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作品梗概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作品梗概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1: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梗概及写作品梗概的要求。
2.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时准备】
提前布置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孩子们,寒假结束了,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如果请你为同学推荐一本假期中最喜欢读的书籍,你想介绍哪一本?如何向同学们介绍书的内容呢?
(通过孩子们的发言,引导他们交流推荐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想给他人推荐一本好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从而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对比朗读,了解“梗概”。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一课,对比朗读“梗概”的第2—5自然段和节选片段的第1—7自然段。这两部分内容都是写鲁滨逊初到荒岛后克服困难建房定居的情节,但两者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两者的区别能对“梗概”的定义和写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1)了解什么是“梗概”
明确:作品梗概是指作品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又称“内容概要”“内容摘要”“内容简介”等。作品梗概是原著的浓缩,是对原著的高度概括。写作品梗概的目的是便于读者快速了解作品内容。
2.写作品梗概的要求
孩子们我们对梗概有了大体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梗概(出示范文)
从前,有一个人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孩子们对这篇文章很熟了吧!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对梗概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你看看这篇文章的梗概有什么要求?(思考,交流,师总结)
语言简练、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包含故事的主要情节,梗概的写作顺序和作品是一致的,包含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总结起来梗概的要求就是
明确:1、不能改变原文或作品的中心思想。2、要抓住原文或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原文的思想内容,写成通顺连贯的短文章。
三、指导审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作品梗概呢?请读一读课本36页,再说一说,你提取到哪些重要的信息?(师生交流,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明白了写好作品梗概的方法(写梗概的三步曲)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2.完成习作,交流反馈,修改完善(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写梗概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书的大意)
四、范文引路,指导写法(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为例)
2.
如何写好梗概
我们知道了梗概的特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写作品的梗概。读出示课本上的提示文字,
写作品梗概三步曲
①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②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③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我们在学习这一课时,课后题让我们以小标题的形式来读懂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出示: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样梳理清楚后,我们就可以画出全书的主要情节结构,直观了解了各个情节间的关系,就会整合作品内容,也就把握了主要情节和脉络。
脉络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品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利用小标题这只是其中一个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这个地方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来理清脉络,如可以抓作品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孩子们我们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我们如何进行筛选概括呢?
方法就是: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让孩子们理解“主干”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枝叶”就是这本书细枝末节的内容。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目录
第二章 荒岛生活
第一节 搬运
第二节 安家
第三节 振作
第四节 日记
第五节 求生……
梗概
(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
我们引导孩子发现目录中的内容和梗概是相对应的,我们从这里面通过对比发现“荒岛生活”这一章是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整本书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所在,那么这部分内容必须需要保留。而在“荒岛生活”这一章中还有许多情节,如:“振作”、“日记”这两节内容没有出现在梗概中,因为他不影响到情节的发展。而“安家”这一节描述了主人公的机智和勇敢,他这种精神对他荒岛生活求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梗概中是不能删掉的。梗概中将这一情节用“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两句话进行概括。对无关的细节删掉,从这里分析明确,梗概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情节,只保留主要人物所做的与故事情节发展相关的事情就行,删除与小说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文章的“主干”。
学会了保留主干,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叫去除枝叶呢?
还是以《鲁》为例,刚刚对比的是目录和梗概,现在我们再来对比节选与梗概相对应的内容。
节选:第3至5段
梗概: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
想想梗概删去了节选中的哪些内容?
孩子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节选描写鲁滨逊所需要的一些具体物品,如笔、墨水……全省略了,还有原文把他的幸与不幸公正地排列出来的情节占去了很大的篇幅,而在梗概中只用了一句话,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
总结:梗概删去了片段中的细节描写,还删去了与情节发展关么不大的内容。
现在再来引导孩子看整本书的目录和梗概,进行对比,找一找目录中的哪些内容没有在梗概中出现?举例说,流落荒岛前和回归英国两部分,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梗概删减了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部分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没有决定作用?(讨论交流)
写梗概时除了删除细节描写,还要删除与故事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出示例句继续交流:
目录:第一章
矢志远航
第一节
出海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逃离
第四节
在巴西
第五节
风暴
梗概: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孩子们结合你读的原著,来看上面的第一章的目录和梗概,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体会:
第一章节的内容非常多,但和全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关系不大,完全可以删去,但是删去了与“荒岛生活”这部分内容就会脱节,为了情节的连贯,作者就用了一句话概括。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这就是写梗概的第三部曲: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让孩子们分析本文是如何将主要情节串联起来的,自然过渡,内容表达连贯的?师生梳理出以下几点:
1.
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如:“他每天要么拿枪……”两个“要么”把主人公在荒岛上畜牧养殖的情景简单概括出来。
2.
加入前后情节衔接的语句。如“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这句话既概括出前文主人公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的情节,又引出了后文他想办法生存下来,畜牧养殖的情节,这样就能够使前后情节过渡衔接,表达连贯。
3.
再就是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如文中的“有一次”“很多年过去了”,“又过了几年”“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如果不加这些词语,梗概读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加上了又会什么感受?从而懂得这些词语能使梗概表达的更加连贯。
五、尝试写作
同学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写梗概的三步曲
写作品梗概三步曲
①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②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③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老师让你用本节课习得的方法,来向大家推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你将从哪几方面推荐呢?(自已思考三分钟)
学生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目录运用删除、合并、简化、概括等不同方法理清这本书的脉络。2.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这本书围绕主人公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哪些章节写了这几件事?3.删除与主要情节不无关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4.为了表达的连贯性可以使用关联词语,还可以关注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听了你们的秘诀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本书的梗概写好!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一写咱读过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吧!老师期待你的佳作哟!

、互评修改
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
评价项目
1是否能真正明白故事内容.2是否把握原文脉络
3语言描写是否简练、连贯4书写认真,错别字少于3个,病句不多于2个,有修改的痕迹
老师或同学评语及修改建议:
板书设计: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