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章《二次根式》单元练习题 (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章《二次根式》单元练习题 (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4 08: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章《二次根式》单元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不属于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2.使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B .x≤
C .x<
D .x≠
3.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4.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7
B .÷=
C .3-=3
D .+=8
5. 现有一个体积为252cm3的长方体纸盒,该纸盒的长为3cm,宽为2cm,则该纸盒的高为(  )
A .2cm
B .2cm
C .3cm
D .3cm
6.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老洲中学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若0<a<1,,则代数式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二、 填空题
7. 计算:=______.
8. 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的被开方数相同,则a= .
9. 若=2是二次根式的运算,则m+n= .
10. 已知是整数,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 .
11. 已知x能使得+有意义,则点P(x+2,x﹣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象限.
12. 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
13. 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①=,②?=1,③÷=-b,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14. 计算:÷3×= .
三、 解答题
15. 化简
(1) (2) (3)- (4) (5).
16. 计算:
(1)6-2-3 (2)4+-+4.
计算:
? ?
18. 化简:-a2+3a-.
19.已知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化简---.
20. 化简求值:(-)÷,其中x=2+.
21. 已知三角形三边之长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
海伦公式告诉你计算的方法是:S=,其中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c分别表示三边之长,p表示周长之半,即p=.
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三斜求积术”与这个公式基本一致,所有这个公式也叫“海伦-秦九韶公式”.
请你利用公式解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中,已知AB=5,BC=6,CA=7,求△ABC的面积;
(2)计算(1)中△ABC的BC边上的高.
22. 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
请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上面的解题过程,化简:??
?利用上面提供的解法,请计算: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解:∵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无意义,故不是二次根式.
故选:C.
【分析】依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回答即可.
2. 解:由题意得,3-4x≥0,
解得x≤,
故选: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3. 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A错误;
B、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故B错误;
C、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故C错误;
D、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可得答案.
4. 解:A、×=7,正确,不合题意;
B、÷=,正确,不合题意;
C、3-=2,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3+5=8,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别利用二次根式乘除、加减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
5. 解:设它的高为xcm,
根据题意得:3×2×x=252,
解得:x=3.
故选D.
【分析】设它的高为xcm,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 【答案】【答案】 B
解:∵a+=6,0<a<1,
∴-<0,
则(-)2=a-2=6-2=4,
∴-=-2;
故选B.
根据a+=6,0<a<1,判断出-<0,再把要求的式子进行配方,即可求出答案.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0,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二、 填空题
7.
解:=()2-()2=5-6=-1.
故答案为:-1.
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即可得:原式=()2-()2,继而求得答案.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8. 解:∵最简二次根式与的被开方数相同,
∴3a-8=7,解得a=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列出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9. 解:依题意得:m=2,
所以n-1=4,
解得n=5,
所以m+n=2+5=7.
故答案是:7.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得到m=2,并求得n的值;再来代入求值即可.
10. 解:=2是整数,得
a=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11. 【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x+1≥0,2﹣x≥0,解得,﹣1≤x≤2,
则x+2>0,x﹣3<0,即点P(x+2,x﹣3)在第四象限,
故点P(x+2,x﹣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出x的范围,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
12. 解:∵有意义,
∴-a3≥0,
∴a≤0,
∴=-a.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判断出a的符号,再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13. 解:∵ab>0,a+b<0,
∴a<0,b<0.
①根号下必须非负,错误;
②?==1,正确;
③÷===-b,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由ab>0,a+b<0,可得出a<0,b<0,从而排除了①,再根据二次根式乘除法运算法则可得知②③正确.
14. 解:÷3×
=6÷3×
=2×
=.
故答案为:.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
三、 解答题
15. 解:(1)==6;
(2)==6;
(3)-=-=-;
(4)==;
(5)==.
【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3)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4)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5)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16. 解:(1)原式=6-5
=6-;
(2)原式=4+3-2+4
=7+2.
【分析】(1)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合并,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7. 【答案】
解:?
?
?
?;
?
?
?
?.

?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首先计算开方,然后计算乘法,最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法,最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致,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运算中每个根式可以看做是一个“单项式”,多个不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和可以看作“多项式”.
18. 解:-a2+3a-
=-a+a-8
=-7.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计算解答即可.
19. 解:由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0,|a|>|b|,
∴a+b<0,a-b<0,
∴---
=-(a+b)+a-b+a-b
=a-3b.
【分析】本题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判断a+b、a-b的符号,利用=|a|,=|b|进行计算.
20. 解:原式=×=.
将x=2+代入,得
原式==.
【分析】括号内通分,化除法为乘法进行化简,然后代入求值.
21. 解:(1)∵AB=5,BC=6,CA=7,
∴a=6,b=7,c=5,p==9,
∴△ABC的面积S==6.
(2)设BC边上的高为h,
则×6×h=6,
解得h=2.
【分析】(1)由三角形的边角命名修改找出a、b、c的值,代入海伦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2)由三角形的面积S=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22. 【答案】
解:?;
?;
?
?
?
?.

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关键是寻找分母有理化后的抵消规律.
?观察阅读材料的解题过程,实质是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因此解答?题的关键是找出分母的有理化因式.
?先将第一个括号内的各式分母有理化,此时发现除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外,每两项都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出第一个括号内各式的和,再求和第二个括号的乘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