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第二课
说和做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梳头(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
深宵(xiāo)
伴侣(lǔ)
小楷(kǎi)
硕果(shuò)
卓越(yuè)
迭起(dié)
澎湃(pài)
大无畏(wèi)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沥尽心血(lì)
心不在焉(yān)
慷慨淋漓(kǎi)
气冲斗牛(dǒu)
兀兀穷年(wù)
群蚁排衙(yá)
迥乎不同(jiǒng)
2.词语释义。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兀兀穷年:用心辛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弥高:更高。弥:高。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沥:滴。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蚁:衙门。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高标:高耸物体的末端。文中指超群、出众。
望闻问切: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即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动作等。
独裁: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斗,斗争。
B.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警报迭起:跌:屡次,接连。
C.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
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B.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C.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D.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3)“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6.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B.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只用约一千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的特征。
C.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简略;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比较详细。
D.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次照应使文章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课内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课内阅读(一)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短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大意。
课内阅读(二)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写“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说“和”做”的?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题。
4.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借鉴《说和做》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
熟悉的人物吧。
素养提升
1.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梳头(shú)
小楷(kǎi)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iè)
B.抱歉(qiàn)
秩序(zhí)
澎湃(pài)
沥尽心血(lì)
C.迭起(dié)
无畏(wēi)
卓越(yuè)
慷慨淋漓(kǎi)
D.伴侣(lǔ)
深宵(xiāo)
迥乎(jiǒng)
兀兀穷年(wù)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契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B.兀兀穷年
警报叠起
群蚁排衙
C.潜心贯注
气冲斗牛
心不在焉
D.慷慨淋漓
一反即往
兴诗不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电视台举办的“爱家乡,讲故事”比赛中,3号选手的故事栩栩如生,最终获得一等奖。
B.三代北斗人锲而不舍、砥砺前行,走过25年的建设历程,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路。
C.李叔叔最近买了一瓶生发灵,效果不错,以前头顶的不毛之地,现在已是头发密布。
D.面对不同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举办的“国云展”“为国宝代言”等活动,浮光掠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中国空间站建设,几代航天人沿着一条精神航道不懈求索、问鼎苍穹。
B.若没有控制住疫情,很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C.近年来,梧州市立足创新,狠抓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D.5月9日为俄罗斯法定“卫国战争胜利日”。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不得不推迟原定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时间翻入新篇,你怎可还辗转留在昨日?过去,不论得失,已成为往事的注脚。
B.挑担的绳索不能过长,过长则容易触底,很麻烦;也不能过短,过短则沉,更费力。
C.人民军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阴谋。
D.宋代的《全芳备祖》记载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酿可以饮,”有多种功效,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可供观赏。
6.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5月4日,实验中学开展“青春礼赞”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校团委书记讲了一节团课,下面是他运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主要信息:。(15字以内)???????????????????????
【材料一】
???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1.2万多名“90后”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到湖北武汉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还有千千万万个“90后”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奋战在工地、社区、工厂以及运输保障等各条战线,充当“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在浙江、四川、湖南等许多社区,大量来自高校的青年学生利用寒假报名担任志愿者,在各大社区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协助进行公共场所消毒等,大大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
【材料二】
???疫情爆发后,大二学生谢小玉第一时间主动到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报名,成为社区内一名“00后”志愿者。她与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负责对接社区第30栋200多户居民的生活需求,买菜、买药、跑腿儿、取快递,直接服务700余人。3月10日,xí
jìn
píng总书记考察东湖新城社区,谢小玉向总书记汇报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xí
jìn
píng总书记听完汇报后感慨地说:“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2)团课后,李志强同学拟写了入团申请书,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
①入团申请书
②敬爱的团组织:
??③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④这次团课使我深深懂得青春要为祖国而绽放,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年的庄严使命。⑤我渴望加入共青团,请务必批准。⑥如果被批准了,我一定遵守团章,积极履行团员义务;如果未被批准,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入团。
??⑦此致敬礼
????????????????????????????????????????????????
⑧申请人:李志强
???????????????????????????????????????????????
⑨2020年5月4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修改建议:
7.(一)阅读《抬头看见花》,完成问题
。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称它为“梅”,大概是它开在冬天吧。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伏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精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上面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地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成为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的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不如做成花儿,让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地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和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用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的腿病使他行走艰难,病发时下不了炕,出不了屋子。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薄片,翻卷开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上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窗台那一块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和火焰,用来温暖、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树花开常常被急骤的风雨打落,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1)文章写了很多“花”。这些“花”既指自然界的鲜花,如长寿梅、玉兰花:
也指
①
如纸花、木花。
还指
②
,如女性好友、微笑的小女孩、进城务工的夫妇。
(2).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三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3).纸花、木花不是自然界中真实的花,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花?请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答案
第二课
说和做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梳头(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
深宵(xiāo)
伴侣(lǔ)
小楷(kǎi)
硕果(shuò)
卓越(yuè)
迭起(dié)
澎湃(pài)
大无畏(wèi)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沥尽心血(lì)
心不在焉(yān)
慷慨淋漓(kǎi)
气冲斗牛(dǒu)
兀兀穷年(wù)
群蚁排衙(yá)
迥乎不同(jiǒng)
2.词语释义。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兀兀穷年:用心辛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弥高:更高。弥:高。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沥:滴。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蚁:衙门。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高标:高耸物体的末端。文中指超群、出众。
望闻问切: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即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动作等。
独裁: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3.
A
4.C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议论抒情)(2)(描写)(3)(议论)(4)(记叙)6.C
二、课内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句子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现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形象,表现出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
闻一多既“说”又“做”,先“说”再“做”。先写他的“说”,包括事实、内容与目的;再叙述他的“做”,叙述结合,表现出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高尚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4.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借鉴《说和做》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
熟悉的人物吧。
素养提升
1.D
2.C
3.B
4.B
5.D
答案:6.?1)示例:抗疫期间,青年有担当,有作为。
(2)不妥当一:⑤句;修改建议:将“请务必批准”改成“恳请批准”。
不妥当二:⑦句;修改建议:“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7.(一)阅读《抬头看见花》,完成问题
。
答案:(1)①人们创造出来的花???
②有像花一样美丽心灵的人们
(2)①“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人格化,一个“撞”字极富动感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的情景,体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带来春意的花开后人们的欢欣愉悦。
②“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玉兰花人的动作,“探”字写出了玉兰花仿佛主动地从窗外进入到窗内的形态,更带给病中的人希望和喜悦,体现出花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③“栽”字原来应该指真正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老人自制的花,是将假花当成了真花,因为老人是在“无花”的生活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花,这样写更加能够体现老人对于花,对于生活的热爱。
(3)本文由“长寿梅”开始写起,不仅写了自然界中的花,也写了人们创造出来的花,这些花都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幸福,写纸花、木花是为了写创造纸花和木花的人们,赞美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智慧的双手和纯洁美好如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