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23: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6课。
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节课中,学生将身边的物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流是否能够通过,也就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情况不一样:有些物体容易使电流通过,具有导电性这样的物体叫做导体;有些物体不容易使电流通过,不具有导电性,这样的物体叫做绝缘体。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身边材料性质的认识,加深对电路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节课学习“电路中的开关”做准备。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他们知道这些电器的哪些地方是可以触碰的,而哪些地方是不允许去触碰的。而那些不能触碰的地方大多是金属物体,他们知道金属是导电的。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电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掌握了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这为同学们在本课中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来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导体和绝缘体提高了保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的物体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制订出检测导体和绝缘的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测。
能够根据实验记录,归纳、概括出导体与绝缘体的特性。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身边的不同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
难点: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过程中,使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等待检测的物体,1个电路检测器,1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电路,指着电路中的导线提问学生: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当学生们说出各自的观点后,教师分别用导线的金属头和塑料皮作为接触点连接到电路中,来验证学生的观点。
在物体中,的确是有的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而有的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可以让学生们列举出一些他们认为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和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常见的现象的分析,了解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原有认识。
二、探索
用检测器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教师谈话:同学们列举的物体到底能不能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1.开展预测活动。
教学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物体导电性检测记录表”,同时向学生们依次展示本课要检测的20种物体。(用来检验的20种物体可以师生共同准备,保证检测物体的结构性)
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先预测它们的导电性,并将预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物体导电性检测记录表”的预测栏中。
交流各个小组的预测结果。
2.明确检测方法。
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一个物体的导电性呢?请小组学生讨论一下,制订出一个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研究计划。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计划,并进行相互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一个规范而又完善的检测计划。
教师出示检测要求。
3.开展科学、规范的检测。
学生分小组按照讨论的方法和要求开始检测活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每个物体的导电性,每一种物体要检测2遍,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同一个记录单的相应表格中,并与预测进行对比。请小组同学轮流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将能导电的物体和不能导电的物体分类摆放,观察能导电的物体和不能导电的物体有什么异同,从中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按照制订的测试计划进行规范操作,是本课的一个训练重点,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讨
问题一:整理检测结果。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检测结果。
1.同学们检测完成了吗?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检测结果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其他小组的检测结果有和他们不同的吗?
学生分组汇报检测结果,对于同一种物体的检测,不同小组的检测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检测结果不同,可以进行重复检测。
2.你们的预测和实际检测的结果有不一致的吗?
如果预测和实际检测结果不同,请学生说说预测时是怎么想的,通过实际检测后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问题二: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1.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师小结:通过检测,我们知道了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我们把它们叫做绝缘体。
板书:导体和绝缘体
2.通过分类观察,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在检测的问题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让学生依据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给刚刚检测的物体分类,将所学知识进行初步应用。再让学生们去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属通常是导体,非金属通常是绝缘体。
问题三: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1.观察导体和绝缘体在电器上的应用。
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的电器,如电池盒、灯座、开关、插头、插座、螺丝刀等发给各小组。要求学生们观察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并思考: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呢?
2.汇报交流发现。
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交流,学生们认识到:通常利用绝缘材料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导体材料使电流流过。
3.学习更多的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课件出示“安全提示”,教育学生安全用电。
四、拓展
通过教师讲解,拓展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知道导体混合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环境下,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五、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关于电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我们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2317115151765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2328545148590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335530-1270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一项内容,帮助学生记录他们在检测物体导电性前的预测和实际检验结果,方便和同学们交流。可以用在相应表格中打“√”的方法标出预测和实验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物体“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