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
东方之珠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周婷、杨兴这两位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文章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作品背景介绍
作者:周婷
杨兴
体裁:特写
特写是新闻的一种。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新闻可分为:
知识积累
新闻
狭义——消息
通讯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新闻最主要的特征是:
香
港
回
归
纪
念
碑
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扼要
广义
消息
报告文学、特写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4、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呢?
除了主标还有哪些?
引标和副标
2、新闻正文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3、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
1、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发展
事件结果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
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朗读(3分钟)
学习生字词
凝重
掩映
陈迹
瞩目
冉冉升起
易帜
展拓
子夜
(níng)
庄重。
(yǎn
yìng)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chén
jì
)
过去的事情。
(zhǔ
mù)
(rǎn
rǎn)
(zhì)
(zhǎn
tuò)
(zǐ)
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慢慢地。
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这里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
施展开拓。
半夜。
如何理解标题?
1、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2、“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
3、体现了逐渐强大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报道的是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含有具体时间的句子,并且根据这些时间概括文中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事件。
本文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选取了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
1、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
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
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火眼金睛
降下港督旗帜
降下英国国旗
中英交接仪式
皇家游轮离港
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别了,“不列颠尼亚”
讨论:文中三次写到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
平时,这一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
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三次降旗——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
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好词佳句共同分享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结束。
2、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中国人民准确地记下每一天,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香港被侵占的每一天对于中国人都是一种煎熬。
2、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3、大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对比,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的从海上离去。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3、大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香
港
中
环
从哪一角度来写新闻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时间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了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在1997年
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综合国力增强
决心坚定
租约到期
9月16日晚,《大地飞歌·2014》第16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唱会在广西体育中心举行。参加“两会”的东盟各国代表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区市代表团以及部分客商、参展商出席观看演唱会。
????
当晚,受台风“海鸥”影响,演唱会在风雨中如期举行。演唱会由“缘”、“传”、“绿”、“梦”4个篇章组成,节目内容在立足广西本土民族风情、突出东盟特色的基础上兼顾国际性。林志炫、陶喆等诸多明星助阵,最后演唱会在《留客歌》悠扬动人的歌声中圆满落幕。
为消息拟一个标题
《大地飞歌·2014》伴随“海鸥”激情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