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它溶解了吗》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盐、食用色素的溶解实验初步认识溶解;通过对比砂粒在水中难溶解的现象进一步认识溶解;学会通过实验判断溶解和难溶解的物品。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抽象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溶解的过程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探究吸管,初步培养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溶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溶解现象的描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导入新课
单元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起,我们的科学课进入一个新的教学单元,老师将带你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来探究关于“溶解”的秘密。
本课准备:
今天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请你准备这些材料。盐、石子、食用色素、杯子、小勺、一次性筷子。
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小马遇到了一问题,请大家帮吗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小马一直是一个勤劳的孩子,今天马妈妈让小马去买一些鱼缸的的小沙石,和一些做饭用的盐,小马快乐的跑了出去,跑过草地,穿过小河来到超市。小马把沙石和盐放在布袋里,分别挂在背的两侧,又快乐的穿过小河,跑过草地,到了家,他把沙石口袋递给了妈妈,可是当他想把盐袋给妈妈的时候发现,口袋里什么也没有了,可是小马明明把盐放在口袋里了呀,沙石在,盐到哪里去了呢?
有同学可能说了,那一定是盐被水冲走了,河水冲不走沙石。也有的同学说,盐能够融化在水里,沙石不能融化在水里。你认为可能是怎么回事呢?
2.学习新课
活动1.学做沙、盐是否溶解的对比实验。(直观感受砂在水中没有变化,盐在水中消失,激发探究欲望)
同学的想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认为和水有关系。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试一试,谁的想法正确呢?这个实验要怎么做呢?
有同学可能想到了,将盐、沙石分别包在口袋里,放入水里晃一晃,再观察盐袋和沙石袋的变化。
也有的同学说了,可是口袋里的砂石和盐的变化我们看不到啊。能不能直接把盐和沙石放入水中进行观察。
演示盐溶解实验:同学们都非常有想法,为了便于观察,我们确实可以将盐直接放入水中进行观察。我们要用到这些材料两杯水、盐、小沙粒、小勺、两根根筷子。
活动2.模仿做盐、砂是否解的对比实验。(试着做溶解实验,进一步观察砂和盐放入水中的变化,明确探究问题,并找到观察点是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
1.砂放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用溶解盐的方法试一试,试一试。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沙和盐的变化。
砂放入水中没有变化。
2.比较两杯水,砂在水中没有变化,盐在水中不见了。盐到哪里去了?你看到了吗?
活动3.通过食用色素溶解实验得到溶解结论。(糖粒在水中变小、均匀分布是糖溶解的本质内容,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一颗糖的变化。把变化记录下来实际是记录学生对溶解的认识过程,再由对糖溶解通过类比推测盐溶解的过程。)
有同学说盐的颗粒比较小,变化后没有颜色,所以难观察到它在水中的变化。我们可以选用一种有颜色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的变化。
出示:食用色素。
用小勺取一些色素,观察食用色素的样子,这是红色食用色素,是粉末状的。把它放入水中。我们发现食用色素在放入水中后,还没来得及观察一下就化了,没有看具体的清细节变化。我们可以再少放一些,取尽量少的色素,放入水中,仔细观察。色素形成一条条丝状,弯弯曲曲的下降,到了杯底之后,又形成很多丝丝状升起,升降的丝状又逐渐分散,颜色逐渐变淡,就像晕染的水墨画一样。
拿出搅拌棒,搅拌,色素把整杯水都染成了红色。现在我们看清了色素在水中变化的具体过程,你能画出一粒的变化过程吗?
展示学生记录单。
我们观察到食用色素在水中的变化,知道食用色素颗粒分散成我们看不到的微粒,分布在水中。你能根据食用色素的变化,推测盐的变化吗?
小结:像盐、食用色素放入水中,会分散成我们看不到的微粒,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我们可以说食用色素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砂在水中没有变化,我们说砂难溶解。
小结、延
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科学现象“溶解”,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食用色素、盐都能溶解在水中,砂子难溶解在水中。
课下请你给父母讲一讲,妈妈做汤的时候,把一小勺盐撒在汤里,谁喝到的汤最咸为什么。
4.下次科学课前请同学准备这些材料:收集厨房中的调料,准备水杯、小勺、一次性筷子和一些水。
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