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拓展延伸阅读(讲解版)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踄: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而望
A.温故而知新
B.泉香而酒洌
C.而他峰又复跃出
D.隶而从者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佁然/不动。
B.(甲)文第一段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
C.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虽都是游记,但语言风格截然相反,(甲)文语言形象生动,(乙)文语言平实通俗。
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析加以概括。
【答案】
1.D
2.B
3.D
4.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5.【甲】文通过写景,表达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乙】文通过写景,表达了对上方山景物的赞叹、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解析】
1.例句:潭西南而望:表修饰。
A.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B.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C.
而他峰又复跃出:表转折。
D.
隶而从者:表修饰。
故选D。
2.B.有误,句意为: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斗: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用作状语;故选B。
3.D.理解有误。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以动物设喻。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鏊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两文都是游记,语言风格相同,都形象生动。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义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以,用;为,做;虽,即使。
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分析作者的情感。甲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遼。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跋屡歇,抵欢喜台”描写上方山峰的变幻多姿,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参考译文:
甲: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三步一回环,五步一曲折,抬头看太阳,(它)一会儿在东边一会儿在西边。脚后跟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游人)正在感叹这座山峰的奇丽,其他的山峰又跳了出来。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到达了欢喜台。回过头看看,好像螃蟹在潭底爬行,从井中打水,以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上方山的山峰变幻多姿,有的像城楼,高低城墙和栏杆全部齐备;有的像洁白的莲花,下面用黄色的基座作承托,我不能全部记录下来。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①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②?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③?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④,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
(注)①使:假使。②病:忧愁,怨恨。③将何适而非快: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④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⑤元丰二年,苏轼被贬黄州。苏辙因上书营救,获罪被贬筠州。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所建造了一座亭子,即“快哉亭”。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C.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D.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子瞻名之:
(4)安得共之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玉之言盖有讽焉。
9.柳宗元被贬永州,常探山访水。他发现了小石潭的美景,不管是流水声还是欢快的游鱼,带给他的都是一时之“_______________”。他坐在潭上,真实的心理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他并没有真正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与之相比,张君可以“不以谪为患”,除了他懂得要“自放山水之间”,还因为他真正做到了苏辙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D
7.(1)大约
(2)像北斗星
(3)命名
(4)怎么
8.(1)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宋玉这段话,大概含有讽谏的意味在内吧。
9.
心乐之;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不以物伤性,
将何适而非快?
【分析】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根据句意可知,正确的停顿应为: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故选D。
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1)“鱼可百许头”的意思是“约有一百来条”,“可”的意思是“大约”;
(2)“斗折蛇行”的意思是“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的意思是“像北斗星”;
(3)“子瞻名之”的意思是“子瞻给这座亭子命名”,“名”的意思是“命名”;
(4)“安得共之”的意思是“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安”的意思是“怎么”。
8.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源(源头)”“盖(大概)”“讽(讽谏)”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9.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清脆的水声,心里为之高兴,即“心乐之”。然后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终于有了片刻的欢乐。观鱼后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意思是: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张君做到了这一点,文章突出了他旷达胸襟的可贵。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命名叫“快哉亭”。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三、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水尤清冽(________)
(2)心乐之(______)
(3)乃记之而去(______)
(4)煮茗听雨(_____)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
1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见渔人,乃大惊。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
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答案】
10.
寒冷
以……为乐(感到快乐)
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
茶
1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12.A
13.D
【分析】
10.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乐”是意动用法“以……为乐”;“而”是
“表顺承,可翻译为‘然后,就’”。
11.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皆(全)、若(好像)、空(在空中)、依(凭依,依托)”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2.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题目中的例句是“省略句”。
A.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省略句);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判断句);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倒装句);
D.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被动句);
故选A。
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D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表述有误,应该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愤懑、抑郁、忧伤、凄苦的感情。故选D。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松柏和泉水是我的好邻居,与我融洽相处,下雨天是留客天,我听着雨声煮茶。新桃开满小径就是我的家业。门帘迎着清风,映着月影任我吟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拓展延伸阅读(讲解版)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踄: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而望
A.温故而知新
B.泉香而酒洌
C.而他峰又复跃出
D.隶而从者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佁然/不动。
B.(甲)文第一段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
C.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虽都是游记,但语言风格截然相反,(甲)文语言形象生动,(乙)文语言平实通俗。
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析加以概括。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①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②?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③?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④,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
(注)①使:假使。②病:忧愁,怨恨。③将何适而非快: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④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⑤元丰二年,苏轼被贬黄州。苏辙因上书营救,获罪被贬筠州。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所建造了一座亭子,即“快哉亭”。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C.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D.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子瞻名之:
(4)安得共之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玉之言盖有讽焉。
9.柳宗元被贬永州,常探山访水。他发现了小石潭的美景,不管是流水声还是欢快的游鱼,带给他的都是一时之“_______________”。他坐在潭上,真实的心理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他并没有真正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与之相比,张君可以“不以谪为患”,除了他懂得要“自放山水之间”,还因为他真正做到了苏辙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水尤清冽(________)
(2)心乐之(______)
(3)乃记之而去(______)
(4)煮茗听雨(_____)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
1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见渔人,乃大惊。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
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