函数f(x)=()x,a,b是正实数,A=f(),B=(),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B≤A
答案:A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x,y∈R,且x+y>2,则x,y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在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________.
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即“x,y均不大于1”,亦即“x≤1且y≤1”.
答案:x,y均不大于1(或者x≤1且y≤1)
14.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则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类比上述性质,可以得到椭圆+=1类似的性质为________.
解析:圆的性质中,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就是将圆的方程中的一个x与y分别用M(x0,y0)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替换.故可得椭圆+=1类似的性质为:过椭圆+=1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为+=1.
答案:经过椭圆+=1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为+=1
15.如图,第n个图形是由正n+2边形“扩展”而来(n=1,2,3,…),则第n-2(n>2)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顶点.
解析:设第n个图形中有an个顶点,
则a1=3+3×3,a2=4+4×4,…,
an=(n+2)+(n+2)·(n+2),an-2=n2+n.
答案:n2+n
16.若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对于D上的n个值x1,x2,…,xn,总满足[f(x1)+f(x2)+…+f(xn)]≤f,称函数f(x)为D上的凸函数.现已知f(x)=sin
x在(0,π)上是凸函数,则△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因为f(x)=sin
x在(0,π)上是凸函数(小前提),
所以(sin
A+sin
B+sin
C)≤sin(结论),
即sin
A+sin
B+sin
C≤3sin=.
因此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
答案: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
(1)如果a,b>0,则lg
≥;
(2)+>2+2.
证明:(1)当a,b>0时,有≥,
∴lg
≥lg,
∴lg≥lg
ab=.
(2)要证+>2+2,
只要证(+)2>(2+2)2,
即2>2,这是显然成立的,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18.(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an}有如下性质:(m,n,p,q∈N
)
①通项an=am+(n-m)d;
②若m+n=p+q,则am+an=ap+aq;
③若m+n=2p,则am+an=2ap;
④Sn,S2n-Sn,S3n-S2n构成等差数列.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写出相类似的性质.
解析:在等比数列{bn}中,公比为λ(λ≠0),前n项和为Sn′,{bn}有如下性质:(m,n,p,q∈N
)
①通项bn=bm·λn-m;
②若m+n=p+q,则bm·bn=bp·bq;
③若m+n=2p,则bm·bn=b;
④Sn′,S2n′-Sn′,S3n′-S2n′(Sn′≠0)构成等比数列.
19.(12分)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之处.
(1)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证明:设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A+∠B+∠C+∠D=90°+90°+90°+90°=36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2)已知和都是无理数,试证:+也是无理数.
证明:依题设和都是无理数,而无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所以+必是无理数.
(3)已知实数m满足不等式(2m+1)(m+2)<0,用反证法证明:关于x的方程x2+2x+5-m2=0无实根.
证明:假设方程x2+2x+5-m2=0有实根.由已知实数m满足不等式(2m+1)(m+2)<0,解得-2<m<-,而关于x的方程x2+2x+5-m2=0的判别式Δ=4(m2-4),∵-2解析:(1)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在证明过程中,把论题中的四边形改为矩形.
(2)使用的论据是“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这个论据是假的,因为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因此原题的真实性仍无法判定.
(3)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要把假设作为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矛盾,本题在证明过程中并没有用到假设的结论,也没有推出矛盾,所以不是反证法.
20.(12分)已知实数x,且有a=x2+,b=2-x,c=x2-x+1,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证明:假设a,b,c都小于1,
即a<1,b<1,c<1,
则a+b+c<3.
∵a+b+c=+(2-x)+(x2-x+1)=2x2-2x+=22+3,且x为实数,
∴22+3≥3,
即a+b+c≥3,这与a+b+c<3矛盾.
∴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a,b,c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21.(12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4Sn=a-4n-1,n∈N
,且a2,a5,a14构成等比数列.
(1)证明:a2=;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解析:(1)证明:当n=1时,4a1=a-5,a=4a1+5,
又an>0,∴a2=.
(2)当n≥2时,4Sn-1=a-4(n-1)-1,
∴4an=4Sn-4Sn-1=a-a-4,
即a=a+4an+4=(an+2)2,
又an>0,∴an+1=an+2,
∴当n≥2时,{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又a2,a5,a14成等比数列.
∴a=a2·a14,即(a2+6)2=a2·(a2+24),解得a2=3.
由(1)知,4a1=a-5=4,
∴a1=1,又a2-a1=3-1=2,
∴数列{an}是首项a1=1,公差d=2的等差数列.
∴an=2n-1.
(3)证明:++…+=+++…+=
=<.
22.(12分)已知数列{an}满足:a1∈N
,a1≤36,且an+1=(n=1,2,…).记集合M={an|n∈N
}.
(1)若a1=6,写出集合M的所有元素;
(2)若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
的倍数,证明: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解析:(1)6,12,24.
(2)证明:因为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ak是3的倍数.
由an+1=可归纳证明对任意n≥k,an是3的倍数.
如果k=1,则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如果k>1,因为ak=2ak-1或ak=2ak-1-36,所以2ak-1是3的倍数,于是ak-1是3的倍数.类似可得,ak-2,…,a1都是3的倍数.
从而对任意n≥1,an是3的倍数,因此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综上,若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则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