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5 14: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部标人教2015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活动分析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内容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三、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四、神秘的玛雅文明
五、史前文明
六、不明飞行物UFO与外星文明
活动分析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能力目标:
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
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题研究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的家园——地球
课题研究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观点一:神创论
西方神话:上帝造人(亚当和夏娃)
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课题研究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观点二:进化论
森林古猿
气候、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热带或亚热带丛林
树栖
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
稀树草原下地生活
稀树草原
现代人类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古猿进化来的,那么古猿从哪里来的呢?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细小灵活的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红毛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能使用工具的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灵长目最大动物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这些类人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大都生活在非洲或亚洲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适于树栖攀援生活,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能使用简单的工具,但都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
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一般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程度不同。脑皮层的沟回隆起凹陷程度不同,类人猿无语言文字能力;人语言文字能力强。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语言的产生
4、能够利用火
5、大脑脑皮层的沟回隆起凹陷程度发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我可能变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的进化过程 模式图
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前肢解放
使用工具 会用火
遮羞 原始工具
御寒 制造高级工具
大脑越来越发达,
会使用语言
制造和使用电脑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1:东非大裂谷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东非大裂谷
莫桑比克
约旦河谷
露西
东非人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1东非大裂谷图片分析
东非大裂谷
在1000万~2000万年前新生代的第三纪,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一些森林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1东非大裂谷图片分析
1、东非大裂谷的出现,使大量的热带丛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干活。(演变成人的那一支)
2、为什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会有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这里曾是热带丛林。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1东非大裂谷图片分析
非洲大陆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地壳变动,形成了巨大的断裂谷。断裂谷经过整个东非,长达8000千米。断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的森林古猿也因此而逐渐分化成两支。一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另一支生活在断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减少,不得不经常从树上下来寻找食物。由于身体结构的变异和环境的改变,逐渐形成了利用下肢行走的习惯。)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1东非大裂谷图片分析
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使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原有森林一部分消失了,形成草原。这些环境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生活在森林树上的部分古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面,为了获得食物,它们要用下肢支撑身体,用前肢去抓取、捕捉食物,逐渐以直立行走方式适应平地上的生活。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1东非大裂谷图片分析
依据:化石
(一)猿进化成人的可能的原因
森林古猿
气候、环境变化
热带或亚热带丛林
树栖
森林减少
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
稀树草原下地生活
稀树草原
现代人类
(2)猿进化成人标志: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语言的产生
4、能够利用火
5、大脑脑皮层的沟回隆起凹陷程度发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2: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300万年前)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分析2化石图片分析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上肢较细,下肢粗长,直立行走。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资料3:“东非人”遗物(175万年前)
资料分析3“东非人”遗物分析
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石器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把石块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生物进化论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象是站不住脚的。
2、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①环境变化→
②地面生活→
③直立行走→
④制造和使用工具→
⑤大脑发达→
⑥产生语言→
⑦形成原始社会文明
化石——直接证据
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大量化石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尼安德特人的复原像
尼安德特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尼安德特人生活想像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能人头盖骨化石
能人生活想像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复原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北京猿人生活想像图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1、比较化石及生物化石出现的先后顺序
一、比较化石先后顺序的方法:
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比较化石及生物化石出现的先后顺序就可研究生物的进化。
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1、比较化石及生物化石出现的先后顺序
1、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蛋化石
恐龙足迹
遗体
遗物
遗迹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古老地层
晚近地层
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对动物、植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例如:一些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翼、蝙蝠的翼手、鲸的鳍、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从外形看,这些器官很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这就证明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只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同源器官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腕骨 5.掌骨 Ⅰ-Ⅴ指骨

蝙蝠



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动物的器官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3、比较和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方法。
一切高等动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不容易区别。只是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了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迅速重演了它们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的方法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4、比较蛋白质分子差异的方法。
生物进化是一种长期渐变的过程,这种渐变过程会表现在DNA编码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的渐进特征,并以此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生物名称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
黑猩猩
0
猕猴
1

11

12

13
金枪鱼
21
果蝇
27
向日葵
38
链孢霉
43
螺旋菌
45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三、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森林古猿的进化历程:
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
在地面生活
古人类
现代人类
生活在森林中
古类人猿
现代类人猿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进化表3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在英国公园发现这两种蛾,最后颜色较浅的量越来越多,而颜色较深的因容易被天敌发现,数量越来越少。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四、神秘的玛雅文明
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虽然人们对玛雅文化中种种不可理解的成就早有所闻,但这个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却依然不能不令人震惊。
这个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至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神秘的玛雅文明
令研究者们困惑的是: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出眩目的亮光。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难道他们早已掌握了我们现在还不晓得的某种技术吗?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五、史前文明
现在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很多的数亿年前的史前文明遗迹,史前数亿年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人类和动物产生的400万年的时间。
史前文明说明了在地球上产生人类以前的史前数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人类。史前人类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人创造了史前文明?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厄瓜多尔地下隧道 Tayos洞中发现的史前文明(1)星座磁性玉杯
史前文明 厄瓜多尔星座磁性玉杯
1965年6月阿根廷考古学家胡安·莫里茨在厄瓜多尔偶然发现一条隧道,位于地下240米的深处,属于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隧道系统,估计全长达四千公里以上,人们至今尚不知道其最终通向何处。
厄瓜多尔地下隧道 Tayos洞中发现的史前文明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这套星座磁性玉杯包括一个大的玉杯和十二个小的玉杯。十二个玉杯是人造的,每一只杯子在尺寸上有少许的不同,你可以看到每个玉杯都镶嵌着符号如,果你把十二只小杯子完全的盛满水并且把他们里的水倒进大杯子里,大杯子刚好被盛满。另一块,[左侧] 一块绿玉的盘子上面有像是大杯子上的同样的星座镶嵌物并且有两个人面朝着天。在下一张图片上[右侧]你可以看到两个雕像的眼睛和星座镶嵌物在紫外光照射中发光。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如果你把它放在近紫外光处它们会发出明亮的光,大玉杯上的星座图显色。
在大杯子上你可以看到多个完美镶嵌的星座,同样显示的是猎户座和其他星座。在大杯子的里面它非常非常的有磁性而杯子外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专业的地质学家们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在一块石头里有金属微粒,那么它一定在两面都有磁性。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厄瓜多尔地下隧道 Tayos洞中发现的史前文明
(2)黄金飞机
厄瓜多尔地下隧道 Tayos洞中发现的史前文明(3)黄金书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哥伦比亚碧玄岩医学光盘
哥伦比亚碧玄岩医学光盘,用碧玄岩制成的石盘直径约27厘米。
例如,左侧圆盘11点方向有卵形物,人类的没有受精的卵子和受精的卵子。
在背面,可看到小孩成长的全过程。在圆盘右侧9点钟方向有男人、女人和小孩。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哥伦比亚碧玄岩接生手术刀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哥伦比亚碧玄岩接生手术刀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俄罗斯4亿年前的金属齿轮
2012年3月12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考古学家在偏远的勘察加半岛距泰基尔200公里的地方,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化石。有数百个有齿滚筒镶嵌在岩石中,这些连接物被证明是由金属零件构成的,并似乎形成了一种机械传动装置,有可能是一种钟表或计算机。所有的零件都是4亿年前制造的!仿佛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被冻结了起来,达到了化石化的状态。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中国史前石刻人体模型
经检测,雕件的玉质主要含有二氧化硅,硬度7至7.5度。地质专家也确定不了这些实物材质的名称,其硬度只能用光学照射汽化工艺才能制作。部分雕像表面出现水晶凸起,晶体位置不固定,形状也不规整,地质专家判断,这些水晶的形成至少要经过上亿年,而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出土文物中尚未出现类似物件。各个神奇诡异,据推算身高也就一米左右,半蹲状态、头大、胳膊长、腿部不发达、短小。每个都有不同装束,不但有圆形头部,还带有各式“天线”和“护目镜”有圆眼、长眼、有凹眼、有纵目、有水滴形、斜上眼、斜下眼,手有三个指头的、还有四个指头的、手指细长。脚上大都四个指头,有的趾间还带有蹼呢!面部特征各异,神态冷漠,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总之难以形容。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文明 非洲史前20亿年前核反应堆
法国有一家工厂使用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的奥克洛铀矿石,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铀矿石的一般含铀量为0.72%,而奥克洛铀矿石的含铀量却不足0.3%。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纷纷来到加蓬奥克洛铀矿考察,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古老的核反应堆,由6个区域约五百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堆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据考证,奥克洛铀矿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之前,成矿后不久就有了这一核反应堆。而人类只是在几十万年之前才开始使用火。那么,是谁留下了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是外星人的作品,还是前一代地球文明的遗迹?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六、不明飞行物UFO与外星文明
要彻底揭开生命起源之迷还需要同学们在将来的努力!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017年10月25日,在光天化日之下,美国俄勒冈州上空出现一种奇特的飞行器,迫使F-15战机升空拦截调查。
外星人的飞碟
探究活动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种
现代人划分为四个人种:
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
自我评价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理论模型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比较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情况对生物进化进行研究。
2、对动物、植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3、比较和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方法。
4、比较蛋白质分子差异的方法。
三、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四、神秘的玛雅文明
五、外星人的飞史前文明
六、外星文明
自我评价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结构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人类的发展:
露西时代古人类(使用工具、直立行走)
东非人时代古人类(使用创造工具)
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工具复杂
现代人类
自我评价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本练习答案
1. (1)×;(2)√;(3)√
2. A
3.用你所知道的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知识 ,简要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 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一千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不断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自我评价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4.实验研究法:对人与黑猩猩、猕猴、酵母菌、小麦等生物的细胞中所含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对比,发现构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数目和种类,在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异为零,在人与其他生物间有差异,其中人与小麦的差异最大。得出结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是小麦。
5.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愈来愈强。人类应理智地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现代类人猿保护区,使类人猿能够在生物圈中发展下去。
自我评价
第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狒狒。
2、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两足直立行走??? B.能够使用工具 ????
C.使用语言交流 ?D.大脑容量增加
3.人类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社会活动产生了( )
?? A.生产工具???? B.语言和意识 ????
C.粮食和衣物 D.货币交流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
  A.直立行走 ?? B. 制造工具  
C. 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 ???
A
A
B
D
2011部标人教2015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