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文意,体会文中所营造的意境.
2.熟读成诵,揣摩、品位本文优美的语言.(重点)
3.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重点)
4.初步了解骈体文对仗、整齐的特点.(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新课.
2.教师搜寻优美的山水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幻灯片,导入新课:
1.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描述图片的内容.
2.这几幅图片都很美,如何用我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六朝时期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景和情结合在一起的.
二.解题,检查预习:
1.谁能告诉大家题目中的两个“书”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简介作者和文体.(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
三.读课文,了解文意.
1.听录音,注意读音和停顿。
2.跟着录音小声地读一遍,再齐读课文.
3.自由读文3至5遍,试着把它背下来.
4.小组合作, 参照注释把文章翻译下来!
5.汇报合作成果.
四.再读课文,探讨:
1.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大家一块来从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景色的特点,并说说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这个特点. (出示幻灯片)
2. 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生质疑.
五.拓展延伸:
1.读《与朱元思书》,看一看它与本文有哪些相同之处 (出示幻灯片)
2.总结骈体文对仗、整齐的特点
六.作业:
出示幻灯片,看图片,仿照本文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附: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仰视
朝夕
山 见闻 俯视
川 动静结合 美
之 平视
美 四季
感受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ā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鹏达学校:王防震
0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