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学写汉字“鸭、鸡”。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之间的联系。
3.联系生活了解“炒、烤、爆”等字的含义,并能说出用这些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视频播放《中国美食》片段。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识美食,看图识字
1.教师出示课文中美食的图片,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美食名称。(教师点拨: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2.教师出示美食名称,学生自由读。
3.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三、走进美食,随文识字
1.细分美食识字。
(1)指名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介绍的菜肴有几种?主食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生汇报。(教师点拨:课文中介绍的菜肴有7 种,分别是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主食有4 种,分别是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3)多种形式朗读。
2.借助食材识字。
(1)出示菜肴名。生思考:做这些菜需要哪些食材呢?
(2)生汇报,相机识记“菠、腐、茄、蘑、菇”。引导学生观察“菠、茄、蘑、菇”四个字,这些字都带有“艹”,都是和植物有关的。“腐”可以联系生活识记。
3.借助字义识字,发现关联。
(1)生自由读,找一找:在菜名和主食名中有哪些烹饪方法?
(2)生汇报: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引导学生观察“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这些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煎、煮、蒸”都带有“灬”,而“烧、烤、爆、炖、炸、炒”都带有“火”。
(3)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烹饪方法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之间的关联。(教师点拨:有的字带有 “灬”,有的字带有“火”,但它们都和火有关。)
(4)学生尝试说其他带“火”或“灬”的字,如“热、焦、烟、灯”等,教师出示“灶、焰、烫、煲、焦、烹”,让学生通过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感受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字义上的关联。
(5)相机整合“语文园地三”的“我的发现”板块,了解“心”和“忄”及“刂”与“刀”之间的关联。
四、多种方式,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师生合作读。
五、整合阅读:《美食地图》
1.中国的美食各具特色,烹饪方法也因美食而异。通过美食,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让我们跟随《美食地图》,走近不同地域的美食吧!
2.教师出示美食地图,学生读美食名称。
3.美食拓展:学生交流自己家乡的美食。(教师点拨:煮鸡
蛋、烤肉串、清蒸鲈鱼……)
4.说一说自己又认会了哪些字。
5.多种形式朗读。
六、总结
学习了《中国美食》这节课,我们不仅认会了很多生字,而且还了解了许多美食的制作方法。回家后搜集一下我们家乡的美食,并试着画下来,写上名称吧!
板书设计
4 中国美食
烹饪方法
火字旁 四点底
烧 烤 爆 煎 煮 蒸
炖 炸 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