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沈阳市和平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庆志
【教材简析】
《点亮小灯泡》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2课。
电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本课是学生电路概念初步形成课,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电流动的路径叫做电路。为了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如灯泡。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和导线流向电池的负极,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在电路中的流动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如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小灯泡亮了就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的灯丝,电是怎样流过灯丝的呢?学生对电路的探究便开始了。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而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经的路线,这就是电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了电路的概念,并在后面几课的学习中不断巩固这个概念。
【学生分析】
学生对电并不陌生,他们知道:打开开关,灯泡就会亮,用电器就会开始工作;灯泡亮了,是因为有电流过灯泡里面的灯丝,导线能导电,电池里面储存着电。但学生对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几乎没有了解,因为出于安全的原因,学生很少参与相关的活动,而家里的电灯和各种用电器是怎样连接在电路里又很难观察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多种方法建立起来。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观察的乐趣。
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点亮小灯泡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点亮小灯泡,初步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
难点:推测电在连接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V的干电池,1根导线,科学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小灯泡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手电筒导入本课学习,激活学生的原有认识。
教师出示一个手电筒,让手电筒亮起来再关闭,重复几次。
提问学生:手电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你知道手电筒中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如果学生回答:打开开关,小灯泡就会亮起来。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打开开关,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2.用示意图表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并提出要求:如果给你导线和电池,你能让电流过小灯泡的灯丝,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板书课题:点亮小灯泡)
教师指导学生用画线的方法来代替导线,把他们的想法用示意图的方式先画出来。学生分小组画出示意图后,结合示意图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导入进一步的探究。
学生们会在思考导线该连接到小灯泡的什么部位时产生困惑,教师适时导入对小灯泡结构的观察。
设计意图:手电筒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用电器,他们都知道是手电筒里的电池给小灯泡提供电能,小灯泡才会亮起来。但学生对小灯泡的结构缺乏了解,会在如何连接才能用导线把电池里的电送到小灯泡里时遇到困难,这个困难源于他们对小灯泡的结构缺乏了解。这样,学生就会迫切地想了解小灯泡的内部结构。
二、探索
活动1: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1.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出示小灯泡的结构图,让学生认识小灯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研究小灯泡各个部分的功能: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分在哪里?说一说小灯泡的其他部分各起到什么作用?也可以进一步讨论:电会怎样流过灯丝?
设计意图:这些认识和讨论将有助于学生点亮小灯泡,并进一步思考电是如何在连接装置中流动的。
活动2:点亮小灯泡
1.在连接电路时,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安全提示,防止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出现短路的现象。
2.尝试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师再给每小组提供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学生首先观察导线和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当学生们点亮小灯泡后,鼓励学生尝试其他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并将能点亮和不能点亮的方法用实物图的方式画在《学生活动手册》的“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记录表”中。
3.当学生们点亮了小灯泡,并把连接方法画在记录表中后,学生观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猜测电是怎样流动的,尝试用手指比划出电流的路径,并用箭头在连接图上画出电流的路径。
三、研讨
问题1:大家成功地点亮了小灯泡,请各小组将本组的连接方法展示到黑板上。
学生分组汇报连接方法,先用教师准备的教具在黑板上画出实物图,再按照实物图上的方法进行实际连接,确认这种方法的确能够点亮小灯泡。
教师把学生们用的不同连接方法都展示出来,师生共同交流总结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问题2: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并说出理由,同时区别短路与断路。
问题3: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围绕问题开展讨论。总结出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电路;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然后出示本课起始的手电筒,展示手电筒内部结构图,指导学生利用本课学习任务解释手电筒中小灯泡点亮的原因,解决聚焦板块提出的问题。
四、拓展
请学生们判断《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下面的拓展活动图:观察下面连接图,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利用刚刚获取的电路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
五、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的“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两项内容。
2525395463553326765270510第一个内容是: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记录有哪些连接方法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方法不能点亮小灯泡。
25273001176020学生在记录时可以用简易连接图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简易连接图和小灯泡图,用画线来表示导线的连接方法。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边实验边画出连接图,把能点亮小灯泡和不能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要分别画出来。
第二个内容是本课的一个拓展活动:观察一幅连接图,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点亮小灯泡?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如果学生之间有争议,可以通过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