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海的女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8《海的女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2: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美丽的灵魂《海的女儿》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故事中识记“港、宴”等有难度的生字。
2.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小人鱼的形象。
4.激发学生阅读原著以及安徒生不同时期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小人鱼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出示《美人鱼铜像》的图片,配《泡沫》伴奏,师解说引出课题《海的女儿》。
师:蔚蓝的天空下,浩瀚神秘的大海闪烁着纯净却孤寂的光辉,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的位置,安放着一个美丽的铜像,仔细一看,乌黑的睫毛下藏着一双忧郁的眼睛,他的目光哀伤却坚毅,任凭海浪数百年的冲刷,风雨尘埃的洗礼,也掩不住她美丽圣洁的气魄,她就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笔下所塑造的经典人物——
《海的女儿》(齐读)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她的故事。(指名读)
生1:他是海王最小的女儿,从小老祖母就为她讲海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儿,这使她对人类世界充满了好奇。
生2:在她15岁生日那年,被允许浮到海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艘即将驶入港口的大船,船上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这中间站着一位英俊的王子,正当她看得出神,暴风雨来了。风浪摧毁了船只,刮倒了旗帜,王子也被卷入海中,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小人鱼不顾生命危险托起王子,把他救上岸,自己却躲到礁石后面等人来救他,后来一位年轻的姑娘发现了他,王子醒来看到了姑娘,以为是这位姑娘救了他,一点儿也不知道是小人鱼。
生3:小人鱼伤心极了,她决定去找巫婆帮助她,那是一个极简陋的屋子,却铺陈着各种奇怪的药品和法器。在一个破旧的垫子底下,巫婆拿出了一瓶药水,让小美人鱼喝下,让她变成人形。作为交换,割下了她的舌头,收走了她美妙的声音,并告诉她这药如同尖刀劈开身体,每走一步,脚就会像刀割一样疼,如果王子与她结婚,那么她会获得不灭的灵魂,如果王子与其他女子结婚,那小人鱼将会在王子婚礼的第二天早上死去,变为海里的泡沫。
生4:就这样,小人鱼痛并快乐的与王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直到这一天的来临——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的关键情节,识记生字。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问题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来梳理课文内容,看看每部分写了什么,试着概括出来。(板书:时间顺序)
预设1:
第二天早晨,传来王子与公主订婚的讯息,小人鱼想到自己即将死去,再也无法见到心爱的王子,心中十分痛苦。
订婚仪式当天晚上,小人鱼不禁在甲板上跳起了舞,回想起了美好的过往,心中充满了不舍。
晨曦即将出现,姐姐们给小人鱼利刃,让她刺死王子以获得新生,而小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毅然把刀抛向大海,自己化成了海上的泡沫。(满分答案)
预设2:
在第三处不好找,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第11段找到“晨曦”明白是天快亮了的意思再概括第三层文意。(中等答案)
预设3:
内容概括易琐碎,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人公与周围人物发生的事件来概括,就是“时间+人物+事件”来概括。(需要着重引导的答案)
师总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分别把几个完整的小事件串联起来,就是概括长文章的一个好方法!(板书:串联事件)
找一个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事件,尝试概括全文。(此处不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大致概括出来即可,不必吹毛求疵)
设计意图:长文章的概括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直有难度,一旦遇到,就应该教给孩子们一些实在的方法进行概括,以便于提升孩子能概括长文章的能力。
二、聚焦核心问题,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小人鱼的形象
出示问题二: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用“——”划下来多读几遍,想象画面,尽可能的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小人鱼的形象,选择1-2处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贴士:
①可以结合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来谈自己的感受。
②也可以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谈谈感受。
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1:(非重点,可以用朗读的形式带过)
第5段,王子迎娶公主,小人鱼感觉“自己的心在破碎”,王子误以为救自己的是公主,不知道是小人鱼时,小人鱼没有怨恨王子,当王子像她表达自己的幸福时,“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小人鱼不点明真相,反而送上祝福,可见小人鱼无私的爱与牺牲。(板书:无私)
师:你透过小人鱼的动作看到了小人鱼的内心,她不怨恨王子,你能把这份无私读出来吗?
生读
师评价:你读出了小人鱼的无私。(满分答案)
中等答案:

“亲吻”和“心在破碎”看出来小人鱼很爱王子,她很痛苦,但同时她在祝福王子和公主,也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心情很复杂。
师点拨:小人鱼为了王子失去声音、失去家人、忍受剧痛,最终却等来了王子和别人结婚,如果换成《白雪公主》里的巫婆她会怎么做?
生:会报复、想办法说出真相
师:所以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人鱼?
生:宽容、大度、无私……
师:读起来(相机板书)评价读出了小人鱼这样的品质,
需要引导的答案:
我觉得“小人鱼的心在破碎”这一处跟打动我。
师:为什么你受到如此大的触动呢?
生:因为我觉得小人鱼听到王子要和别人结婚,她的心一定很痛,她又不能说出来。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想办法告诉我王子(选择1)
师:但小人鱼却没有,她宁可第二天自己赴死也要成全王子,你觉得她是怎样的人?……
生:我也会和小人鱼做出一样的选择……(选择2)
师:你想想,你为了王子放弃家人、失去声音、忍受夜以继日的刀割之痛,然而这些你爱的人并不知道,他现在要和别人结婚,你还决定隐瞒真相,祝福他们,哪怕自己明天就会化为泡沫也在所不惜。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很爱王子,为了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人(相机板书)
读出来,评价读出了这样的品质。
预设2:(重点,用三种答案用心引导)
第9段,小人鱼怀恋以前幸福时光,从“为王子在婚礼上跳舞”到“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再结合第10段中她在回忆起往事时提到为了王子,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这没有止境的苦痛是故事前面提到小人鱼为了实现变成人的愿望,喝了巫婆给的药,而这药如同尖刀劈开身体,每走一步,脚就会像刀割一样疼。而这里说小人鱼跳得多么美,多美就有多痛,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可见小人鱼的痛肯定是锥心刺骨的,体会到小人鱼的勇敢、对爱的执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留恋。(板书:勇敢、执着)
师:你通过小人鱼跳舞的动作描写以及结合她当时的内心活动,读懂了那份不舍、那份爱、那份勇敢以及对爱的执着,请把这份感情带到你的朗读中吧!
生读
师评价读出了小人鱼的那份勇敢、执着。
(满分答案)
中等答案:
小人鱼每走一步都疼,哪天晚上还一直在跳舞,还跳得那么美丽,很难想象她当时所承受的痛苦,我想她当时也一定很绝望,想到自己第二天要化为泡沫,所以要给王子留下最后一支难忘的舞蹈,祝福王子,我很佩服小人鱼。
师:老师也很佩服她,同学们,在操场上你尝试过脚崴了还继续走路吗?
生:尝试过,很疼,我差点哭出来
师:那脚崴了继续跳舞呢?
生:不可能,太疼了,站都站不稳
师:可是小人鱼每走一步她都要承受刀割一样的痛苦,那天晚上她几乎跳了一整晚。你现在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很佩服她的勇气。(相机板书)
引导读出来,并且评价读出了小人鱼的那份勇敢坚毅。
需要引导的答案:
学生只要能找到跳舞的地方,都可以联系生活来引导,老师可以多追问几个回合,达到预期目标,板书、朗读并作出关于人物品质的评价。
预设3:(非重点,可以用朗读的形式带过)
第12段:姐姐们用自己的头发为小人鱼换来了一把刀,只要把刀插进王子的心脏,王子就可以不死,这个地方能感受到童话奇妙的想象。(板书:想象奇妙)
师:是啊,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啊!你能把这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你的朗读展现给大家吗?
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童话奇妙的想象以及独有的魅力,我都忍不住去读原著啦!(满分答案)
如果学生从前面的故事感受到童话奇妙的想象也可以。(中等答案)
需要引导的答案:
此项不作为重点,有人说就板书,无人说就在结尾处做一点补充。
师:这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小人鱼真善美的人物形象,其实童话除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想象奇妙这一特点,这篇童话有想象奇妙的地方吗?
生:只要言之有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相机板书、朗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奇妙啊!希望我们也能和作者拥有同样奇妙的想象力,在本单元的《故事新编》中去一展拳脚,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吧!
预设4:(重点,用三种答案用心引导)
第13段,小人鱼知道只要杀死王子,自己就可以恢复原形,回到海底,可她没有杀死王子,坚定地选择了自我牺牲,变成了泡沫。
这中间曾两次深情地望了王子一眼,这个细节,可以感受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
第一次看到王子在梦中念着新娘的名字,是那么幸福,她不忍破坏这一切,善良和崇高让她很快作出了抉择,把刀远远地抛在了海里;(板书:善良)
“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第二次再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告别,向自己的生命告别。再次体现了小人鱼的为了他人的幸福牺牲自我的精神。(板书:为了他人的幸福牺牲自我)
师:你从小人鱼的两次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看出了小人鱼对王子深深的爱与不舍,也决定牺牲自己来成全王子的幸福,这是多么伟大的牺牲精神啊!你能为大家读小人鱼的这份情感吗?
生读
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为爱不顾一切,牺牲自己的小人鱼,感谢你!孩子!(满分答案)
中等答案:
生:第一次深情地望,我看出了小人鱼对王子满满的爱,她不忍心伤害王子,于是她把刀扔进了大海。第二次深情地望,她已经决定告别这个世界,独自赴死了,我为她感到悲伤,我很心疼小人鱼。
师:我也感到很悲伤,从小人鱼的选择上,她到死也不忍心伤害自己心爱的人,放弃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只为了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宁可自己去死,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成全别人的牺牲精神。(朗读、板书、评价)
需要引导的答案:
我很佩服小人鱼有这样的勇气,要是我就不忍心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为了我爱的人,就离开爱我的人,我觉得不值得。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这一番人生观、生死观,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无论是为了爱人或是家人,都是为了我们的理想而生、而死,都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点毋庸置疑,老师欣赏你独到的见解,按照你的理解朗读吧!
评价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全文需要引导的地方:
如果学生说到其他非重点感受的段落,也要尊重学生的表达,相机板书,引导学生感受小人鱼真善美的人物形象即可。
师总结:小人鱼失去曼妙歌声,忍受双腿的痛苦,还要眼睁睁看着王子和公主结婚,面对可能生还的机会却为了王子的幸福放弃了生命,化为泡沫,小人鱼的抉择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性的语句,着重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以及小人鱼真善美的形象。
三、补充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小人鱼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打动着每一个读者。安徒生曾说:“我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童话”。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的一生,阅读补充资料。
出示安徒生一生的关键转折点和创作作品的时间轴,推荐阅读,课后对安徒生三个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与作者的联结,了解《海的女儿》创作背景灵感源于自己的生活。)
师:安徒生赋予小人鱼勇敢追求爱情却最后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毁灭,这与他一生的爱情悲剧有关,安徒生终生末娶。小人鱼不是一个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有真实感情做基础,小人鱼对爱的执着,可以看作为理想而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奋起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安徒生的自身写照。(板书:联系背景,深度阅读)
四、作业布置
对照补充资料,从三个时期各选一篇童话,进行人物形象的品读。
设计意图: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读童话作品要和作者的生活相联系,对于作品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以此去继续阅读课外书目,一定会事半功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修改意见
期待吉老师和伙伴们为我们小组的教学设计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关于“抓关键语句,把握主要内容”要素纵向梳理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伟人》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二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世界之初》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祖国山河》
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话故事》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成长故事》
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按一定顺序把过程写清楚
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一缕书香》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大地之声》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外国名著》
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体现
《花钟》
抓住第一二自然段关键语句,会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蜜蜂》
能够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把握课文内容。
《小虾》
抓住第三自然段关键句(第一句话),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交流平台
梳理总结“抓住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语句段运用
朗读关键句子体会,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习作
借助图表会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能把小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课内要素体现
人文主题: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语文要素: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依据需要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3.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三、要素在课内的体现(注:标红部分是要素在课内的体现。)
要素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短诗三首》:
第一题: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本小题让学生反复朗读三首小诗,通过朗读体会现代诗歌的韵味。第一首有破折号,朗读时语速略慢,语调轻柔。第二首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节奏感强,韵律和美,应该读出反问语气。第三首感情真挚,朗读时感情要充沛。
第二题:“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本小题通过三个场景唤起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感受母爱,感受那份温馨和甜蜜。
第三题: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
本小题,在前两个题目的基础上进行了思维的提升,拓宽了学生体会诗歌感情的角度。学生可以景物描写、修辞手法、诗歌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体会。
第四题:第三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风雨,第二个指的是心灵遭受打击而引起的不愉快甚至痛苦。本小题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情感。
《绿》:
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朗读时语调轻松活泼,体现“绿”的生机与活力,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感情线索进行背诵。优美的诗歌,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通过朗读和背诵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第二题: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说说。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在简洁凝练的语言中表达出了丰富的内涵。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这首诗,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通过画面再结合文中结尾处的比喻句来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第三题: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本小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对比学习。可以从写法,写作内容等方面来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感受不同诗歌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
《白桦》:
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一首抒情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本首诗偶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这种音韵美和节奏美。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第二题:读一读,选择几个词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本小题让学生借助给出的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描述白桦,感受白桦的形象。
书上给出的这两组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感受白桦在朝霞里光泽变化的美。引导学生想象,白桦玉立于“灿灿的金辉”里,玉立于“姗姗来迟的朝霞”下的画面,感受其高洁、自在的形象。
《在天晴了的时候》:
自读提示: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对于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迁移运用已经学过的诗歌朗读的技巧。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新颖独特、饱含感情的诗句等多个方面来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要素2:依据需要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短诗三首》: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收集诗歌、有序整理、工整摘抄、注明出处。
《白桦》: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交流感受、写出感受、注意格式、适当修改。
《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尝试写诗,收录到自己的诗歌集中。
综合性学习:
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进行摘抄整理。
同学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能与同学交流,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成小诗集。
和同学分工合作,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用合适的语气朗诵,做到表情、体态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